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制大致矩形的收获农作物禾捆的压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7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压制大致矩形的收获农作物禾捆的压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压制大致矩形的收获农作物禾捆的压捆机,特别用于禾秆作物和/或茎叶作物。从US-PS4,270,446已知一种压捆机,其中,收获作物由一个作物捡拾装置进行捡拾并且由该捡拾装置输送给一个装料装置,该装料装置布置在作物捡拾装置的上方并且在压捆室的下方,在此,所说装料装置对收获作物进行预压缩并且从下面将其输送给压捆室。该压捆室的下侧由一个可上下滚动的底部输送器封闭,该输送器能够露开一条流通缝隙。所说压捆室按照单摆特性悬挂在一个上部摆轴上并且在禾捆成形过程中在装料装置上方进行交替运动。
DE4042027A1描述了一种矩形压捆机,其中,压捆室在滑轨上持续进行水平运动,在此所说压捆室的底部由一个下部输送器构成。该压捆室包括运动的纵向和横向侧壁以及一个一同运动的盖板件,而且该盖板件包括一个用于对收进来的收获作物进行压缩的挤压装置。一同运动的压捆室因此具有很大的重量,因为所有的侧壁以及沉重的盖板件都必须进行运动。另外盖板件的挤压装置也必须一同运动,即,大约有多个液压缸以及一个用于挤压的沉重板件。因此,使用这种类型的矩形压捆机所需的能量是非常高的。由于在运动端点上要对运动质量进行各自制动,导致了行驶不平稳,其影响力一直传到牵引机上。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其驱动性能的用于压制具有水平料层的大致矩形的禾捆的压捆机。
本发明将借助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这一问题。其他的优选结构参阅权利要求2至34。
通过设计一个限定所说压捆室的上部输送器,可以省掉一同运动的沉重的盖板件。运动质量因此大大减小。
通过不仅设置一个上部输送器而且还设置一个下部输送器的方式,所说输送器具有稳定的结构布局,这些输送器限定所说压捆室,为了使所说压捆室进行水平直线运动,只需要转换这些输送器的方向。在相当小的力作用到压捆室上的情况下,用于成形禾捆的周期时间可以很短。成品禾捆的排出也可以通过现有的输送器完成,在此,为了排出作业,只需将一个横向侧板移动到一个相应的敞开位置,这同样可以加快排出过程。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结构中,一个打捆装置直接设置在压捆室的排出侧后面,在禾捆卸下去以前(例如通过一个出料板)还可以在压捆机上对已形成的禾捆进行打捆。
如在特别优选的情况下,所说压捆室可以固定在其行驶方向上的前方换向位置上,并且在后部横向侧壁敞开以后,一个在压捆室中形成的禾捆通过输送器可以从压捆室出来并且穿过打捆装置,在禾捆排出过程中,所说装料装置继续输入作物,随后所说作物普遍进入到一个其后侧由待排出禾捆限定的空腔中。与此相对应,在压捆机的捡拾装置和装料装置的连续运行过程中,可以完成禾捆的排出和打捆,这样可以进行连续的输送运行,这种运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其他的优点和特征将从附图所述的本发明主题的实施例中得出。附图显示的是


图1是本发明带有上部和下部辊式输送器的压捆机的局部剖开侧视图,图2是
图1压捆机的局部剖开平面图,图3是与
图1相似的视图,压捆机具有一个上部杆链式输送器,图4是与
图1相似的视图,在将一个成形的禾捆排出到打捆装置的平面内之后,并且正处在继续输入新的收获作物的过程中,图5是与图4相似的视图,压捆机具有后置的伸张装置,图6是与
图1相似的视图,压捆机具有上部和下部皮带式输送器,图7是与
图1相似的视图,压捆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压捆室位于中间区域,图8是与图7相似的视图,压捆室位于前方端部位置,
图9是与图8相似的视图,压捆室位于后方端部位置,
图10是与图9相似的视图,压捆室位于前方端部位置,后部横向侧壁已敞开且成品禾捆已排出,在此收获作物的输送在继续进行,
图11是与
图10相似的视图,禾捆继续由打捆装置送进,而作物继续向成品禾捆与压捆室之间的中间腔中输送,
图12是与
图11相似的视图,捆好的禾捆正在往出料斜面上过渡,并且输送器开始换向以便将继续送入的作物输送到敞开的压捆室中,
图13是与
图12相似的视图,成品禾捆正在卸下,而且中间输送的作物已完全返回到压捆室之后,
图14是与
