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8856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杀虫剂进行科学复配,用以扩大杀虫谱或者提高防 治效果,得到广泛运用。如用吡虫啉与杀虫单等复配的农药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0003] 然而,由于吡虫啉的抗性增长很快,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防治效果不断下降,亩 用药量显著增加,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加大了对环境的影响。
[0004] 特别是吡虫啉不但有高抗性,而且还对自然界中传播花粉的蜂群毒杀严重,因此 减少了自然界中的蜂群传播植物花粉,阻断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链条,给自然生态多样 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吡虫啉能否能继续使用,在农业管理部门和农药生产部门产生了激 烈的争论。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表公告称,将重新设定吡虫啉、啶虫脒等烟碱类农药 的毒性判定标准。加拿大虫害防治管理机构(PMRA)将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环境风险 进行重新评审。美国环保署早在2009年就开始公开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进行复审。巴 西环保署(IBAM)也将重新评估四个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或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扩大害虫防治范围,做到一次 施药,兼治多种害虫,提供一种杀虫谱广又具有增效作用显著的杀虫组合物。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7] 一种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吡蚜酮和杀虫 单,其中吡蚜酮和杀虫单的质量比为1 :1?60。
[0008]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吡蚜酮和杀虫单的配比可根据具体施用情况在合理范围内进 行调整,例如吡蚜酮和杀虫单二者的重量比为1 :1?60、1 :1?50、1 :1?45、1 :1?40、1 : 1 ?35、1 :1 ?30、1 :1 ?25、1 :1 ?20、1 :1 ?15、1 :1 ?10、1 :5 ?50、1 :5 ?45、1 :5 ? 40、1 :5 ?35、1 :5 ?30、1 :5 ?25、1 :5 ?20、1 :5 ?15、1 :5 ?10、1 :10 ?40、1 :10 ?30、 1 :20?30等。在一些优选方案中,二者的重量比可以为1 :55、1 :50、1 :45、1 :40、1 :39、1 : 38、1 :37、1 :36、1 :35、1 :34、1 :33、1 :32、1 :31、1 :30、1 :29、1 :28、1 :27、1 :26、1 :25、1 :24、 1 :23、1 :22、1 :21、1 :20、1 :19、1 :18、1 :17、1 :16、1 :15、1 :14、1 :13、1 :12、1 :11、1 :10、1 : 9、1 :8、1 :7、1 :6、1 :5、1 :4、1 :3、1 :2、1 :1、2 :1 等。
[0009] 本发明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吡蚜酮和杀虫单的质量含量可以为1?99%,优选5? 90 %,进一步优选20?80 %。
[0010]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吡蚜酮和杀虫单为有效成分,配以农药助剂,制成农药上 可接受的剂型,例如可溶粉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等。
[0011] 本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或刺吸式口器害 虫对农作物虫害方面,特别是应用于防治二化螟或稻飞虱对农作物虫害方面。
[0012]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 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吡 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 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 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0013] 吡蚜酮的防治范围有蚜虫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如甘蓝蚜、棉 蚜、麦蚜、桃蚜、小绿斑叶蝉、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甘薯粉虱及温室粉虱等。适用于蔬 菜、小麦、水稻、棉花、果树等作物。
[0014] 杀虫单是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为沙蚕毒素或二 氢沙蚕毒素。该药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 翅目害虫的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属仿生型农药,对天敌影响小,无抗性,无残毒,不污染 环境,是综合治理虫害较理想的药剂。该药剂能有效地防治水稻、蔬菜、小麦、玉米、茶叶、果 树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特别是对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有特效。对鱼类生物 低毒。
[0015] 综上所述,这两种药剂都是安全、高效、环保型农药。但是两者单独使用时各有优 缺点,如杀虫单对鳞翅目害虫如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效果好,对稻飞虱等刺吸式口 器害虫效果差,而吡蚜酮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稻飞虱、褐飞虱等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但 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差。
[0016] 利用杀虫单与吡蚜酮为有效成份,按照本发明所表述的不同配比,以本领域内技 术人员公知的农药剂型加工用农药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农药剂型加工方法,可 以加工成各种农药剂型。
[0017] 本发明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扩大了 杀虫范围,做到一次施药,多种害虫兼治;2、持效期长;3、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对环境安 全;4、使用复合制剂,两种杀虫剂的用量均比单一使用时降低,从而提高了杀虫效果,增加 了安全性,减少了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吡蚜酮与杀虫单不同配比对水稻二化螟的共毒系数测定
[0019] 为了确认吡蚜酮与杀虫单混配,是具有增效作用、相加作用还是拮抗作用,我们首 先对吡蚜酮和杀虫单进行了配方筛选研宄,将室内生测的对象定为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危害 最严重的二化螟,具体测定情况以及结果如下:
[0020] 根据中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供的数据,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的推荐剂量为5-10 克有效成份/亩,杀虫单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推荐剂量为45-54克有效成份/亩,以此为依 据,试验设计配比为 1 : 1,1 : 2,1 : 5,1 : 10,1 : 20,1 : 30,1 : 40,1 : 50,共 8 个处 理,另设吡蚜酮、杀虫单两个单剂处理。
[0021] 试验用药采用95%吡蚜酮原药和95%杀虫单原药,使用丙酮将原药溶解,根据设 定的配比浓度,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备用,所使用的吡蚜酮原药、杀虫单原药由本公司自行 生产,溶剂及农药助剂均为从市场采购。
[0022] 室内生测的方法为: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毛细管微量点滴器容积为l.OyL。 用微量点滴器将药液逐头点滴于二化螟3龄幼虫的背面,每一浓度处理30头左右的幼虫, 每5头幼虫放入一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皿内置少量饲料供取食,另用丙酮点滴30头幼 虫作为对照。经处理后的幼虫仍放在饲养室内,48h后检查死亡率。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 处理。求出毒力回归式、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等,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
[0023] 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
[0024]
【主权项】
1. 一种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吡蚜酮 和杀虫单,其中吡蚜酮和杀虫单的质量比为1 :1?6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吡蚜酮和杀虫单的质量比为 1 :1 ?50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吡蚜酮和杀虫单的质量比为 1 :5 ?50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吡蚜酮和杀虫单的质量比为 1 :10 ?30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吡蚜酮和杀虫单的 质量含量为5?9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吡蚜酮和杀虫单的 质量含量为20?8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以吡蚜酮和杀虫单为有效成 分,配以农药助剂,制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选自可溶粉剂、可湿性粉剂或 水分散粒剂。
9. 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在防治鳞翅目害虫或刺吸式口器害虫对农作物虫害方面 的应用。
10. 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在防治二化螟或稻飞虱对农作物虫害方面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吡蚜酮和杀虫单,其中吡蚜酮和杀虫单的质量比为1:1~60。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在保持原有的防效的基础上,不仅扩大了杀虫谱,而且能延缓害虫对药剂抗药性的产生,还具有增效作用。吡蚜酮的价格高于杀虫单,本发明将杀虫单与少量吡蚜酮复配,其杀虫效果明显高于单用吡蚜酮或杀虫单,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IPC分类】A01P7-04, A01N43-707, A01N41-02
【公开号】CN104542616
【申请号】CN201410830696
【发明人】许网保, 虞国新, 魏明阳, 臧伟新
【申请人】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