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17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鱼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器具,更特别涉及一种钓鱼绕线轮,其中,一卷线轴能够容易和牢固地与一壳体装配在一起且在装配后不会意外地与壳体分离,且在无需相对于壳体移动一主轴的情况下即能制动卷线轴沿一方向的转动。
钓鱼绕线轮是一种已为人们所熟知的用于卷绕渔线的器具。通常,传统的钓鱼绕线轮具有一用于卷绕渔线的卷线轴及一可转动地支承卷线轴的壳体。
目前已存在多种早先使用的钓鱼绕线轮,其用于提高钓鱼绕线轮结构的各种特性。例如,授权给Ament的美国专利NO.5,590,847披露了一种摇臂轴绕线轮,其具有可调节的制动组件,以便能够储存并可调节地发送渔线。但是,Ament的钓鱼绕线轮需要一独立的制动片,由于该制动片被置于主壳体和卷线轴之间,因此会增大钓鱼绕线轮的总体体积并易于产生故障。另外,在Ament的钓鱼绕线轮中,由于在调节制动组件期间中心轴被转动且前后移动,因此,卷线轴可意外地与主壳体分离且与中心轴有关的多个部件易产生较大的摩擦。
授予Bushnel等人的美国专利NO.5,615,840披露了一种具有一牵引系统的摇臂轴绕线轮。Bushnel等人的钓鱼绕线轮还具有与Ament的钓鱼绕线轮相同的问题,另外,由于其结构非常复杂,如一牵引分配器,一牵引扩大器,一正齿轮等,因此Bushnel等人的钓鱼绕线轮很难制造且会增加其制造成本,而且这些部件不会实现良好的牵引功能。
虽然上述钓鱼绕线轮能够满足它们的目的和要求,但是在申请人知识范围内,上述专利及其它现有技术均未披露这样一种钓鱼绕线轮,在该绕线轮中,卷线轴能够容易和牢固地与一壳体装配在一起且在装配后不会意外地与壳体分离,且在无需相对于壳体移动主轴的情况下,能够制动卷线轴沿一方向的转动。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已知类型的钓鱼绕线轮固有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同样原理的新型钓鱼绕线轮。因此,后面将更详细说明的本发明总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钓鱼绕线轮,其具有前面所述的钓鱼绕线轮的多种优点和多种新的特征,这些优点和特征形成的钓鱼绕线轮是不能由任何现有技术中的钓鱼绕线轮单独地或组合地给出启示,明显的描述,建议或甚至暗示而获得。
在更详细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鱼绕线轮,其中,卷线轴能够容易和牢固地与一壳体装配在一起且在装配后不会意外地与壳体分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鱼绕线轮,其中,在无需相对于壳体移动一主轴的情况下便能够制动卷线轴沿一方向的转动,从而大大降低了卷线轴和壳体意外彼此分离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钓鱼绕线轮,其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设置在其中央的毂件;一卷线轴,其具有设置在其中央的卷绕鼓轮,卷绕鼓轮包括一整体固定在其上的单向离合器;一固定在所述毂件上的主轴;一环绕主轴中部的套管,其与主轴的中部接触;一用于装配卷线轴和壳体的第一装置,套管被装配在单向离合器上,当卷线轴与壳体装配在一起时,单向离合器允许套管仅以一个方向转动;一用于调节主轴和套管间摩擦力的第二装置,当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卷线轴能相对于壳体仅以一个方向转动,当摩擦力减小时,卷线轴能够以任一方向更自由地转动。
第一装置最好包括一装配销,一用于对装配销施加一转动偏压力的装配销弹簧,及一形成在主轴前端的啮合槽,当装配销与啮合槽啮合及分离时,卷线轴能相应地与壳体装配在一起及分离。
主轴包括一设置在其前端的头部及一在头部之后形成啮合槽的颈部,装配销包括一形状如凸轮的芯体,一从芯体向外延伸的操纵杆,及一形成在操纵杆中部一侧的钩件,当卷线轴与壳体装配在一起时,主轴的头部和颈部完全穿过卷线轴的卷绕鼓轮,当以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操纵杆时,钩件与颈部分离,当操纵杆被释放时装配销弹簧以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操纵杆以使钩件与颈部啮合,第二旋转方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钩件包括两个从操纵杆伸出的指件及一在两个指之间的半圆形周边,以便两个指件和半圆形周边环绕颈部的至少一半以防止钩件与颈部脱离。