图12相似的视图,成品禾捆卸下之后,并且已封闭了压捆室的后部横向侧板,以便形成一个新的禾捆。
根据
图1,压捆机1设计成牵引式车辆,但也可以是一个固定单元或者特别是一个自走式车辆。
可行驶的压捆机1具有一个至少单轴的底盘2,该底盘支撑着一个机架3,该机架带有垂直支柱4且在前端设置有一个牵引杆5。此外机架3还支撑着一个带捡拾滚筒7的捡拾装置6,该捡拾装置将最好是条铺在地面8上的收获作物9捡拾起来并且输送给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输送辊10。这些输送辊可以设置有可翻进翻出的切刀11并且将收获作物9传送给一个装料装置12,其最后一对输送辊将收获作物9输送给一个用于收获作物9的装料口16。
此外机架3还支撑着一个上部输送器13和一个下部输送器14,在其间限定了一个用于形成禾捆的压捆室15。下部输送器14分成一个第一分输送器14a和一个第二分输送器14b,它们之间留有装料口16,用于使收获作物9进入到压捆室中。而当输送器例如由杆链式输送器构成时,同样可以将装料口16设计在可能分别配备给分输送器14a、14b的相邻端部的两个辊之间。
除了由输送器13、14构成的上部和下部限制外,所说压捆室15还具有由前部横向侧壁19及纵向侧壁18构成的侧向限制。压捆室15的后部界壁20可以从一个限定压捆室15内腔的闭合位置运动到一个开放禾捆27的排出口的敞开位置上。为此,后部横向侧壁20由两扇与各相邻的纵向侧壁18相铰接的活门20a、20b构成,所说活门在敞开位置与纵向侧壁18对齐。为了使活门20a、20b能在敞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进行转换,设置有一些驱动装置22,例如液压缸,它们能使活门20a和20b绕着垂直转轴23相对于纵向侧壁18进行摆动。所说活门20a、20b不仅在敞开位置可以进行制动而且在闭合位置上也可以进行制动。还可以用通常能在敞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进行运动的其他封闭元件来代替活门20a和20b。
压捆室的侧壁18、19和20由位于侧向导轨17中的导轮24进行支承,所说导轨布置在机架3的垂直支柱4上。压捆室15的侧壁18、19、20因此悬空支承在这些导轨17之间。导轨17位于压捆室15的上部区域。
在压捆机1的后部区域布置有一个打捆装置25,该打捆装置直接布置在输送器13、14的后面并且其打捆介质供给器26在一个横向平面28内将往前挪动的禾捆27围起来以进行打捆。在禾捆排出方向29上,一个排列在打捆装置25的横向平面28之后的出料输送器30布置在所说下部输送器14的后面,在其后连接一个出料板31,该出料板可以从一个几乎垂直的运输位置摆动到一个向下倾斜的工作位置,用于将成品禾捆27排出。为此要设置一个自己的驱动装置。在打捆装置25的工作平面28之后将一个支撑辊14′设置在上部输送器13的后面,该支撑辊可以在打捆开始之前保持禾捆的形状。

图1中,不仅上部输送器13设计成辊式输送器,而且带有其分输送器14a和14b的下部输送器14也设计成辊式输送器。根据图3,上部输送器13设计成杆链式输送器,并且为此具有逐个的杆件13a,这些杆件沿着链子13b被夹持并与其一同运动。必要时,在杆件13a之间的中间空隙中还设置有织物元件13c,它们将杆件13a之间的中间空隙覆盖住。当链子13为环形时,只需在运动过程中总是处在压捆室15上方的很小一段局部区域内设置杆件13a即可,因为其相对于压捆室15的相对位置总是相同的。对于上部输送器13来说,这样一种杆链式输送器在此是特别有利的而且重量轻。
根据图3,在压捆机1的下部区域还设置有一个辊式输送器14。另外的可能性是,不仅上部输送器13设计成杆链式输送器,而且下部输送器14也设计成杆链式输送器。根据图6,不仅上部输送器13设计成带式输送器,而且下部输送器14也设计成带式输送器。带式输送器还可以与辊式输送器或杆链式输送器进行组合。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设计成相同的还是设计成不同的结构,上部和下部输送器13、14在加压过程中必须能够独立地将高压施加到由输送器13和14限定上侧和下侧的压捆室15上。而且它们还必须能对紧靠在其上并形成禾捆27的极限料层的收获作物进行输送。
还可以有与附图不同的形式,即,下部分输送器14a和14b分别具有不同的结构。
在压捆机1的运行过程中,压捆机借助底盘2在地面8上移动并同时通过捡拾装置6从地面捡拾收获作物9。捡拾起来的收获作物9在继续输送后,由装料装置12通过布置在分输送器14a和14b之间装料口16输送给压捆室15,所说的分输送器14a和14b限定压捆室的下侧。同时,装料口16基本上在压捆室15的宽度上延伸,这样可以将纵向侧壁18之间的整个空腔填满收获作物9。
