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方法及其工艺步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818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方法及其工艺步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涉及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 间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斑玉蕈(Hypsizygusmarmoreus),又名蟹味菇、海鲜菇、鸿喜菇、玉蕈,其味道鲜 美,肉厚质嫩,口感甚佳,在日本有"香在松茸,味在玉蕈"之说,在国内也得到消费者的青 睐。由于斑玉蕈独特的口感及呈味物质,被冠以"菇中第一脆"的美誉。同时,它还是一种营 养价值很高的食药兼用菌: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多酚类物质有 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的作用;赖氨酸及精氨酸含量高,对青少年智力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多 糖类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防癌与抗癌等功效。
[0003] 斑玉蕈是已经实现工厂化生产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产量仅次于金针菇、杏鲍菇。斑 玉蕈是异宗配合的四极性担子菌,从接种到商品子实体采收的生产周期105d左右,比金针 菇和杏鲍菇分别长65d和45d,因而,工业化生产的效率相对较低。斑玉蕈长栽培周期主要 归因于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即从菌丝生长向子实体生长转化前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后熟阶 段,如果后熟时间不足,形成原基的数量和产量将显著下降。
[0004] 面对这种局势,如何通过人工干预外部添加诱导剂缩短培养时间,促使子实体提 前发育,是提高斑玉蕈工业化生产效率的关键。对于周年化生产的食用菌工厂来说,假如缩 短斑玉蕈培养周期一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
[0005] 曲酸(Kojicacid)为无色棱柱状晶体,化学名称为5-轻基-2-轻甲基-4-批喃 酮,最早在曲霉属的菌株利用葡萄糖、果糖等原料发酵的产物中发现,是一种天然化合物。 曲酸存在于酱油、豆瓣酱、酒类的酿造中,长期实践证明曲酸对人体无害。曲酸具抑菌能力、 抗氧化性、与金属离子螯合等性质,因此,食品中作为防腐剂、保鲜剂、护色剂等应用;曲酸 还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有显著地增白作用,且不抑制其他酶, 在美白防晒化妆品、牙膏等日化产品中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方法,它可克服现有技 术中斑玉蕈生产周期较长,工业化生产效率低的一些不足。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方法是指在斑玉蕈的培养容器内添加曲酸,曲酸的浓度是 0. 0852-0. 1420%,即6-10毫摩尔/升,添加后使斑玉蕈培养时间缩短20-25天。
[0008] -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 如下:a、斑玉蕈工厂化生产用塑料瓶,装料后灭菌,接种菌种,再进行培养;b、对斑玉蕈进 行搔菌与出菇培养,利用机械搔菌设备进行搔菌,再添加曲酸,每个塑料瓶中加入浓度为 0.0852-0. 1420%的曲酸13-16ml,然后将其转移到出菇房进行出菇培养;c、采收,出菇22天 后,燕盖大小为I. 5_2cm,即可米收。
[0009] 使用时本发明发现了一种能显著地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提高栽培效率的天然化 合物--曲酸,并确定了曲酸添加的时间和添加的最佳浓度。该方法与以往提高食用菌产 量的方法相比,其操作简便,效果更突出,提高了菇房的利用率和增加了经济效益。该方法 只需要在搔菌后,添加一定浓度的曲酸,可以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提高其产量。当曲酸浓 度达到0. 1420%时,培养时间为60天实验组的产量较培养时间为85天的对照组产量提高 了 7. 79%。也就是说在添加适量的曲酸可以在保持产量不下降的情况下,缩短了 25天的培 养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方法,其与现有技术 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应用方法是指在斑玉蕈的培养容器内添加曲酸,曲酸的浓度是 0. 0852-0. 1420%,即6-10毫摩尔/升,添加后使斑玉蕈培养时间缩短20-25天。添加曲酸 的时间点选择在搔菌之后,即从接种到菌丝生长到第60天进行搔菌后添加曲酸。
[0012] 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 如下:a、斑玉蕈工厂化生产用塑料瓶,装料后灭菌,接种菌种,再进行培养;b、对斑玉蕈进 行搔菌与出菇培养,利用机械搔菌设备进行搔菌,再添加曲酸,每个塑料瓶中加入浓度为 0.0852-0. 1420%的曲酸13-16ml,然后将其转移到出菇房进行出菇培养;c、采收,出菇22天 后,燕盖大小为1.5_2cm,即可米收。
[0013] 步骤a中,塑料瓶采用1000-1200ml,栽培湿料为720-750g/瓶;在121°C,压强是 0.IMPa下灭菌2. 5小时,栽培种培养基接入斑玉蕈菌株SIEFF3133固体菌种,放入培养室在 25 °C暗室培养。
[0014] 步骤b中,对培养时间为60天的栽培菌种搔菌后添加曲酸和蒸馏水,其中曲酸与 蒸馏水的质量百分1:1. 5-2. 5。步骤b中,出菇培养时,催蕾条件为:控制温度为14?16°C, 湿度为90?95%,CO2浓度为1000?2000ppm,光照强度50?lOOlux;出菇条件为:温度 控制为14?151:,湿度为90%以上,0)2浓度小于2000??111,光照强度250?50011?。
[0015] 本发明针对斑玉蕈现有栽培生产中存在栽培周期长,生物学效率低等缺陷,发现 了一种能显著地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提高栽培效率的天然化合物一曲酸,并确定了曲 酸添加的时间和添加的最佳浓度。
