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华北土石山区的倾斜式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620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华北土石山区的倾斜式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造林整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华北土石山区的倾斜式鱼鳞坑造林 整地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华北土石山区多山地、丘陵,植被覆盖度低,加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丰枯交替, 多集中在7、8月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短历时强降雨甚至会形成山洪泥石流。华北土石 山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极大的影响了山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近年来华北土 石山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成为重点。
[0003] 植被能够延缓坡面径流、拦截泥沙,从而降低边坡表层土体流失,增加边坡表层土 体稳定性,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但华北土石山区立地条件差,如边坡土层薄、裸岩多、坡度 陡、土壤的渗透能力差等,导致山区边坡造林成活率较低。传统的鱼鳞坑是陡坡整地的一种 技术,它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破碎的坡面上,随形就势,自上而下,挖一个一个的半圆形的鱼 鳞坑,用生土筑半圆形外埂,表土回填于坑内,幼树栽于坑中间或靠近外埂处。但这种方式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后期大面积浇水也较为复杂、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克服传统的鱼鳞坑整地水资源利用率低、浇水复杂、耗时耗力的缺点, 结合华北土石山区特点,发明一种倾斜式鱼鳞坑对边坡进行整地技术。
[0005]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0006] -种适用于华北土石山区的倾斜式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在华北土石山区坡面上 沿与等高线倾斜30°的方向自上而下挖半月型的倾斜式鱼鳞坑,各个倾斜式鱼鳞坑平行排 列,其中,倾斜式鱼鳞坑的上嘴和下嘴各留深为5cm、宽为10cm的开口,每一个倾斜式鱼鳞 坑的下嘴与距离其最近的右下方倾斜式鱼鳞坑的上嘴相对应,倾斜式鱼鳞坑为上口宽,下 口窄的锥形底。
[0007] 所述的倾斜式鱼鳞坑的扦插造林整地规格为长边宽X短边宽X深= 50cmX30cmX40cm,坑沿宽5cm(其体规格可视苗木规格、立地条件等因素增减)。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华北土石山区坡面特点,在传统的鱼鳞坑整地的 基础上改变了鱼鳞坑与等高线的倾斜度,使单个鱼鳞坑上嘴与下嘴具有高差,利于浇水时 上方倾斜式鱼鳞坑内多余的水流入右下方的坑内,有利于大面积浇灌,提高了浇灌效率,降 低了灌溉成本。同时将鱼鳞坑内部设置成上口宽、下口窄的锥形底,且填土时只填半坑土, 利于将有限的雨水汇集到植物根部,增加了水分利用率,保证植物较好的长势。倾斜式鱼鳞 坑在工程量与传统鱼鳞坑整地技术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在强降雨时可以减少径流对表土的 冲刷,提高造林成活率,本发明是值得推广的整地方式。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单个倾斜式鱼鳞坑在华北土石山区斜坡面上的剖视图。
[0010] 图2单个倾斜式鱼鳞坑的俯视图
[0011] 图3为左右两排平行排列的6个倾斜式鱼鳞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使发明的优点及目的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0013]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属于典型的华北土石山区。北宅小流域高程43~493m,属典 型的山区流域,流域坡面较陡,土壤砂石含量高达20% -40%,蓄水能力差,坡面浇水较为 困难。年平均降水在60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份,在3月份植苗时降雨较少。 故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小流域倾斜式鱼鳞坑造林整地进行具体说明。
