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头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22389阅读:来源:国知局
锥形孔43。
在图4(c)中,用锤子敲打中间构件50的上端而打入于坠子20的中间构件用孔部42。在图4(d)中,敲打成中间构件50的上端被压扁,将中间构件50按压固定于中间构件用孔部42。由于钓钩部30被固定于坠子20,因此例如即使鯛上钩而承受较大的力,也会处于钓钩部30不会摇晃或者空转的状态。
[0027]在更换新的钓钩部30时,能够用钳子等工具拔出变形了的中间构件50。如前所述地能够使用新的中间构件50来将新的钓钩部30固定于坠子20。
[0028]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5对其他的钓钩装卸机构40进行说明。
图5(a)所示的机构在中间构件50a及中间构件用孔部42a的形状上不同于图1(b)。即,中间构件50a具备如图5(b)所示地外形朝着下方变细的锥形面52a且呈具有纵向开口槽56的管状体。而且,形成有可插入钓钩部30的圈35侧的轴部31的轴部用孔部55。在后述的中间构件用孔部42a中的锥形孔43a的倾斜角为α时,当中间构件50a的上端直径为E,中间构件50a的下端直径为F时,成为E>F,锥形面52a成为倾斜角为α的锥形。
[0029]而且,在中间构件50a的上部形成有与钓钩部30的圈35配合的钓钩配合部51a。钓钩配合部51a是形成在管状体的相对的位置的纵向长的穿通孔,以圈35的宽度方向两端从中间构件50a的外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而且,中间构件50a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具有可挠性的热可塑性树脂,但是本申请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30]作为中间构件用孔部42a而以穿通坠子20的方式形成有可插入中间构件50a的锥形面52a的锥形孔43a。而且在锥形孔43a的上端侧在纵向上形成有插入圈35的宽度方向两端的槽部44。
[0031]第二实施方式所产生的作用与通过图4进行说明的前述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即,如图5(a)所示地将钓钩部30中的圈35侧的轴部31从下方插入于坠子20的中间构件用孔部42a。将中间构件50a安装于穿通中间构件用孔部42a的圈35侧的轴部31。
即,将圈35侧的轴部31插入于中间构件50a的轴部用孔部55。此时,以通过中间构件50a的纵向开口槽56的方式移动圈35,将圈3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插入于中间构件50a的钓钩配合部51a(纵向长的穿通孔)。将钓钩部30固定于中间构件50a。由于中间构件50a是塑料,因此能够简单地实施该作业。
[0032]接下来将中间构件50a插入于中间构件用孔部42a,中间构件50a的锥形面52a嵌入于中间构件用孔部42a的锥形孔43。用锤子敲打中间构件50a的上端,打入而按压固定于中间构件用孔部42a。其他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
[0033]第三实施方式根据图6对另外其他的钓钩装卸机构40进行说明。
图6(a)及图6(b)所示的机构在中间构件50b及中间构件用孔部42b的形状上不同于图1 (b)。
即,中间构件50a具备如图6(b)所示地具有纵向开口槽56a的管状部54与在管状部54上端具备的固定用配合部57。所述管状部54形成可插入钓钩部30的轴部31的圈35侧的轴部用孔部55。而且,在管状部54的图中的上部形成有与钓钩部30的圈35配合的钓钩配合部51b。钓钩配合部51b是形成在管状部54的相对的位置的纵向长的穿通孔,以圈35的宽度方向两端从管状部54的外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用配合部57形成大致长方体,具备连通于管状部54的纵向开口槽56a的纵向槽56b。
[0034]作为中间构件用孔部42b而在坠子20上形成有可插入中间构件50b的管状部54的穿通孔。在上述穿通孔的上端侧形成有可插入固定用配合部57即大致长方体的固定用孔部45。而且,固定用孔部45具有可压入固定用配合部57的尺寸。
[0035]第三实施方式所产生的作用与通过图4进行说明的前述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即,如图6(b)所示地将钓钩部30中的圈35侧的轴部31从图中的下方插入于坠子20的中间构件用孔部42b。将中间构件50b安装于穿通中间构件用孔部42b的圈35侧的轴部31。
将圈35侧的轴部31插入于中间构件50b的管状部54的轴部用孔部55。此时,以通过中间构件50b的管状部54的纵向开口槽56a的方式移动圈35,将圈3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插入于中间构件50b的钓钩配合部51b (纵向长的穿通孔)。将钓钩部30固定于中间构件50b ο
[0036]接下来将中间构件50b的管状部54插入于中间构件用孔部42b,将固定用配合部57即大致长方体压入固定于坠子20的固定用孔部45。由于固定用配合部57呈大致长方体,因此即使承受较大的力,也会处于钓钩部30不会摇晃或者空转的状态。其他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
[0037]第四实施方式
图7(a)及图7(b)所示的是不同于图6(a)及图6(b)所示的实施例的另外其他的变形例。