[0016] 本发明的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17] (1)工厂化栽体体系
[0018]斑玉蕈栽培体系是:塑料瓶体积为IlOOml,栽培湿料为720-750g/瓶。
[0019] (2)搔菌与出菇培养
[0020] 曲酸添加的时间点选择在将步骤(1)中培养时间分别是60天和85天的栽培种 进行搔菌后添加曲酸。利用机械搔菌设备进行搔菌,再添加曲酸,其浓度分别为〇. 0284%、 0. 0568%、0. 0852%和0. 1420%的曲酸和蒸馏水15ml,然后将其转移到出菇房进行出菇培养。
[0021] (3)采收和数据统计
[0022] 当栽培种在出菇房中培养22天,统一采收。将每瓶的子实体进行称重,计算平均 每瓶的广量。
[0023] 本发明的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提高其产量的应用,是在工厂化生产斑玉蕈 的条件下进行的,对培养时间分别是60天和85天的栽培种在机械搔菌后,添加不同浓度的 曲酸,和对照相比添加曲酸的实验组子实体提前成熟即培养时间缩短,其产量显著性地被 提高,并且曲酸对培养期为60天的效果更加显著。
[0024]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该方法与以往提高食用菌产量 的方法相比,其操作简便,效果更突出,提高了菇房的利用率和增加了经济效益。该方法只 需要在搔菌后,添加一定浓度的曲酸,可以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提高其产量。当曲酸浓度 达到0. 1420%时,培养时间为60天实验组的产量较培养时间为85天的对照组产量提高了 7. 79%。也就是说在添加适量的曲酸可以在保持产量不下降的情况下,缩短了 25天的培养 时间。
[0025] 实施例
[0026] 1栽培料的配制
[0027] 斑玉蕈栽培料的配方是:30%木屑、33%玉米芯、30%麸皮、5%玉米粉和2%石膏。其 中要把玉米芯提前预湿半小时,培养料的含水量是65%左右。斑玉蕈栽培体系是:塑料瓶体 积为1100ml,栽培湿料为720-750g/瓶;在121°C,压强是0.IMPa下灭菌2. 5小时。
[0028] 2栽培种培养基的接种和培养
[0029] 栽培种培养基接入斑玉蕈菌株SIEFF3133固体菌种,放入培养室在25°C暗室培 养。
[0030] 3 搔菌
[0031] 将步骤2中的培养为60天和85天的菌种进行搔菌,再分别添加15ml浓度为 0. 0284%、0. 0568%、0. 0852%和0. 1420%的曲酸和蒸馏水,将其转移到出菇房。
[0032] 4出燕培养
[0033] 催蕾条件:控制温度为14?16°C,湿度为90?95%,C02浓度为1000?2000ppm, 光照强度50?lOOlux。
[0034] 出菇条件:温度控制为14?15°C,湿度为90%以上,C02浓度为2000ppm以下,光 照强度250?5001ux,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灯光开启时间。
[0035] 5采收和数据统计
[0036] 当栽培种在出菇房中培养22天,统一采收。将每瓶的子实体进行称重,计算平均 每瓶的产量。
[0037] 表1是培养时间分别为60天和85天,在曲酸浓度分别为0%、0. 0284%、0. 0568%、 0. 0852%和0. 1420%(分别为0毫摩尔/升、2毫摩尔/升、4毫摩尔/升、6毫摩尔/升和10 毫摩尔/升)平均每瓶的产量
【主权项】
1. 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方法是指在斑 玉蕈的培养容器内添加曲酸,曲酸的浓度是0. 0852-0. 1420%,即6-10毫摩尔/升,添加后使 斑玉蕈培养时间缩短20-25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 曲酸的时间点选择在搔菌之后,即从接种到菌丝生长到第60天进行搔菌后添加曲酸。
3. -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如 下:a、斑玉蕈工厂化生产用塑料瓶,装料后灭菌,接种菌种,再进行培养;b、对斑玉蕈进 行搔菌与出菇培养,利用机械搔菌设备进行搔菌,再添加曲酸,每个塑料瓶中加入浓度为 0. 0852-0. 1420%的曲酸13-16ml,然后将其转移到出菇房进行出菇培养;c、采收,出菇22天 后,燕盖大小为I. 5_2cm,即可米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工艺步骤,其特征在 于:步骤a中,塑料瓶采用1000-1200ml,栽培湿料为720-750g/瓶;在121°C,压强是0.IMPa 下灭菌2. 5小时,栽培种培养基接入斑玉蕈菌株SIEFF3133固体菌种,放入培养室在25°C暗 室培养。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工艺步骤,其特征在 于:步骤b中,对培养时间为60天的栽培菌种搔菌后添加曲酸和蒸馏水,其中曲酸与蒸馏水 的质量百分1:1.5-2. 5。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工艺步骤,其特征在 于:步骤b中,出菇培养时,催蕾条件为:控制温度为14?16°C,湿度为90?95%,CO2浓 度为1000?2000ppm,光照强度50?IOOIux ;出菇条件为:温度控制为14?15°C,湿度为 90%以上,CO2浓度小于2000ppm,光照强度250?5001ux。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曲酸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方法是指在斑玉蕈的培养容器内添加曲酸,曲酸的浓度是0.0852-0.1420%,即6-10毫摩尔/升,添加后使斑玉蕈培养时间缩短20-25天。本发明发现了一种能显著地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提高栽培效率的天然化合物——曲酸,并确定了曲酸添加的时间和添加的最佳浓度。该方法与以往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方法相比,其操作简便,效果更突出,提高了菇房的利用率和增加了经济效益。该方法只需要在搔菌后,添加一定浓度的曲酸,可以缩短斑玉蕈培养时间,提高其产量。
【IPC分类】A01G1-04
【公开号】CN104541935
【申请号】CN201310476132
【发明人】陈辉, 张津京, 冯志勇, 陈明杰, 汪虹
【申请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