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移种栽植方法

文档序号:8436512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古树移种栽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树木的移栽、挖出、采伐或打枝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古树移种栽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树木移栽,通常是将要移栽的树木的根部连土挖出,再将挖出的根部用草绳缠绕好,然后把挖出的树木运至栽点的坑内,用土填实,再浇上水,现有方法,不但因树木的根部附着了大量的土而搬移困难,而且由于被移栽的树木的根系被切断,路途会耽误2-5天,导致成活率较低,一般在50%左右,有时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甚至是难以弥补的,一般挖掘工具将树木根部挖出,再用水冲洗暴露出树木的整个根部,体积相当大,特别是随着社会城市的开发范围不断扩大,开发过程中时常涉及到百年老树、古树的移植,大树、古树移植成活率主要是控制树根的活性,为确保树木移植成活率更高,成活后生长旺盛,且能更有效的保存树龄高及有历史意义的树木,现有的各种技术只针对树木移植后地上部分作过多的药物或物理处理,更少的确是对树木地下部分的技术。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树移种栽植方法,该古树移种栽植方法通过在移栽过程中,将有机物通透管沿树根环状均匀放置,提高树木的根部对空气、水分、肥料及生长必须的药物更有效、更直接的吸收,进而达到树木移植后的快速成活及生长。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古树移种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I)移栽前准备:做好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清理,在移栽前2-3天,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朝向定位,在树干上做出南北向标记;设立脚手架,固定古树,便于上树修剪和绕草绳,从树干基部开始,草绳密密绕至树端;设置支撑树干的支柱,用钢索固定,准备好土球开挖及运输的相应工具;
[0006]2)先对古树进行平衡断枝处理:断枝修剪方式分三次进行,首先进行截顶,在顶部选择好骨架枝,留1-3个一级分枝,3-5个二级分枝,每个侧枝从一、二分支部位,最初保留30?40cm进行重截,多余枝条全部从基部疏除,以平衡根冠比;同时进行疏枝,修剪时先修重叠枝、内膛枝、平行枝、徒长枝;最后,多留生长枝和萌生的强健枝,对生长枝适当短截至饱满芽处,修剪量可达2/5?3/5,树冠修剪保留树的总体框架,去除枯枝、病虫枝、劈裂枝、内膛枝;然后消毒处理,用塑料袋在切口包扎3?5cm ;
[0007]3)然后进行断根缩坨处理:先对古树的根系生长状况,进行布点勘察,测定根系生长的幅度和深度,以2/3?3/4根量作为根坨尺寸的定位,根据根坨尺寸和形状来确定断根的根系幅度、方位和断根深度,断根切口施用生根剂处理,然后立即覆土、浇水、将有机物通透管沿树根环状均匀放置,并进行加固处理;
[0008]4)再对根坨进行包装运输:根坨土球挖出后,采用木箱包装后通过重型起重吊装,运输到达目的地,使得树干主体不开裂,土球坚实不松散;
[0009]5)进行栽植:对预先挖好的树坑进行喷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下基肥,均匀撒在栽植穴四周,使得迀移后的土壤成分接近移栽前的土壤成分,然后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待回土时将移植树木按原方向放入栽植穴,使根系舒展,回填心土,采用浅栽堆土法,栽植后将树木主干及主枝基部缠绑稻草绳浇湿,保持树干湿润,防止水分蒸发,树冠的方向与原来的朝向相同,有机物通透管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
[0010]6)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0011]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有机物通透管管壁上设置有通透管。
[0012]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有机物通透管内填充有缓释性颗粒肥,保水剂,生根剂,磷酸二氢钾和秸杆发酵剂。
[0013]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有机物通透管由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发明古树移种栽植方法通过在移栽过程中,将有机物通透管沿树根环状均匀放置,提高树木的根部对空气、水分、肥料及生长必须的药物更有效、更直接的吸收,进而达到树木移植后的快速成活及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发明一种古树移种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I)移栽前准备:做好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清理,在移栽前2-3天,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朝向定位,在树干上做出南北向标记;设立脚手架,固定古树,便于上树修剪和绕草绳,从树干基部开始,草绳密密绕至树端;设置支撑树干的支柱,用钢索固定,准备好土球开挖及运输的相应工具。