在装填收获作物9的过程中,带有其侧壁18、19、20的压捆室15借助上部输送器13进行交替运动。为此,例如可以设置一种特殊的环形链式传动21,压捆室15借助一个同步棘轮21a可以与其同步销21b进行耦合。为了使同步棘轮21a与同步销21b能结合和脱离,设置有一个特别的驱动装置,例如一个压力油缸。还可以设想一些其他可能的驱动装置用于进行交替运动,例如一种皮带传动装置或一种固定在旋转轮上的连杆传动装置。当上部输送器13为杆链式输送器时,所述同步销21b可以由一根横杆构成。
在禾捆27的成形过程中,在压捆室15填满以后,首先通过继续推入收获作物9来对已装填进来的收获作物9进行压缩,在此,在压捆室15的交替运动过程中,经装料口16跟进的收获作物9按照这种运动的水平直线走向在压捆室15沿行驶方向42移动过程中和在压捆室15沿相反方向运动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一个新的水平料层41和一个料层43。
图7至14所述的工作过程在图7状态下,压捆室15在平行于行驶方向42的箭头44的方向上移动,与此同时,上部输送器13的输送辊45沿箭头46的方向运动,将装填的材料向前输送,同样,第一下部分输送器14a的输送辊47和第二下部分输送器14b的输送辊48彼此同向地沿箭头49的方向做旋转运动。与下部分输送器14a、14b的输送辊47、48及上部输送器13的输送辊45的旋转运动同步,侧壁18、19、20跟输送辊45、47、48相对应,在进行滚动条件下沿箭头44的方向移动,因此,侧壁的运动不会超前或滞后。有关的内容在使用杆链式输送器和/或皮带式输送器情况下也适用。
在图8状态下,压捆室15已到达其前方端部位置。在该位置,输送辊45、47和48处于静止状态,在贴近这一端部位置前,紧接着要转换到相反的输送方向上。
在图9的另一视图中,压捆室15移动到了其后方端部位置。在压捆室15向前移动时形成的料层41下方形成了另一料层43,在此,与图7的情况相反,下部分输送器14a和14b的输送辊47和48及上部输送器13的输送辊45的运动方向与箭头46和49的方向相反,同样,在图8和图9之间的过渡过程中,压捆室的移动方向也与箭头44的方向相反。
在图8的前方端部位置上,装料口16的中间大约在后部横向侧壁20的下方,与此相反,在图9的压捆室后方端部位置上,前部横向侧壁19大约位于装料口16中间的上方,在此,在上述两种情况以及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的情况下,装料口16都与压捆室15的内腔保持连通,而且横向侧壁19或20不能完全越过该装料口。
根据图7至9的描述,压捆室15的直线交替运动将如此地继续进行,直到在禾捆中达到足够的压力,这例如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来确定。用于对压捆机1的移动进行程序控制的控制程序可以或是与确定的运动周期数相结合或是使运动次数与所捡拾的收获作物相适合,这样可以根据要求来改变运动次数直到成就一个禾捆27。
如果禾捆27达到所需的密度,根据
图10,压捆室15停在前方静止位置上,该位置在交替运动中的端部位置后边一点,而压捆室15的后部横向侧壁20则转移到了敞开位置以便排出禾捆。通过上部输送器13的输送辊45沿箭头51的方向和下部分输送器14a和14b的输送辊47和48沿箭头52的方向所进行的输送,将禾捆27从静止的压捆室15运出来,在与车辆的行驶方向42相反的方向上将其输送至横向平面28,打捆装置25围绕着该平面进行工作,在此,要进行脉动送进,以使禾捆27形成彼此间隔的捆束结构53。其他的排出辅助装置,如活塞或类似装置都是非必需的。禾捆27的继续送进将由一个布置在后面的出料输送器30来完成,该出料输送器将成品禾捆27输送给出料斜面31,成品禾捆通过该斜面卸在地面8上。
在禾捆27的打捆和排出过程中,压捆机1整体继续在箭头42的方向上移动,在此,继续在理想情况下持续捡拾收获作物9并将其输送给装料口16。在压捆室15敞开时装填到压捆室15中的收获作物50在侧视图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见
图11和12)。在禾捆27的打捆和排出过程中装填进来的收获作物50填满了在禾捆27的前部边界和压捆室15之间的空腔,压捆室的后部横向壁20仍然处在敞开位置。
根据
图12,一旦成品禾捆27结束其打捆作业,下部输送器14的输送辊47、48及上部输送器13的输送辊45或相应的链杆或输送带就就会按图7所示的方向重新运动,以便由此使过渡时间装填进来的收获作物50向压捆室15的方向运动,在将过渡时间捡拾进来的作物50全部装进压捆室以后,将该压捆室重新封闭并使其从其制动的前方端部位置松脱,这样压捆室15继续做交替运动,而在过渡时间装填进来的作物50通过交替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最终成为成品禾捆27的上层(