如果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则作为中间构件50c而在管状部54的端部(图中的上端)具备的固定用配合部57a呈在俯视时截面为星形状的立体形状。作为中间构件用孔部42c,在可插入中间构件50c的管状部54的穿通孔的上端侧,形成有可插入固定用配合部57a即截面为星形状的立体形状的固定用孔部45a。而且,固定用孔部45a具有可压入固定用配合部57a的尺寸。
[0038]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由于固定用配合部57a呈截面为星形状的立体形状,因此即使承受较大的力,也会处于钓钩部30不会摇晃或者空转的状态。其他的与通过图6(a)及图6(b)进行的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
[0039]第五实施方式
图8所示的是另外其他的变形例。
如果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则作为中间构件50d,如图8(b)所示地管状部54的图中的下方部分形成以从坠子20向图中的下方突出的方式延伸的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配置有多个针状突起54a。其他的则相同。
组装后的状态成为如下状态,如图8(a)所示地在从坠子20向下方突出的钓钩部30周围配置有多个针状突起54a。例如在作为用于钓鯛的诱饵而将虾挂在钓钩部30时,在多个针状突起54a上也会挂上虾。即使将为了降低摩擦而实施镀层处理的钓钩部30穿通柔软的虾,也会有助于变得难以简单地脱落。
[0040]而且上述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坠子20在固定钓钩部30时不需要进行焊接。对于想通过使用钨等高价的材料而得到体积小且比重大的坠子的需要,不会因需要进行焊接而降低比重。
[0041]第六实施方式
虽然前述的实施方式以铅头10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铅头钩70。作为第六实施方式而说明在铅头钩70中的应用例。
图9所示的铅头钩70的配重71为球体。配重71具备安装钓线11的环72。配重71可具备能够与作为钓钩部30的扩宽部例如圈35配合且可装卸的前述的钓钩装卸机构40。由于钓钩装卸机构40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042]第七实施方式
图10所示的是图9所示的铅头钩的变形例。
不同的点在于铅头钩70a的配重71a呈半球体,其他的则相同。
【主权项】
1.一种铅头钩,具备:坠子,具备安装钓线的环;及钓钩部,将轴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坠子,具备将所述轴部的另一端侧向规定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其特征为, 所述钓钩部在所述轴部的一端具备以呈平面的方式被扩宽的扩宽部, 所述坠子具备:中间构件,具备与所述扩宽部装卸自如地配合的钓钩配合部;中间构件用孔部,插入所述中间构件;及中间构件固定单元,将所述中间构件装卸自如地固定于所述中间构件用孔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头钩,其特征为, 所述中间构件具备在朝着所述钓钩部的所述弯曲部侧变窄的方向上倾斜的锥形面, 所述中间构件用孔部具备可插入所述中间构件的所述锥形面的锥形孔, 所述中间构件固定单元将所述中间构件的所述锥形面按压固定于所述中间构件用孔部的所述锥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头钩,其特征为, 所述中间构件具备设置成可插入所述钓钩部的所述轴部的一端侧的轴部用孔部,所述中间构件固定单元具备:固定用配合部,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具备于所述轴部用孔部的相反侧的顶端; 固定用孔部,在所述坠子中与所述中间构件用孔部连通且配合于所述固定用配合部; 及固定单元,在插入于所述固定用孔部的状态下固定所述固定用配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铅头钩,其特征为, 将所述扩宽部做成对所述钓钩部的钓钩尖的相反端进行弯曲加工的圈, 所述钓钩配合部呈与所述圈配合的槽孔形状。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铅头钩,其接着使用坠子,可容易更换新的钓钩。铅头钩(70)具备:坠子(20),具备安装钓线(11)的环(21);及钓钩部(30),将轴部(31)的一端固定于该坠子(20),具备将该轴部(31)的另一端侧向规定方向弯曲的弯曲部(32)。所述钓钩部(30)在所述轴部(31)的一端具备以呈平面的方式被扩宽的扩宽部。所述坠子(20)具备:中间构件(50),具备与所述扩宽部装卸自如地配合的钓钩配合部(51);中间构件用孔部(42),插入所述中间构件(50);及中间构件固定单元(60),将所述中间构件(50)装卸自如地固定于所述中间构件用孔部(42)内。
【IPC分类】A01K95/00, A01K83/00
【公开号】CN104938453
【申请号】CN201510126516
【发明人】古谷英之
【申请人】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公告号】EP2926650A1, US2015027209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