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网防大沙鼠的方法

文档序号:927835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网防大沙鼠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网防大沙鼠的方法,主要涉及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所形成堤坡的大沙鼠控制,属于物理的害鼠防治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干旱区引水明渠穿越荒漠,吸引大沙鼠向引水渠沿线迀移、定居,其洞穴造成渠堤千疮百孔,极易引发坡面垮塌、溃堤等危害。大沙鼠以当地建群植物种为主要食物,造成植被衰败、土地沙化。大沙鼠还是鼠疫、皮肤利什曼等的主要宿主,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0003]鉴于引水工程性质,鼠害防治措施必须考虑下游生活用水安全。化学药剂灭鼠虽然工效高、应用广,但可能误伤天敌或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寻求生态、环保的措施。生态学灭鼠是控制、改造、破坏有利于鼠类生存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使鼠类难以生存和繁衍的一种方法。
[0004]大沙鼠的生活习性:1、昼间活动的植食性鼠种;2、将食物拖至洞口、在洞口进食、在洞口晾晒食物冬储;3、在坡面视野开阔处为种群放哨示警。
[0005]实践发现,大沙鼠密度高的区域防治效果最明显。
[0006]鼠害高发坡面多为食物充足、沙土土质、视野开阔的区域。针对其生活习性,选择生态学方法,营造不适环境,达到逐步清除堤坡大沙鼠的目的。为干旱荒漠区大沙鼠的生态防治提供了重要对策。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网防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中涉及防鼠网是由铁丝网、尼龙网和支撑杆组成,该防鼠网为两层,第一层是覆盖坡面的铁丝网,第二层是平行于铁丝网的尼龙网,通过在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面覆盖铁丝网,平行于铁丝网架设黑色尼龙网,并定期移动防鼠网,动态、持续地制造不适环境,逐步驱除大沙鼠。根据干旱荒漠区大沙鼠的典型生活习性,采用不同材质的防鼠网,制造遮挡环境,使得大沙鼠重要行为被控制,人为产生持续的不适环境,逐步将大沙鼠驱离引水明渠的堤坡。同时,防鼠网也能减弱坡面的风、雨侵蚀。这种人为干扰方法是化学防鼠的有力配套措施,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渐代替化学灭鼠,配合植树造林招引天敌,最终可脱离人为控制,达到自然控制大沙鼠的一种生态平衡状态。该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无害环境,所用材料便宜并可以重复利用。
[000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网防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中涉及防鼠网是由铁丝网、尼龙网和支撑杆组成,该防鼠网为两层,第一层是覆盖坡面的铁丝网,第二层是平行于铁丝网的尼龙网,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选点:选鼠洞集中分布区域布置3-5个试验点,每个点的坡长50-100m,间隔50-100m,坡面处理平整;
b、坡面铺铁丝网:在处理后的坡面上铺设固定铁丝网(I),网眼20-30mmX 20-30mm ;C、架尼龙网:在铁丝网(I)的四周和中间支起若干个均等排列的支撑杆(3),支撑杆
(3)的一端楔入土中固定,支撑杆(3)的另一端固定与铁丝网(I)平行的尼龙网(2),尼龙网
(2)的孔径2mm,铁丝网(I)与尼龙网(2)之间的高度距离为30-50cm ;
d、移动防鼠网:随大沙鼠迀移后,就近移动防鼠网,逐步清除该区域大沙鼠为止,及时观察铁丝网(I)和尼龙网(2),铁丝网(I)咬烂处用钢丝网补缀,尼龙网(2)老化后及时更换,防鼠网移走后立即将大沙鼠迀移留下的空洞填堵即可。
[0009]步骤c中的尼龙网(2)为黑色遮阳网,遮阳率60-80%。
[0010]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网防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为:
根据干旱荒漠区大沙鼠的典型生活习性,采用坡面覆盖铁丝网,妨碍其出行、采食、冬储等基本行为;在铁丝网上架黑色尼龙网,使其不能观察示警,阻断其最重要的种群预警行为,人为制造不适环境,干扰大沙鼠在堤坡的生活。同时,防鼠网能够减弱坡面的风、雨侵蚀。本发明所述方法,提供了荒漠输水渠堤坡大沙鼠防控的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既节约成本,又符合水源地鼠害防治环境无公害要求。
【附图说明】
[0011 ] 图1为本发明防鼠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2013年,184团输水渠,堤坡坡面斜高4m,试验坡长150m,坡度30° -40° ;
a、选点:选鼠洞集中分布区域布置3个试验点,每个点试验坡长50m,间隔50m,将坡面处理平整,便于铺设防鼠网;
b、坡面铺铁丝网:在处理后的坡面上根据鼠洞集中分布区铺设固定铁丝网1,网眼20mmX20mm,用11型号铁丝握成U型将铁丝网I面固定于坡面上;