[0014] 1)造林树种的选定
[0015] 根据华北土石山区自然生长和人工栽植的树种资源调查选择出造林优势树种,并 可通过枝条等植物组织部分进行繁殖、生长的植物材料作为试验造林树种,如:金丝柳、旱 柳、紫穗槐和香花槐,于2015年3月采用扦插造林方式,株行距为0. 8mX0. 6m。
[0016] 2)整地方式
[0017] 在坡面上沿与坡面等高线呈30°方向的挖规格为长边宽X短边宽X深= 50cmX30cmX40cm的半月型倾斜式鱼鳞坑,且坑底挖成上口大、下口小的锥形底。鱼鳞坑的 上嘴和下嘴各留深为5cm、宽为10cm的开口,每一个鱼鳞坑的下嘴与距离其最近的右下方 鱼鳞坑的下嘴相对应。
[0018] 3)栽植方法
[0019] 在半月型倾斜式鱼鳞坑中用石头与土混合均匀后回填15cm,再将扦插枝条插入鱼 鳞坑底正中,做到扶正扶直,深浅适宜,并踩紧踏实。坑中填土与坑口的空置部分作预留浇 水及汇集雨水用。
[0020] 4)技术效果
[0021] 金丝柳、旱柳、紫穗槐和香花槐4种植物材料分别采用倾斜式鱼鳞坑整地方式进 行扦插造林,每种植物材料选用200株扦插枝条。并采用传统鱼鳞坑整地方式和裸地作为 对照。在试验期间均浇水两次。主要对比不同树种在不同整地措施下的成活率和平均枝条 生长量以及不同整地方式的工程耗时。
[0022] 本次试验设置的造林整地试验组合方式:
[0023] 表1造林整地技术试验组合表
[0024]
[0025] 测定不同整地方式工程耗时,分别测定单坑挖掘耗时和灌溉总耗时。
[0026] 表2不同整地方式的工程耗时
[0027]
[0028] 成活率测定:扦插5个月后对所有试验造林树种组合观测统计,计算其成活率。其 中,树种新枝萌发一枝及以上,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判定为此株树种成活,成活率计算公式 为:成活率=成活株数/植苗株数X100%。
[0029] 表3扦插5个月后不同整地方式造林成活率
[0030]
[0031] 生长量测定,在扦插5个月后对所有试验造林树种组合观测统计,计算其平均枝 条生长量。
[0032] 表4扦插5个月后植物平均枝条生长量
[0033]
[0034] 在试验实施过程中,分别测定不同整地方式的工程耗时,由表2可知,倾斜式鱼鳞 坑的单坑挖掘耗时与传统鱼鳞坑基本相同,分别为〇. 4h,0. 3h;而倾斜式鱼鳞坑的浇灌总 耗时明显少于传统鱼鳞坑,分别为0. 5h,6h。在扦插5个月后,分别测定不同整地方式下造 林成活率和平均枝条生长量,由表3可知,造林成活率表现为:倾斜式鱼鳞坑(93. 37% ) > 传统鱼鳞坑(76. 12% )>裸地(48. 87% )。由表4可知,金丝柳的平均枝条生长量表现为: 倾斜式鱼鳞坑(160. 45cm)>传统鱼鳞坑(108. 69cm)>裸地(84. 12cm);旱柳、紫穗槐、香花 槐的平均枝条生长量也呈现倾斜式鱼鳞坑最高,裸地最低。因此倾斜式鱼鳞坑整地技术和 传统整地技术工程量基本相同,但倾斜式鱼鳞坑的浇灌效率远高于传统鱼鳞坑整地方式, 故倾斜式鱼鳞坑整地技术较传统鱼鳞坑整地技术大大降低了造林整地的成本。同时倾斜式 鱼鳞坑较传统的鱼鳞坑整地技术和裸地明显提高了成活率,其枝条生长量也远远高于传统 鱼鳞坑整地技术和裸地。
【主权项】
1. 一种适用于华北土石山区的倾斜式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华北土石 山区坡面上沿与等高线倾斜30°的方向自上而下挖半月型的倾斜式鱼鳞坑,各个倾斜式鱼 鳞坑平行排列,其中,倾斜式鱼鳞坑的上嘴和下嘴各留深为5cm、宽为IOcm的开口,每一个 倾斜式鱼鳞坑的下嘴与距离其最近的右下方倾斜式鱼鳞坑的上嘴相对应,倾斜式鱼鳞坑为 上口宽,下口窄的锥形底。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华北土石山区的倾斜式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式鱼鳞坑的扦插造林整地规格为长边宽X短边宽X深= 50cmX30cmX40cm,坑沿宽 5cm。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华北土石山区的倾斜式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在华北土石山区坡面上沿与等高线倾斜30°的方向自上而下挖半月型的倾斜式鱼鳞坑,各个倾斜式鱼鳞坑平行排列,其中,倾斜式鱼鳞坑的上嘴和下嘴各留深为5cm、宽为10cm的开口,每一个倾斜式鱼鳞坑的下嘴与距离其最近的右下方倾斜式鱼鳞坑的上嘴相对应,倾斜式鱼鳞坑为上口宽,下口窄的锥形底。本发明针对华北土石山区坡面特点,在传统的鱼鳞坑整地的基础上改变了鱼鳞坑与等高线的倾斜度有利于大面积浇灌,提高了浇灌效率,降低了灌溉成本。倾斜式鱼鳞坑在工程量与传统鱼鳞坑整地技术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强降雨时可以减少径流对表土的冲刷,提高造林成活率,本发明是值得推广的整地方式。
【IPC分类】A01G9/02, A01B79/02, A01G23/00
【公开号】CN105075793
【申请号】CN201510603291
【发明人】梅雪梅, 马岚, 张栋, 李倩, 王舒, 郭凯力, 孙一惠, 薛孟君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