图14)。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压捆机1的另一种实施形式,其中,一个上部和一个下部中间输送器61和62限定了一个中间腔60,所说中间输送器紧接在输送器13、14尾部。压捆机1因此总长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双轴底盘2可能是适当的。在这种结构中,在下部分输送器14的输送辊47和48已经重新沿箭头49的方向以及上部输送器13的输送辊45已经沿箭头46的方向进行输送作业过程中,便可以对禾捆27进行打捆并为此而进行脉动送进。因此,可以将在中间过程继续装填进来的作物50迅速地输送到敞开的压捆室15中,该压捆室可以立即重新封闭并且可以在还对排出的禾捆进行打捆及进行脉动打捆送进过程中就执行新一轮的交替运动。压捆机1的这种结构最好用于待捡拾收获作物的量特别大的情况,否则在对禾捆进行打捆的过程中可能不能以持续的速度继续行驶。
根据图5,进一步公开了另外一种实施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与图4所述的形式进行组合,在此,打捆装置25后面布置有一个伸张薄膜-缠绕装置63,该装置将禾捆27用塑料薄膜捆扎起来。这个伸张薄膜-缠绕装置配备在压捆机1的机架3上,这样,整体上保持一个单独的车辆单元。该伸张薄膜-缠绕装置63的缠绕臂绕着垂直轴64旋转,同时也绕着被推入到其作用范围内并由旋转辊65、66置于其中的禾捆27旋转。
对于下部输送器14和打捆装置25的驱动装置来说,可以使用液压马达67、68,在此液压泵69、70由牵引车辆的动力输出轴71进行驱动,用以产生所需的压力。该动力输出轴同样可以具有一个用于驱动捡拾装置6的链式传动72并且通过另一个链式传动73来驱动装料装置12。
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上部输送器13通过一个由链轮驱动的链式传动74获得其驱动力,所说链轮由一个在下输送器14a、14b的输送辊的驱动装置的相邻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进行驱动。从下输送器14例如还可以通过链式传动得到用于使压捆室15进行运动的链式传动或齿轮传动21的驱动力。同样,出料输送器30的驱动力也可以从相邻的下部分输送器14b的驱动装置例如通过一个链式传动76而得到。为打捆装置25而设置的、独立工作的液压马达68通过一个摩擦轮对打捆装置25进行驱动。还可以有其他的以通常方式运行的驱动方案用于各运动部件。因此例如可以使用带相应轴连接的锥齿轮传动装置用于驱动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压制大致矩形的收获农作物(9)的禾捆(27)的压捆机(1),特别用于禾秆作物和/或茎叶作物,它具有一个特别在压捆机(1)在地面(8)上行驶过程中用于捡拾和继续输送收获作物(9)捡拾装置(6)、一个将捡拾来的收获作物(9)压制成禾捆(27)的压捆室(15)和一个装料装置(12),该装料装置通过一个在压捆室(15)宽度上延伸的装料口(16)把由捡拾装置(6)捡拾来的收获作物输送给压捆室(15),在此,所说压捆室(15)在一个下部输送器(14)上相对于装料装置(12)的装料口(16)交替而近似水平直线地进行运动,该输送器(14)具有一个总是与压捆室(15)的运动方向相同的输送方向并且随其方向的转换而变换,所说装料口(16)设置在下部输送器(14)中在两个分输送器(14a;14b)之间并且在压捆室(15)的换向位置上始终在相邻的横向侧壁(19;20)附近与压捆室(15)的内腔保持连通,并且至少一个横向侧壁(20)可以从其限定压捆室15内腔的闭合位置运动到一个开放禾捆(27)的排出口的敞开位置上,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个上部输送器(13)并且所说压捆室可以在上部和下部输送器(13;14)之间运动,并且所说输送器(13;14)对由纵横于运动方向的纵向侧壁和横向侧壁(18;19;20)限定的压捆室(15)内腔的上侧和下侧进行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部和下部输送器(13;14)在压捆室的排出侧大致在一个共同的平面内终止,并且在所说的输送器后面直接布置有一个打捆装置(25),其打捆介质供给器(26)在一个横向平面(28)内将往前挪动的禾捆(27)围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说下部输送器(14)的后面布置有一个在禾捆排出方向上排列在打捆装置(25)的工作平面(28)之后的、分开的出料输送器(30)。