C、架尼龙网:在铁丝网I的四周和中间支起若干个均等排列的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一端楔入土中固定,支撑杆3的另一端固定与铁丝网I平行的尼龙网2,尼龙网2的孔径2mm,铁丝网I与尼龙网2之间的高度距离为30cm,尼龙网2为黑色遮阳网,遮阳率60_80%,用于阻挡大沙鼠视线,不利于其观察示警;
d、移动防鼠网:经过一段时间防治,随大沙鼠迀移后,就近移动防鼠网,逐步清除该区域大沙鼠为止,及时观察铁丝网I和尼龙网2,铁丝网I咬烂处用钢丝网补缀,尼龙网2老化后及时更换,防鼠网移走后立即将大沙鼠迀移留下的空洞填堵,便于后续确定是否继续覆盖防鼠网。
[0013]实施技术处理前,活动鼠穴分布数量达I个/m2,采取本方法处理后,活动鼠穴约分布 0.3 个 /m2。
[0014]实施例2
2014年,克拉玛依西干渠黄旗坝60公里里程标渠段,输水干渠坡面斜高3m,试验坡长300m,坡度 30° -40。;
a、选点:选鼠洞集中分布区域布置3个试验点,每个点试验坡长100m,间隔100m,坡面处理平整,便于铺设防鼠网;
b、坡面铺铁丝网:在处理后的坡面上根据鼠洞集中分布区铺设固定铁丝网1,网眼30mmX30mm,用11型号铁丝握成U型将铁丝网I面固定于坡面上;
C、架尼龙网:在铁丝网I的四周和中间支起若干个均等排列的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一端楔入土中固定,支撑杆3的另一端固定与铁丝网I平行的尼龙网2,尼龙网2的孔径2mm,铁丝网I与尼龙网2之间的高度距离为40cm,尼龙网2为黑色遮阳网,遮阳率60_80%,用于阻挡大沙鼠视线,不利于其观察示警;
d、移动防鼠网:经过一段时间防治,大沙鼠迀移后,就近移动防鼠网,由点及面,逐步驱赶该区域大沙鼠,及时观察第一层铁丝网I和尼龙网2,铁丝网I咬烂处用钢丝网补缀,尼龙网2老化后及时更换,防鼠网移走后立即将大沙鼠迀移留下的空洞填堵,便于后续确定是否继续覆盖防鼠网。
[0015]处理前,活动鼠穴密度在0.7-1个/m2;实施防鼠网措施后活动鼠穴分布约0.2个
/m2。
[0016]实施例3
2015年,在克拉玛依西干渠黄旗坝90公里里程标渠段,坡面斜高5米,坡长500m,坡度30。-40° ;
a、选点:选鼠洞集中分布区域布置5个试验点,每个点试验坡长100m,间隔100m,坡面处理平整,便于铺设防鼠网;
b、坡面铺铁丝网:在处理后的坡面上根据鼠洞集中分布区铺设铁丝网1,网眼30mmX30mm,用11型号铁丝握成U型将铁丝网I面固定于坡面上;
C、架尼龙网:在铁丝网I的四周和中间支起若干个均等排列的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一端楔入土中固定,支撑杆3的另一端固定与铁丝网I平行的尼龙网2,尼龙网2的孔径2mm,铁丝网I与尼龙网2之间的高度距离为50cm,尼龙网2为黑色遮阳网,遮阳率60_80%,用于阻挡大沙鼠视线,不利于其观察示警;
d、移动防鼠网:经过一段时间防治,大沙鼠迀移后,就近移动防鼠网,由点及面,逐步清除该区域大沙鼠为止,并及时观察铁丝网I和尼龙网2,铁丝网I咬烂处用钢丝网补缀,尼龙网2老化后及时更换,防鼠网移走后立即把大沙鼠迀移留下的空洞填堵,便于后续确定是否继续覆盖防鼠网。
[0017]处理前,活动鼠穴分布数量约I个/m2;实施处理以后,活动鼠穴约0.2个/m2。
【主权项】
1.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网防大沙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涉及防鼠网是由铁丝网、尼龙网和支撑杆组成,该防鼠网为两层,第一层是覆盖坡面的铁丝网,第二层是平行于铁丝网的尼龙网,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选点:选鼠洞集中分布区域布置3-5个试验点,每个点的坡长50-100m,间隔50-100m,坡面处理平整; b、坡面铺铁丝网:在处理后的坡面上铺设固定铁丝网(I),网眼20-30mmX 20-30mm ; c、架尼龙网:在铁丝网(I)的四周和中间支起若干个均等排列的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一端楔入土中固定,支撑杆(3)的另一端固定与铁丝网(I)平行的尼龙网(2),尼龙网(2)的孔径2mm,铁丝网(I)与尼龙网(2)之间的高度距离为30-50cm ; d、移动防鼠网:随大沙鼠迀移后,就近移动防鼠网,逐步清除该区域大沙鼠为止,及时观察铁丝网(I)和尼龙网(2),铁丝网(I)咬烂处用钢丝网补缀,尼龙网(2)老化后及时更换,防鼠网移走后立即将大沙鼠迀移留下的空洞填堵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尼龙网(2)为黑色遮阳网,遮阳率60-80%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网防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中涉及防鼠网是由铁丝网、尼龙网和支撑杆组成,该防鼠网为两层,第一层是覆盖坡面的铁丝网,第二层是平行于铁丝网的尼龙网,通过在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面覆盖铁丝网,平行于铁丝网架设黑色尼龙网,根据干旱荒漠区大沙鼠的典型生活习性,采用不同材质的防鼠网,制造遮挡环境,使得大沙鼠重要行为被控制,人为产生持续的不适环境,逐步将大沙鼠驱离引水明渠的堤坡。同时,防鼠网也能减弱坡面的风、雨侵蚀。这种人为干扰方法是化学防鼠的有力配套措施,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渐代替化学灭鼠,配合植树造林招引天敌,最终可脱离人为控制,达到自然控制大沙鼠的一种生态平衡状态。
【IPC分类】A01M29/30
【公开号】CN104996394
【申请号】CN201510485224
【发明人】张科, 李中邵, 王培 , 郭显军, 田长彦, 赵振勇
【申请人】新疆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