第二装置包括一调节钮和多个柱塞,主轴还包括一在颈部之后、位于中部的肩部,套管被设置在肩部和毂的前表面之间,调节钮在螺母之后围绕螺纹设置在螺纹的后部,柱塞穿过毂并由柱塞弹簧的偏压力向后推压,当以第一转动方向、沿螺纹转动调节钮时,调节钮通过柱塞推动套管以增大套管和肩部之间的摩擦力,当以第二转动方向、沿螺纹转动调节钮时,柱塞弹簧向后推压柱塞以减小所述摩擦力.参照相关附图,通过对其最佳实施例的简要描述将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目的及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钓鱼绕线轮的分解剖面图;图2为用于
图1所示的钓鱼绕线轮的一部分壳体的放大视图;图3为用于
图1所示的钓鱼绕线轮的一部分卷线轴的放大视图;图4为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这些部件包括用于
图1所示的钓鱼绕线轮的一个盖,一装配销,及一装配销弹簧;图5为一局部放大部件图,用于描述装配销在图4所示的卷绕鼓轮前表面的配置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将对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钓鱼绕线轮10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钓鱼绕线轮10的分解剖面图。如图所示,钓鱼绕线轮10包括一壳体100和一卷线轴200。壳体100部分包围并可转动地支承卷线轴200。
壳体100包括一毂件130,一壳体盘101,及一主轴110。毂件130被设置在壳体100的中心。壳体盘101围绕并被整体连接在毂件130上。主轴110被固定至毂130并插入毂130内。
卷线轴200包括一卷绕鼓轮210和一对卷线轴盘201。卷绕鼓轮210被设置在卷线轴200的中心,且两个卷线轴盘201被分别整体地连接在卷绕鼓轮210的两侧端。将一卷绕手柄202和一配重204固定在一个卷线轴盘201的一外表面,且卷绕手柄202和配重204彼此沿直径相反配置。
图2为一部分壳体100的放大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根据前侧指附图左侧且后侧指附图右侧来指示方向。如图所示,毂件130具有一通过其中心制成的毂通孔130a,且主轴110应以将主轴110后部设置在毂通孔130a内的方式被插入毂通孔130a中。
一环形牵引板131被牢固连接在毂130前表面的一周边部分上。牵引板131具有多个第二凹部132,这些凹部以环形结构形成在牵引板131的前表面上。当壳体100和卷线轴200已被彼此装配在一起时,卷线轴200的第二卡销212与第二凹部132啮合。
毂件130具有一第一凹槽139和两个第一卡销孔136。第一凹槽139形成在毂130后表面的中心,且两个第一卡销孔136被形成在毂130后表面上位于第一凹槽139的外侧,同时两个第一卡销孔136在直径上彼此相反对置。每一第一卡销孔136均含有一第一卡销弹簧138和一通过第一卡销弹簧138的偏压力向后推压的第一卡销137。毂件130还具有三个柱塞通孔133,这些通孔从第一凹槽139底部穿过毂130延伸。每一柱塞通孔133均包含一通过柱塞弹簧135向后推压的柱塞134。
同时,主轴110具有一个头部111,一颈部112,一肩部113及一螺纹部分119。头部111形成在主轴110的前端。直径小于头部111的颈部112与头部111的后部整体相连,从而在头部111之后形成一啮合槽114。肩部113的直径大于主轴110的剩余部分之直径,且肩部113在主轴110的颈部112之后形成在预定位置上。螺纹部分119从主轴110的后端向前形成在主轴110的外圆柱表面上。主轴110插入毂130的毂通孔130a并由螺母151牢牢固定。螺母151环绕螺纹119装配在螺纹119的前端,同时与毂130的后表面紧密接触。
在主轴110的肩部113和毂130的前表面之间装配有一套管120。套管120具有一圆筒形的管121和一凸缘122。凸缘122整体与圆筒形管121后端相连且从该管121后端径向向外延伸。主轴110的一中央部分被装配在套管120的圆筒形管121内,以便肩部113和毂130能够防止套管120前后移动.一第一垫圈123被置于主轴110的肩部113和圆筒形管121前端之间,以便增大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分别围绕主轴110的一环形圆盘板124和一第二垫圈125安置于凸缘122和毂130的前表面之间,以便增大凸缘122和毂130的前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毂130和柱塞134在凸缘122上滑动。
一调节钮140在螺母151之后绕螺纹119被装配在螺纹119的后部.在调节钮140后表面的中心形成有一第二槽148。一调节钮通孔149在第二槽148的底部中心延伸穿过调节钮140。调节钮通孔149具有一形成在其内圆柱面上的内螺纹,该内螺纹与主轴110的螺纹119啮合,以便能够通过沿主轴110的螺纹119转动调节钮140而使调节钮140前后移动。
以环形配置方式在调节钮140的前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一凹部144。毂130的第一卡销137与第一凹部144啮合。在通过毂130的柱塞通孔133插入的柱塞134和调节钮140的内表面之间连续地设置一第三垫圈141,一波形垫圈143及一第四垫圈142。当上紧调节钮140时,波形垫圈143会沿壳体100的轴向产生弹性变形,以便增大调节钮140和柱塞134之间、沿轴向传送的力。