[0018]2)先对古树进行平衡断枝处理:断枝修剪方式分三次进行,首先进行截顶,在顶部选择好骨架枝,留1-3个一级分枝,3-5个二级分枝,每个侧枝从一、二分支部位,最初保留30?40cm进行重截,多余枝条全部从基部疏除,以平衡根冠比;同时进行疏枝,修剪时先修重叠枝、内膛枝、平行枝、徒长枝;最后,多留生长枝和萌生的强健枝,对生长枝适当短截至饱满芽处,修剪量可达2/5?3/5,树冠修剪保留树的总体框架,去除枯枝、病虫枝、劈裂枝、内膛枝;然后消毒处理,用塑料袋在切口包扎3?5cm。
[0019]3)然后进行断根缩坨处理:先对古树的根系生长状况,进行布点勘察,测定根系生长的幅度和深度,以2/3?3/4根量作为根坨尺寸的定位,根据根坨尺寸和形状来确定断根的根系幅度、方位和断根深度,断根切口施用生根剂处理,然后立即覆土、浇水、将有机物通透管沿树根环状均匀放置,并进行加固处理,优选的所述有机物通透管管壁上设置有通透管,优选的所述有机物通透管内填充有缓释性颗粒肥,保水剂,生根剂,磷酸二氢钾和秸杆发酵剂,优选的所述有机物通透管由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
[0020]4)再对根坨进行包装运输:根坨土球挖出后,采用木箱包装后通过重型起重吊装,运输到达目的地,使得树干主体不开裂,土球坚实不松散。
[0021]5)进行栽植:对预先挖好的树坑进行喷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下基肥,均匀撒在栽植穴四周,使得迀移后的土壤成分接近移栽前的土壤成分,然后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待回土时将移植树木按原方向放入栽植穴,使根系舒展,回填心土,采用浅栽堆土法,栽植后将树木主干及主枝基部缠绑稻草绳浇湿,保持树干湿润,防止水分蒸发,树冠的方向与原来的朝向相同,有机物通透管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
[0022]6)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古树移种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移栽前准备:做好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清理,在移栽前2-3天,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朝向定位,在树干上做出南北向标记;设立脚手架,固定古树,便于上树修剪和绕草绳,从树干基部开始,草绳密密绕至树端;设置支撑树干的支柱,用钢索固定,准备好土球开挖及运输的相应工具; 2)先对古树进行平衡断枝处理:断枝修剪方式分三次进行,首先进行截顶,在顶部选择好骨架枝,留1-3个一级分枝,3-5个二级分枝,每个侧枝从一、二分支部位,最初保留30?40cm进行重截,多余枝条全部从基部疏除,以平衡根冠比;同时进行疏枝,修剪时先修重叠枝、内膛枝、平行枝、徒长枝;最后,多留生长枝和萌生的强健枝,对生长枝适当短截至饱满芽处,修剪量可达2/5?3/5,树冠修剪保留树的总体框架,去除枯枝、病虫枝、劈裂枝、内膛枝;然后消毒处理,用塑料袋在切口包扎3?5cm ; 3)然后进行断根缩坨处理:先对古树的根系生长状况,进行布点勘察,测定根系生长的幅度和深度,以2/3?3/4根量作为根坨尺寸的定位,根据根坨尺寸和形状来确定断根的根系幅度、方位和断根深度,断根切口施用生根剂处理,然后立即覆土、浇水、将有机物通透管沿树根环状均匀放置,并进行加固处理; 4)再对根坨进行包装运输:根坨土球挖出后,采用木箱包装后通过重型起重吊装,运输到达目的地,使得树干主体不开裂,土球坚实不松散; 5)进行栽植:对预先挖好的树坑进行喷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下基肥,均匀撒在栽植穴四周,使得迀移后的土壤成分接近移栽前的土壤成分,然后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待回土时将移植树木按原方向放入栽植穴,使根系舒展,回填心土,采用浅栽堆土法,栽植后将树木主干及主枝基部缠绑稻草绳浇湿,保持树干湿润,防止水分蒸发,树冠的方向与原来的朝向相同,有机物通透管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 6)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树移种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有机物通透管管壁上设置有通透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树移种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有机物通透管内填充有缓释性颗粒肥,保水剂,生根剂,磷酸二氢钾和秸杆发酵剂。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古树移种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有机物通透管由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树移种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移栽前准备;2)先对古树进行平衡断枝处理:3)然后进行断根缩坨处理;4)再对根坨进行包装运输;5)进行栽植;6)移栽后的养护管理。本发明古树移种栽植方法通过在移栽过程中,将预先准备的有机通透管沿树根环状均匀放置,提高树木的根部对空气、水分、肥料及生长必须的药物更有效、更直接的吸收,进而达到树木移植后的快速成活及生长。
【IPC分类】A01G17-00
【公开号】CN104756814
【申请号】CN201510158017
【发明人】尹德智
【申请人】尹德智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