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美枫香树体溃疡病的栽培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8436513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北美枫香树体溃疡病的栽培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树体溃疡病的栽培防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北美楓香树体溃疡病的栽培防治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北美楓香Sijracifywa)大型落叶阔叶树种,干性挺直,年平均生长量1~1.5米,树高可达15~ 20米,冠幅为株高的2/3。叶片5~7裂,互生,春、夏季节叶色翠绿,秋季叶色变为黄色、紫色或红色,为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优良秋彩色叶树种,在丘陵、山地均有较好表现。
[0003]近年来,我国引种栽培的北美楓香在提升城镇绿化建设水准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效果,但在实生苗移植时易发的树体溃疡病,而出现难治愈、死亡率高的问题;特别于干旱缺水的黄土岗地,胸径4-6cm的苗木移栽过程中尤为严重。
[0004]树体溃疡病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梭形、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常连接在一起,病部为黑灰色;此后病斑失水下陷、色彩变浅,致皮层坏死、边材变褐,后期病斑树皮经常开裂,严重时导致树体死亡。该病害3月上中旬开端发病,4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5月下旬病斑停滞发展,秋季不发病。目前针对这一树种的溃疡病复合栽培防治还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美楓香树体溃疡病的栽培防治方法,用于解决北美楓香生产栽培中胸径4-6cm实生苗移植时易诱发树体溃疡病而高死亡率的问题。
[0006]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北美楓香树体溃疡病的栽培防治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
(O实生苗经二次移栽培育,以求侧根发达的健壮植株;
(2)春季带土球移栽,以尽多携带具吸收功能的须根数量;
(3)深挖树穴,土球落穴后填充保水促根基质,三角架支撑固定树体;
(4)沿栽植穴外沿筑堰灌水,一次性灌足定根水,1-2周内保持根部土壤湿润;
(5)对患病初期植株,尽早采取病斑以下树体截干的修剪治疗措施,加强根部围堰灌水,确保土壤湿润;
(6)截干治疗植株的树体萌芽抽枝后,保留树体截口最近部的直立枝,余萌发枝皆于疏除;
(7)定期抚育管理。
[0007]其中,步骤(I)中所述二次移栽为穴盘播种苗移栽、苗床苗移栽。
[0008]步骤(2)中所述春季为树体未萌芽前的3-4月,土球直径为树体胸径的6-8倍、土球高度为直径的2/3。
[0009]步骤(3)中所述深挖树穴,指栽植树穴直径大于土球直径20_25cm ;所述保水促根基质由保水剂、蛭石、砻糠、泥炭土组成,体积比为0.1:1:2:3。
[0010]步骤(4)中所述筑堰灌水,围堰需高出土球20cm ;保持根部土壤湿润,指土壤含水量达 80%-85%。
[0011 ] 步骤(5)中所述患病初期指病斑直径<3cm,确保土壤湿润指土壤含水量85%_90%。
[0012]步骤(6)所述留枝除萌,在6月间进行。
[0013]步骤(7)中所述定期抚育管理,包括:
Ca)根部生草覆盖,降温保湿促进根系发育;
(b)及时加固支撑粧,防止因树体晃动而损伤新根发生;
(C)夏季防旱保水,确保树体根基土壤含水量70%左右;
Cd)冬季防护,树干自地面80-100cm高度区域内刷白。
[00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克服现有北美楓香实生苗移栽中因树体溃疡病而导致死亡率高的缺点;
2.培育侧根发达的二次移栽苗,是提高树体抗病性的基楚措施,可显著减少树干溃疡病发生率;
3.采用大土球、深树穴、填充保水增根基质、筑堰保水的复合栽培措施,可促进树体吸收根的生长发育、增强树势,有效降低树干溃疡病发生率,提高移栽苗木成活率达和后期生长量;
4.对患病植株及早采取截干措施,可有效减低死亡率;
5.利用综合栽培技术防治北美楓香树体溃疡病,可操作性强,特别适用于胸径4-6厘米实生苗的生产性移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实施例1
1.实施地选取
实施地位于江苏省仪征市新集镇白羊村,亚热带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8°C,全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平均日照2140小时,年降水量1030mm。丘陵岗地,下蜀黄土,土壤含水率低于60%。
[0017]2.实施方法
(I)整地:初冬翻耕冻垡,熟化土壤。开挖沟渠,理顺水系,保障供水。
