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84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引园盘耙的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
目前半悬挂机引园盘耙耙架的升降由两个操作程序完成。第一,耙架前部的升降是通过操纵拖拉机的液压悬挂机构,由悬挂机构的提升臂经提升杆、下拉杆连接于耙架的挂接梁带动耙架前部的升降;第二,耙架后部的升降是通过操纵控制耙架后部升降的液压油缸经后四连杆机构带动尾轮的升降完成的,以此达到半悬挂机引园盘耙运输或作业状态的转换。这种具有液压油缸的液压式升降耙架,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与没有液压油输出功能的小型拖拉机无法配套,配套范围受限制,同时在操作这种耙架的半悬挂机引园盘耙时必须先后完成两个操作程序,一方面产生耙架前后端升降不同步,耙架不能水平升降,另方面给操作带来麻烦,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配套范围宽,耙架能水平升降,使用方便的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挂接梁、后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挂接梁上部铰接有摇杆,与前横梁构成三角架可连接于上拉杆,后四连杆机构由连接于B铰点和摇杆上端A铰点的连动杆带动,使其尾轮具有与耙架同步升降的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业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动杆结构图图3为三角架结构示意图
图1为摘要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包括有挂接梁13、后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挂接梁13上部铰接有摇杆4,与前横梁18构成三角架可连接于上拉杆3,后四连杆机构由连接于B铰点和摇杆4上端A铰点的连动杆5带动,使其尾轮9具有与耙架水平同步升降的功能。连动杆5由两端部具有正反螺母的调整杆16及调整螺杆17配合构成。
纵梁12前端的挂接梁13、摇杆4分别与拖拉机上的下拉杆14、上拉杆3相连接,经固定件1(拖拉机机体可看作固定件1),即构成了五连杆机构。摇杆4和前横梁18构成连接有挂接梁13的三角架,三角架上端连接于上拉杆3,也就是说摇杆4上端通过A铰点连接于上拉杆3。后四连杆机构由尾轮支板6、上横拉板7、下横拉杆10、竖连杆8构成,竖连杆8下部连接有尾轮9,纵梁12上安装有耙片11。后四连杆机构由B铰点通过连动杆5与摇杆4和上拉杆3的A铰点连接于五连杆机构。连动杆5可通过转动调整杆16相对于调整螺杆17调整其配合长度,连动杆5长度值的确定是根据尾轮9在作业状态时与地面的高度或在运输状态时耙片11离开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确定。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耙架包括有三角架、纵梁12、连动杆5及后四连杆机构等构成。
本实用新型作用过程及原理当具有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的机引园盘耙要处于运输状态时,拖拉机手操纵液压悬挂升降手柄,由悬挂机构的提升臂2、提升杆15,经下拉杆14、挂接梁13、上拉杆3、摇杆4组成的五连杆机构,在耙架及耙片11自重的作用下,使上拉杆3通过A铰点拉动摇杆4上部向前摆动(安装尾轮9的一端为后,另端为前),并通过连接于A、B铰点的连动杆5及后四连杆机构的作用,使尾轮9向下降与耙架水平升起同步进行,耙片11脱离地面,尾轮9接触地面,该机引园盘耙便处于运输状态。反之,当具有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的机引园盘耙要处于作业状态时,拖拉机手操纵液压悬挂机构升降手柄,由悬挂机构的提升臂2、提升杆15,经下拉杆14,挂接梁13,上拉杆3、摇杆4组成的五连杆机构,在耙架及耙片11自重的作用下,使上拉杆3通过A铰点推动摇杆4上部向后摆动,并通过连接于A、B铰点的连动杆5及后四连杆机构的作用,使尾轮9向上升起与耙架水平下落同步进行,尾轮9脱离地面,耙片11切入土壤,该机引园盘耙便处于作业状态。
这种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由于用连动杆5及其杠杆机械的动作代替用油缸使尾轮9的升降动作,其制造工艺和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也可与没有液压油输出功能的小型拖拉机配套,拓宽了该耙架的应用范围,同时在升降过程中,既能水平升降又省去了对油缸操纵的操作程序,给使用带来了方便。与已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配套范围受限制、不能水平升降,使用麻烦的问题,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配套范围宽,能水平升降,使用方便的积极效果。
权利要求1.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包括有挂接梁(13)、后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挂接梁(13)上部铰接有摇杆(4),与前横梁(18)构成三角架可连接于上拉杆(3),后四连杆机构由连接于B铰点和摇杆(4)上端A铰点的连动杆(5)带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其特征在于连动杆(5)由两端部具有正反螺母的调整杆(16)及调整螺杆(17)配合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引圆盘耙的机械连动半悬挂升降耙架,其特征在于挂接梁(13)上部铰接有摇杆(4),与前横梁(18)构成三角架可连接于上拉杆(3),后四连杆机构由连接于B铰点和摇杆上端A铰点的连动杆(5)带动,使其尾轮(9)具有与耙架同步升降的功能。
文档编号A01B63/02GK2388803SQ99238140
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0日
发明者李飞, 苗立贤, 张新国 申请人:驻马店市农业机械制造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