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瓜种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803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瓜种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丝瓜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0002]丝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茎节具分枝卷须,易生不定根。丝瓜为夏季蔬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成熟时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代替海绵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还可供药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

【发明内容】

[0003]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瓜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一种丝瓜种植技术具体步骤为:
1)选种使用食盐浸泡法来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将选好后的种子进行清洗;
2)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入10(Γ300倍的福尔马林中进行浸种,浸泡15?30分钟,捞出,清水洗净催芽播种;
3)催芽将浸泡好后的种子放在背光处进行催芽,等到80%以上种子泛白时进行育苗播种;
4)育苗制备育苗土壤,将肥料、土壤按照1:5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浸种完毕的种子播种到配制的土壤中;
5)育苗的同时将需要移植幼苗的土地进行翻土、做畦整理,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整理好的土地上进行定植;
6)田间管理
蔓叶整理:一般在蔓长35厘米左右进行第一次压蔓,在蔓长70厘米左右进行第二次压蔓,压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对方向,压蔓方法随天气情况而定,晴天开小沟,把瓜蔓压入沟中,再盖上小土块;雨天则在畦面压蔓,不开小沟,以免茎蔓腐烂;遇连续下雨,畦面积水时,只需用泥块压叶片,不压茎蔓,同样也能固定蔓生根,防止压茎蔓腐烂;
引蔓上篱:为了适应夏丝瓜蔓多蔓长的特点,一般待雄花出现时才引蔓上篱,上篱之后,采用之字形均匀引蔓;在生长中后期,适当摘除基部的枯老叶或病叶,在蔓叶生长过旺情况下,可以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间隔摘除部分叶片,或在蔓叶生长过密的位置摘叶,有利于通风透光或减少病虫害;
7)采收一般花开后7-10天,瓜体表面绒毛退去,丝瓜就可以进行采收了,本阶段采收的丝瓜用于食用;花开后20-40天后,丝瓜会呈现干瘪状,此时采收的丝瓜用于制作工具。
[000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播种前利用福尔马林进行浸种,可以有效地防治丝瓜的枯萎病、炭疽病、黑星病、茄子黄萎病、绵腐病和菜豆炭疽病,可以确保丝瓜的健康成长。本发明在开花结果期间,当发现小瓜搁在叶上、篱架上,瓜蔓间或被卷须缠绕,及时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悬挂棚架内,同时应清除病瓜,避免了传染病害;本发明进行合理合理施月巴,施肥总的原则是:勤施薄施,结瓜前控制水肥,结果后及侧蔓盛发时施重肥,并重视磷、钾肥的施用。本发明降低了丝瓜虫病害的几率,减少了农药的喷洒,在节省开销的同时也使生长出的丝瓜为纯天然绿色食品,不会对食用者身体造成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05]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首先进行选种,使用食盐浸泡法来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将选好后的种子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入10(Γ300倍的福尔马林中进行浸种,浸泡15?30分钟,捞出,清水洗净催芽播种;育苗时,制备育苗土壤,将肥料、土壤按照1:5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浸种完毕的种子播种到配制的土壤中;育苗的同时将需要移植幼苗的土地进行翻土、做畦整理,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整理好的土地上进行定植;定植后进行田间管理,蔓叶整理:一般在蔓长35厘米左右进行第一次压蔓,在蔓长70厘米左右进行第二次压蔓,压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对方向,压蔓方法随天气情况而定,晴天开小沟,把瓜蔓压入沟中,再盖上小土块;雨天则在畦面压蔓,不开小沟,以免茎蔓腐烂;遇连续下雨,畦面积水时,只需用泥块压叶片,不压茎蔓,同样也能固定蔓生根,防止压茎蔓腐烂;引蔓上篱:为了适应夏丝瓜蔓多蔓长的特点,一般待雄花出现时才引蔓上篱,上篱之后,采用之字形均匀引蔓;在生长中后期,适当摘除基部的枯老叶或病叶,在蔓叶生长过旺情况下,可以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间隔摘除部分叶片,或在蔓叶生长过密的位置摘叶,有利于通风透光或减少病虫害;整理时要及时理瓜:在开花结果期间,当发现小瓜搁在叶上、篱架上,瓜蔓间或被卷须缠绕,需要及时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悬挂棚架内,同时应清除病瓜,以免传染病害;要合理施肥:施肥总的原则是:勤施薄施,结瓜前控制水肥,结果后及侧蔓盛发时施重肥,并重视磷、钾肥的施用;最后进行采收,一般花开后7-10天,瓜体表面绒毛退去,丝瓜就可以进行采收了,本阶段采收的丝瓜用于食用;花开后20-40天后,丝瓜会呈现干瘪状,此时采收的丝瓜用于制作工具。
【主权项】
1.一种丝瓜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一种丝瓜种植技术具体步骤为: 1)选种使用食盐浸泡法来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将选好后的种子进行清洗; 2)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入10(Γ300倍的福尔马林中进行浸种,浸泡15?30分钟,捞出,清水洗净催芽播种; 3)催芽将浸泡好后的种子放在背光处进行催芽,等到80%以上种子泛白时进行育苗播种; 4)育苗制备育苗土壤,将肥料、土壤按照1:5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浸种完毕的种子播种到配制的土壤中; 5)育苗的同时将需要移植幼苗的土地进行翻土、做畦整理,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整理好的土地上进行定植; 6)田间管理 蔓叶整理:一般在蔓长35厘米左右进行第一次压蔓,在蔓长70厘米左右进行第二次压蔓,压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对方向,压蔓方法随天气情况而定,晴天开小沟,把瓜蔓压入沟中,再盖上小土块;雨天则在畦面压蔓,不开小沟,以免茎蔓腐烂;遇连续下雨,畦面积水时,只需用泥块压叶片,不压茎蔓,同样也能固定蔓生根,防止压茎蔓腐烂; 引蔓上篱:为了适应夏丝瓜蔓多蔓长的特点,一般待雄花出现时才引蔓上篱,上篱之后,采用之字形均匀引蔓;在生长中后期,适当摘除基部的枯老叶或病叶,在蔓叶生长过旺情况下,可以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间隔摘除部分叶片,或在蔓叶生长过密的位置摘叶,有利于通风透光或减少病虫害; 7)采收一般花开后7-10天,瓜体表面绒毛退去,丝瓜就可以进行采收了,本阶段采收的丝瓜用于食用;花开后20-40天后,丝瓜会呈现干瘪状,此时采收的丝瓜用于制作工具。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瓜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一种丝瓜种植技术具体步骤为:选种、浸种、催芽、育苗、田间管理、蔓叶整理、引蔓上篱、采收;本发明在开花结果期间,当发现小瓜搁在叶上、篱架上,瓜蔓间或被卷须缠绕,及时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悬挂棚架内,同时应清除病瓜,避免了传染病害;本发明进行合理合理施肥,施肥总的原则是:勤施薄施,结瓜前控制水肥,结果后及侧蔓盛发时施重肥,并重视磷、钾肥的施用。本发明降低了丝瓜虫病害的几率,减少了农药的喷洒,在节省开销的同时也使生长出的丝瓜为纯天然绿色食品,不会对食用者身体造成危害。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4686113
【申请号】CN201310645068
【发明人】李玉生
【申请人】天津市科汇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