调节钮140的第二槽148包括一止动垫圈152,其绕主轴110的螺纹119装配在螺纹119的后端部。该止动垫圈152通过一保持器153被牢固地固定在其位置上,并限制了调节钮140沿轴向的移动。
图3为一部分卷线轴200的放大视图。同样在下面的描述中,以与图2中所示内容相同的条件来指示方向,即,前侧指图的左侧,后侧指图的右侧。
如图所示,卷线轴200的卷绕鼓轮210装有一单向离合器220,其通过一离合器螺母221被整体固定至卷绕鼓轮210的内圆筒形表面上。当将壳体100和卷线轴200彼此装配在一起时,壳体100的套管120被容纳在单向离合器220中,并与单向离合器220紧密接触,以便单向离合器220允许套管120仅以一个方向相对转动或滑动。
第二卡销孔211形成在卷绕鼓轮210的后表面上。每一第二卡销孔211均装有一第二卡销弹簧213和一通过第二卡销弹簧213的偏压力向后推压的第二卡销212。一盖230通过固定螺钉239被装配在卷绕鼓轮210的前表面。如图4和5所示,盖230覆盖住一装配销240。
图4为盖230,以及设置在盖230上的一装配销240和一装配销弹簧248的分解透视图,如图所示,盖230包括一形如圆拱的顶板231,及一与顶板231周边相连一体的圆柱形侧壁232。圆柱形侧壁232的一部分被切去以形成一个槽口233。
装配销240包括一形状如凸轮的芯体241,一从芯体241向外延伸的操纵杆242,及一形成在操纵杆242中部一侧的钩件243。钩件243具有两个从操纵杆242凸出的指件243a及一在两个指件243a之间的半圆形周边243b,以便两个指件243a和半圆形周边243b能充分环绕任意圆柱体的一部分,从而足以防止所述圆柱体从钩件243脱离。芯体241具有一形成在其中央的枢轴孔244。
图5为一局部放大部件图,用于说明装配销240在盖230中、在卷绕鼓轮210前表面的装配方式。如图所示,枢销245被设置在卷绕鼓轮210的前表面,且装配销240可绕枢销245转动地被装配在卷绕鼓轮210的前表面。装配销240由装配销弹簧248所产生的偏压力偏压,所述装配销弹簧248被握持在盖230的圆筒形侧壁232和芯体241之间。装配销240的操纵杆242经盖230的槽口233伸出盖230之外。当操纵操纵杆242时,装配销240就绕枢销245转动以使钩243与主轴110的颈部112接合或脱离。
下面,将对上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钓鱼绕线轮10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当按
图1分别所示的壳体100和卷线轴200被装配在一起时,在装配销240的操纵杆242已在图5中被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将壳体100的主轴110插入卷线轴200的卷绕鼓轮210中。
当完全通过卷线轴200的卷绕鼓轮210之后,主轴110的头部111和颈部112处于盖230中时,释放操纵杆242。随后,装配销弹簧248就以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操纵杆242,以便使装配销240的钩件243插入主轴110的啮合槽114内并与颈部112啮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钩件243最少包围了颈部112的半个圆柱形壁,因此钩243与主轴110的头部111之间的接合非常牢固,即在不使装配销240逆时针转动的情况下,壳体100和卷线轴200就不会彼此分离。具有位于两个指件243a间的半圆形周边243b的钩件243的结构能够完全防止装配销240的钩件243从主轴110的颈部112分离。
另一方面,当装配好的壳体100和卷线轴200彼此分离时,使用者以图5中逆时针方向旋转装配销240的操纵杆242以便松开装配销240的钩件243和主轴110颈部112之间的啮合,并随后使用者从卷绕鼓轮210中拉出壳体100的主轴110。
同时,通过握住卷绕手柄202并在壳体100和卷线轴200装配在一起的状态下转动卷线轴200,就能使渔线绕在卷绕鼓轮210上或从卷绕鼓轮210松开。
在这种状态下,当以右旋螺旋方向转动调节钮140以使其拧紧时,调节钮140会沿主轴110的螺纹119在图2中向前或向左移动,同时,通过第四垫圈142,波形垫圈143和第三垫圈141向前推动柱塞134。随后,柱塞134通过第二垫圈125和圆盘板124向前推动套管120,以便套管120会在主轴110的肩部113作用强压力并压迫垫圈12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螺母151会防止主轴110向前运动,因而通过第一垫圈123会在肩部113和套管120之间产生较强的摩擦力。