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说出料输送器(30)后边连接一个出料板(31),该出料板可以从一个几乎垂直的运输位置运动到一个向下倾斜的用于排出禾捆(27)的工作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可以运动到敞开位置上的压捆室(15)的横向侧壁(20)由两扇与各相邻的纵向侧壁(18)相铰接的活门(20a;20b)构成,所说活门在敞开位置与纵向侧壁(18)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活门(20a;20b)借助一个驱动装置(22)可以在闭合位置与敞开位置之间运动并且在这些位置上可以分别进行制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压捆室(15)在其纵向侧壁(18)外侧设置有导轮(24),这些导轮本身在沿压捆室(15)的运动方向延伸的导轨(17)中被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导轮(24)布置在压捆室(15)的上半区,并且所说压捆室(15)悬空地支承在所说导轨(17)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在下部输送器(14)高度上延伸的、对访下部输送器进行支撑的机架(3),导轨(17)通过垂直支柱(4)被支承在该机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机架(3)的下侧设有至少一个单轴底盘(2),在其下面支承着所说捡拾装置(6)和装料装置(12)并且构成一个牵引式或自走式车辆。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压捆室(15)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压捆机的行驶方向(42)。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压捆室(15)的背向行驶方向(42)的后部横向侧壁(20)为了排出禾捆必须敞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压捆室(15)的运动平面水平延伸或朝着压捆室(15)的待敞开横向侧壁(20)那一侧很小地向下倾斜延伸,并且所说输送器(13;14)具有与该运动平面平行的输送平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在压捆室(15)的换向位置上,分别有一个横向侧壁(19;20)大致位于装料口(16)中间的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压捆室(15)可以固定在其在行驶方向(42)上的前方换向位置上,并且在后部横向侧壁(20)敞开以后,一个在压捆室(15)中形成的禾捆(27)借助下部输送器(14)和上部输送器(13)可以从压捆室(15)出来并且穿过打捆装置(25)。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禾捆的排出是在捡拾装置(6)和装料装置(12)的运行过程中进行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在禾捆排出之后,所说压捆室(15)被封闭并且重新开始做交替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在禾捆(27)从上部输送器(13)和下部输送器(14)之间的中间腔排出并且接着改变输送器(13;14)的输送方向以后,致使在禾捆排出过程中收集到下部输送器(14)上的松散收获作物(50)转向前移进入到压捆室(15)中,此后,所说压捆室(15)封闭。