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果树苗木的栽培方法_4

文档序号:8304010阅读:来源:国知局
尿素(或硝酸铵)15份,磷酸二铵12份,硫酸钾9份,微肥8份,枯草芽孢杆菌剂I份,20%萘乙酸可溶性粉剂0.02份,充分拌和均匀。微肥包括硫酸亚铁3份、硫酸锌3份、硼砂I份、钥酸铵I份。
[0075]在7月份再次进行断根处理,即育苗沟边缘下挖切断外露根系,进一步促生新鲜细根。
[0076]12月上旬起苗,苗木具有50cm以上长度的3个分枝,分枝平缓、生长健壮、每个分枝均已成花。根系发达密实,根系保存完好,断根少。
[0077]试验结果:2010年在基地栽植苗木,包括对照。按常规管理。用本发明嫁接的‘富士’栽后第3年,其结果量可达2300斤,且主干无轮纹病等病害发生。枝干病情指数较轻,为26.5%,发病率28.2%,用传统方法嫁接的‘富士’第三年刚开始结果,据统计85%植株有轮纹病产生,需及时刮除,枝干病情指数重,为89.5%,发病率93.2%。
[0078]调查统计枝干田间发病情况的方法采用通用标准,每品种调查20个枝,病情分级标准:0级指侧枝无病斑;1级指有零星病斑,对侧枝生长无明显影响;2级指侧枝上有多处病斑,病斑面积综合不超过发病段面积的一半;3级指侧枝上有多处病斑,病斑面积综合超过发病段面积的一半;4级指侧枝遍布病斑,侧枝生长势非常衰弱。据此计算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发病率(%)=发病指数/调查总枝数X 100,病情指数=Σ (病级指数X该级代表值)/调查总枝数X最高发病级代表值。
[0079]所述喷施6-苄基腺嘌呤粉剂是指发芽时按30-150ppm喷施含量99%的6_苄基腺嘌呤粉剂1-2次,促进分枝,喷施间隔期5-12天。
[0080]下列情况之一或多种情况均属本发明保护范畴。一、育苗地块土壤条件差,或有特别需要,苗圃内育苗期可顺延一年。二、在育苗大田将种子直接播种,不用穴盘、营养钵和拱棚育苗,并由此带来嫁接时间延迟,育苗期相应延迟。三、砧木生长速度快的(如桃等)和慢的(如苹果等)两种措施只是因生长速度不同,造成嫁接时间不同,出圃时间不同,二者并无方法上的不同。
[008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优质果树苗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抗性砧木,将经过层积的砧木种子催芽后点播在营养钵或穴盘中,生长速度慢的品种搭小拱棚育苗,4-5月移栽到大田中; 当砧木生长到50-120cm时摘心或定干,喷施6-苄基腺嘌呤粉剂,待分枝长到适宜嫁接粗度后,嫁接所需品种; 第二年春季起苗进行二次栽植于育苗带,起垄栽植,秋季或次年春季苗木出圃,苗木须根发达,根系保存完好,无主根且地上组织充实健壮、抗逆性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摘心处理,对于桃、杏、李等砧木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应在播种后当年5-7月份进行,当砧木生长到50-120cm时,根据所需的树形进行摘心定干,保留30-80cm,发芽后30天开始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2_3次,浇足水分,促使每株站木萌发分枝5-15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根据所需的树形,选不同方位2-6个枝条进行芽接,接芽距主干5-lOcm ; 需留有中心干树形的苗木,主干也行芽接,嫁接位置在分枝上方5-30cm,嫁接芽萌发后将新梢扶正,保持直立状态,其它分枝选择生长平缓、与主干角度大的枝梢嫁接,其它未嫁接枝条冬季剪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摘心处理,对于苹果、梨、山楂等砧木生长速度较慢的品种,一般在二次栽植后,第二年春砧木萌芽前,根据所需的树形对砧木进行修剪定干,保留30-100cm,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每株砧木萌发分枝5-15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5-6月份,根据所需的树形,选不同方位的2-6个枝条进行芽接,接芽距主干5-10cm ; 需留有中心干树形的苗木,主干也行芽接,嫁接位置在分枝上方5-30cm,并将嫁接芽萌发的新梢扶正,保持直立状态;分枝选择生长平缓、与主干角度大的枝梢嫁接,其它未嫁接生长旺盛枝条剪除,可保留3-5条未嫁接且生长平缓枝梢捋枝下压维持生长,待嫁接芽萌发生长到20cm后剪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栽植时育苗带内先挖沟,其底部宽20-80cm,深10-50cm,沟底预铺无纺布,沟内调配营养土 ;浇水沉实,起垄并栽植树苗; 垄高0-30cm,呈梯形,其底部宽20-80cm,顶部宽10_60cm ; 营养土包括:有机腐熟肥料每亩1500-2500kg,每吨有机腐熟肥料加枯草芽孢杆菌剂l_3kg,拌匀混入育苗沟内进行限根育苗。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栽植时需于次年春季起苗,并剪去主根,保留侧根和细根; 二次栽植前,苗木用20%萘乙酸可溶性粉剂10-50ppm蘸根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秋季8-9月份嫁接的品种在次年春季,生长季嫁接的品种在嫁接后10-20天,将成活后接芽在接芽上方2-3cm处将砧木枝条剪除,使接芽成为枝条最顶端芽,接芽萌发生长后该分枝其他未嫁接的砧木萌芽均抹除,有中心干形保持主干嫁接芽直立生长,培养所需树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苗木栽植密度要求,第一次播种后留苗数量,每亩6000-15000株;每畦2-3行,畦宽60_120cm,行距10_30cm,株距5_20cm ; 二次栽植时每亩栽植1500-3000株,苗木种植在垄上,每垄(畦)可单行栽植,行距0.6-1.2m,株距0.25-0.6m,或垄上每2行作为一畦,两行的行距0.4-0.6m,两垄(畦)间相距最近两行行距0.6-1.6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带育苗时,施用3-5次微生物营养肥,每亩一次使用5-15公斤,开小沟沟施或撒施,施肥后立即灌水,浇水施肥均在育苗沟内; 所述微生物营养肥原料组成成分如下(按重量计): 发酵豆饼30-50份,尿素(或硝酸铵)10-20份,磷酸二铵10-15份,硫酸钾5_10份,微肥1-10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3-1.0份,K-84放线菌剂0.2-0.8份,20%萘乙酸可溶性0.01-0.03份,机械充分拌和均匀。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优质果树苗木的栽培方法,选择果树抗性砧木,将经过层积的砧木种子催芽后点播在营养钵或穴盘中,4-5月将其移到大田栽植,砧木生长到50-120cm时摘心,促发分枝,待各分枝长到适宜嫁接粗度时,各分枝分别嫁接所需品种,然后二次起苗栽植,切断主根,进行育苗带限根起垄栽植,施足底肥,加强管理,使用微生物营养肥,前促后控,苗木出圃,此法可培育出须根发达、无主根且地上组织充实健壮的高抗逆性优质果树苗木。
【IPC分类】A01G1-06, A01G17-02, A01G7-06
【公开号】CN104620930
【申请号】CN201510079355
【发明人】林云弟, 韩霞, 高静, 赵庆柱, 郝炎辉, 韩凤舟, 郑鑫
【申请人】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