当将调节钮140完全拧紧时,主轴110和套管120彼此不能进行相对转动,但它们会作为一个组合一体件一起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仅能够相对于上述单向离合器220的一个方向转动套管120,也因此仅能够相对于套管120的一个方向转动该固定环绕单向离合器220的卷绕鼓轮210,所述套管120被固定在固定于壳体100的主轴110上。所以,仅能够相对于壳体100的一个方向转动卷线轴200,从而防止渔线从卷线轴200上松开。
同时,当以左旋方向转动调节钮140而使其松开时,则调节钮140沿主轴110的螺纹119、在图2中向后或向右退却,以便柱塞134通过柱塞弹簧135的偏压力向后退回。柱塞134的退回会减小向前压迫套管120的力,从而减小了通过套管120和肩部113之间的第一垫圈123导致的摩擦力。因此,套管120能绕主轴110滑动并以相对主轴110的任一方式自由转动。换句话说,能够以相对于壳体100的任一方式自由转动卷线轴200,以便渔线能够自由地缠绕在卷线轴200上或从卷线轴200松开。
调节钮140越被拧紧,通过第一垫圈123在套管120和肩部113之间导致的摩擦就越大,以便增强防止卷线轴200转动的力。当彻底拧紧调节钮140时,会如上所述防止渔线从卷线轴200上松开。
相反,越放松调节钮140,通过第一垫圈123在套管120和肩部113之间的摩擦就越小,从而减弱了防止卷线轴200转动的力。
同时,即使在转动调节钮140以使其拧紧或松开时,主轴110也不会相对于壳体100向前或向后移动,因它却通过螺母151被牢固固定在壳体100上。因此,大大降低了装配销240的钩件243与主轴110颈部112意外分离的可能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卷线轴200与壳体100不希望分离的可能性。
另外,当转动调节钮140以使其拧紧或放松时,第一卡销137沿环形布置的第一凹部144移动,同时发出使使用者感到愉快和自在的咔嗒声。同样,当转动卷线轴200时,第二卡销212沿第二凹部132移动,同时也产生使人愉快的咔嗒声。
在本发明的钓鱼绕线轮10中,当按上述内容拧紧或放松调节钮140时,主轴110不会相对于毂件130转动。但是,卷线轴200仅以一个方向相对于壳体100的转动是通过主轴110和套管120之间摩擦的增大来实现的,其中主轴110和套管120间摩擦的增大是由穿过壳体100的毂130延伸的柱塞134压迫套管120来引起的。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钓鱼绕线轮,其中,卷线轴能够容易和牢固地与壳体装配在一起,并在装配后不会与壳体意外分离。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钓鱼绕线轮,其中,在不使主轴相对壳体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制动卷线轴在一个方向上的转动,从而大大降低了卷线轴与壳体意外分离的可能性。
虽然已经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特别的描述和说明,但本领域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由其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思想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作出多种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钓鱼绕线轮,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设置在其中央的毂件;一卷线轴,其具有一设置在其中央的卷绕鼓轮,所述卷绕鼓轮包括一整体固定在其上的单向离合器;一固定在所述毂件上的主轴;一环绕所述主轴中部的套管,其与所述主轴的中部接触;一用于装配所述卷线轴和壳体的第一装置,所述套管被装配在所述单向离合器上,当卷线轴与所述壳体装配在一起时,所述单向离合器允许套管仅以一个方向转动;一用于调节所述主轴和套管间摩擦力的第二装置,当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所述卷线轴能相对于所述壳体仅以一个方向转动,当摩擦力减小时,所述卷线轴能够以任一方向更自由地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包括一装配销,一用于对所述装配销施加一转动偏压力的装配销弹簧,及一形成在所述主轴前端的啮合槽,当所述装配销与啮合槽啮合及分离时,所述卷线轴能相应地与所述壳体装配在一起及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一设置在其前端的头部及一在所述头部之后形成所述啮合槽的颈部,所述装配销包括一形状如凸轮的芯体,一从所述芯体向外延伸的操纵杆,及一形成在所述操纵杆中部一侧的钩件,当所述卷线轴与所述壳体装配在一起时,所述主轴的头部和颈部完全穿过所述卷线轴的卷绕鼓轮,当以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所述操纵杆时,所述钩件与颈部分离,当操纵杆被释放时,所述装配销弹簧以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所