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输送器(13;14)设计成辊式输送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输送器(13;14)设计成杆链式输送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输送器(13;14)设计成带式输送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上部输送器(13)和下部输送器(14)具有不同的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下部分输送器(14a;14b)具有不同的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下部分输送器(14a;14b)为辊式输送器,而上部输送器(13)为杆链式输送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当上部输送器(13)使用杆链式输送器时,在与压捆室(15)相对的杆件(13a)之间设置有用于覆盖中间空隙的织物元件(13c)。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一个下部和上部中间输送器(61;62)布置在下部输送器(14)和上部输送器(13)后面,该中间输送器限定一个中间腔(60)的下侧和上侧。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打捆装置(25)布置在所说中间输送器(61;62)后面。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一个伸张薄膜-缠绕装置(63)布置在所说打捆装置(25)后面。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链式传动(21)用于交替驱动压捆室,并且所说压捆室(15)借助一个同步棘轮(21a)可以与该链式传动的一个同步销(21b)进行耦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同步棘轮(21a)借助一个驱动装置可以运动到与所说同步销(21b)进入耦合啮合状态和脱离耦合啮合状态。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为了对下部输送器(14)或其分输送器(14a;14b)进行驱动,设置有一个由液压泵供给能量的液压马达,从液压马达通过链式传动得到用于使压捆室(15)进行运动的链式传动或齿轮传动(21)的驱动力和用于上部输送器(13)的驱动力。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出料输送器(30)的驱动力从相邻的下部分输送器(14b)的驱动装置通过一个链式传动而得到。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一个由分开的液压泵供给能量的液压马达用作打捆装置(25)的驱动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1至33之一的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当压捆机(1)的结构是索引式车辆时,所说液压泵由牵引车辆的动力输出轴进行驱动,该液压泵还驱动一个用于驱动捡拾装置(6)和装料装置(12)的链式传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压制大致矩形的收获农作物(9)的禾捆(27)的压捆机(1),特别用于禾秆作物和/或茎叶作物,它具有一个特别在压捆机(1)在地面(8)上行驶过程中用于捡拾和继续输送收获作物(9)捡拾装置(6)、一个将捡拾来的收获作物(9)压制成禾捆(27)的压捆室(15)和一个装料装置(12),该装料装置通过一个在压捆室(15)宽度上延伸的装料口(16)把由捡拾装置(6)捡拾来的收获作物输送给压捆室(15),在此,压捆室(15)相对于装料装置(12)的装料口(16)交替进行运动,它是这样构成的,所说压捆室(15)在上部和下部输送器(13;14)之间近似水平直线地运动,所说输送器(13;14)对由纵横于运动方向的纵向侧壁和横向侧壁(18;19;20)限定的压捆室(15)内腔的上侧和下侧进行限定,所说输送器(13;14)具有一个总是与压捆室(15)的运动方向相同的输送方向并且随其方向的转换而变换,所说装料口(16)设置在下部输送器(14)中在两个分输送器(14a;14b)之间并且在压捆室(15)的换向位置上始终在相邻的横向侧壁(19;20)附近与压捆室(15)的内腔保持连通,并且至少一个横向侧壁(20)可以从其限定压捆室15内腔的闭合位置运动到一个开放禾捆(27)的排出口的敞开位置上。
文档编号A01F15/02GK1329464SQ99814003
公开日2002年1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日
发明者汉斯·奥托·扎赫特 申请人:汉斯·奥托·扎赫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