[0018](2)苗木培育:培育经二次移植、侧根发达的健壮苗木,确保携带土球直径大于树体直径6-8倍、土球高度为直径的2/3。
[0019](3)苗木栽植:春季带土球移栽,以尽多携带具吸收功能的须根数量,栽植树穴直径大于土球直径20-25cm,内填保水促根基质(体积比为保水剂0.1:蛭石1:砻糠2:泥炭土 3),三角架支撑固定树体。
[0020](4)筑堰灌水:沿栽植穴外沿筑堰灌水,围堰高出土球20cm,一次性灌足定根水,1-2周内保持根部土壤含水量80%-85%。
[0021](5)病株治疗:在病斑直径<3cm时,对患病初期植株尽早米取病斑以下树体截干的修剪治疗措施;2_3周内加强根部围堰灌水,确保土壤土壤含水量85%_90%。
[0022](6)留枝疏萌:截干治疗植株的树体萌芽抽枝后,于6月间保留树体截口最近部的直立枝、余萌发枝皆于疏除,以便培育树形。
[0023](7)定期抚育管理:根部生草覆盖,土壤降温保湿促进根系发育;及时加固支撑粧,防止因树体晃动而损伤新根发生。夏季防旱保水,确保树体根基土壤含水量70%左右;冬季防护,树干自地面80-100cm区域内刷白。
[0024]3、实验结果
采用以上复合栽培技术进行胸径4-6厘米实生苗的生产性移植,显著减少树干溃疡病发生率(小于10%),患病植株早期截干处理的溃疡病治愈率高达85%。后期统计数据显示:苗木移栽成活率98%,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移栽成活率85% ;较常规对照,枝条生长量增加25%、树干胸径生长量增加30%。
[0025]本发明优先解决北美楓香生产栽培中胸径4_6cm实生苗移植时易诱发树体溃疡病而高死亡率的问题,对于其他胸径范围的实生苗移植采取上述方法同样可以治愈。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北美楓香树体溃疡病的栽培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为: (1)实生苗经二次移栽培育,以求侧根发达的健壮植株; (2)春季带土球移栽,以尽多携带具吸收功能的须根数量; (3)深挖树穴,土球落穴后填充保水促根基质,三角架支撑固定树体; (4)沿栽植穴外沿筑堰灌水,一次性灌足定根水,1-2周内保持根部土壤湿润; (5)对患病初期植株,尽早采取病斑以下树体截干的修剪治疗措施,加强根部围堰灌水,确保土壤湿润; (6)截干治疗植株的树体萌芽抽枝后,保留树体截口最近部的直立枝,余萌发枝皆于疏除; (7)定期抚育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的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二次移栽为穴盘播种苗移栽、苗床苗移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春季为树体未萌芽前的3-4月,土球直径为树体胸径的6-8倍、土球高度为直径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深挖树穴,指栽植树穴直径大于土球直径20-25cm ;所述保水促根基质由保水剂、蛭石、砻糠、泥炭土组成,体积比为 0.1: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筑堰灌水,围堰需高出土球20cm ;保持根部土壤湿润,指土壤含水量达80%-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患病初期指病斑直径<3cm,确保土壤湿润指土壤含水量85%-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留枝除萌,在6月间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定期抚育管理,包括: Ca)根部生草覆盖,降温保湿促进根系发育; (b)及时加固支撑粧,防止因树体晃动而损伤新根发生; (C)夏季防旱保水,确保树体根基土壤含水量70%左右; Cd)冬季防护,树干自地面80-100cm高度区域内刷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生苗主要针对胸径为4-6cm实生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树体溃疡病的栽培防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实生苗经二次移栽培育,以求侧根发达的健壮植株;(2)春季带土球移栽,以尽多携带具吸收功能的须根数量;(3)深挖树穴,土球落穴后填充保水促根基质,三角架支撑固定树体;(4)沿栽植穴外沿筑堰灌水,一次性灌足定根水,1-2周内保持根部土壤湿润;(5)对患病初期植株,尽早采取病斑以下树体截干的修剪治疗措施,加强根部围堰灌水,确保土壤湿润;(6)截干治疗植株的树体萌芽抽枝后,保留树体截口最近部的直立枝,余萌发枝皆于疏除;(7)定期抚育管理。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于患病植株早期截干处理的溃疡病治愈率高达85%。后期统计数据显示:苗木移栽成活率98%。
【IPC分类】A01G13-00, A01G17-00
【公开号】CN104756815
【申请号】CN201510162457
【发明人】何小弟, 张晨, 何海燕, 陈凤玲, 韩翀
【申请人】扬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