述操纵杆以使所述钩与所述颈部啮合,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一盖,其包括一形如圆拱面的顶板及一与所述顶板周边整体相连的圆柱形侧壁,所述圆柱形侧壁的一部分被切去以形成一个槽口,所述装配销被配置得可绕一设置在所述卷绕鼓轮前表面的枢销转动,所述操纵杆经所述槽口伸出所述盖,所述装配销弹簧被握持在盖的圆柱形侧壁和芯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件包括两个从所述操纵杆伸出的指件及一在两个指件之间的半圆形周边,以便所述两个指件和半圆形周边环绕颈部的至少一半以防止钩件与所述颈部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毂件具有一个穿过其中部的毂通孔,所述主轴还具有一从所述主轴后端向前形成在主轴外圆面上的螺纹部分,所述主轴穿过所述毂通孔并通过一螺母被牢固地固定,所述螺母绕所述螺纹配置并被固定在所述毂件的后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一调节钮和多个柱塞,所述主轴还包括一在所述颈部之后、位于中部的肩部,所述套管被设置在所述肩部和毂件的前表面之间,所述调节钮在螺母之后绕螺纹设置在螺纹后部,所述柱塞穿过所述毂件延伸并由柱塞弹簧的偏压力向后推压,当以第一转动方向、沿所述螺纹转动调节钮时,所述调节钮通过柱塞推动套管以增大所述套管和肩部之间的摩擦力,当以第二转动方向、沿螺纹转动调节钮时,所述柱塞弹簧向后推动所述柱塞以减小所述摩擦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垫圈被置于所述肩部和套管之间,以增大所述套管和肩部间的摩擦力之传送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一圆筒形管和一凸缘,所述凸缘整体与圆筒形管后端相连且从该后端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圆筒形管环绕主轴的中部,一环形圆盘板和一第二垫圈被置于凸缘和毂件的前表面之间,所述环形圆盘板和第二垫圈用于防止毂件和柱塞在所述凸缘上的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在柱塞和调节钮内表面之间按顺序设有一第三垫圈,一波形垫圈及一第四垫圈,所述波形垫圈能沿所述壳体轴向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当拧紧调节钮时,就会增大调节钮至柱塞沿轴向传送的力。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毂件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两个第一卡销孔,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毂后表面的中心,所述第一卡销孔形成在毂后表面上于第一凹槽的外侧,同时它们沿直径方向彼此相反对置,每一第一卡销孔均具有一第一卡销弹簧和一通过第一卡销弹簧的偏压力向后推压的第一卡销,所述调节钮具有多个第一凹部,这些凹部以环形布置形式被设置在调节钮的前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钮具有一形成在其后表面中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一止动垫圈,其绕主轴螺纹装配在螺纹的后端,所述止动垫圈通过一保持器被牢固固定在其位置上,所述止动垫圈限制了调节钮沿所述主轴轴向的移动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绕线轮,其特征在于一环形牵引板被牢固连接在毂前表面的一周边部分,所述牵引板具有多个第二凹部,这些凹部以环形方式形成在所述牵引板的前表面,所述卷绕鼓轮具有形成在其后表面的第二卡销孔,每一第二卡销孔均包括一第二卡销弹簧和一第二卡销,其通过第二卡销弹簧偏压力被向后推压,当壳体和卷线轴被彼此装配在一起时,所述第二卡销与第二凹部啮合。
全文摘要
一种钓鱼绕线轮,其中,卷线轴(200)能容易牢固地与壳体(100)装配在一起且在装配后不会意外地与壳体分离,且在无需相对壳体转动主轴(110)的情况下能制动卷线轴沿一方向的转动。钓鱼绕线轮具有一壳体和一卷线轴。一主轴被固定在壳体的毂件(130)上。卷线轴具有设置在其中心的卷绕鼓轮(210)。卷绕鼓轮包括整体固定在其上的一单向离合器。一套管环绕主轴的中部且与所述中部接触。套管被装配在单向离合器上且当卷线轴与壳体装配在一起时,单向离合器允许其仅以一个方向转动。当将主轴和套管间的摩擦力调整至最大值时,卷线轴能仅以相对于壳体的一个方向转动,当摩擦力减小时,卷线轴能更自由地以任一方向转动。
文档编号A01K89/033GK1287472SQ99801779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8日
发明者朴昌浩 申请人:龙马产业开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