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及其专用苗木栽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6845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及其专用苗木栽植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及 其专用苗木栽植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植苗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 植苗造林的方法及其专用苗木栽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沙地灌木桑属桑科(iforaceaey1桑属6??/?? Zi/Μ. >落叶灌木,该树生命力极强,寿 命可达30-50年;抗旱力强,在50毫米降水的地区可以生存;耐贫瘠,在沙漠区、土石质山 区均可种植,能耐-30摄氏度的低温和40摄氏度的高温;该桑根系极其发达,属深根性强呼 吸树种,其根系分布面积往往是树冠投影面积的45倍以上。同时,该桑更具有直立性差、萌 蘖力强、枝条硬化迟、叶质柔软、耐刈割、耐沙埋,还有比杨树更强的速生性能,水、肥条件良 好时,1年生苗平茬后可长至5米,胸径达2. 5厘米,种植当年就可发挥生态防护效益,满足 干旱沙区防风固沙林的造林要求。
[0004] 在干旱沙区防风固沙林作为主要林种之一,一直是保障绿洲内生态安全和政治稳 定的绿色屏障,而造林成活率、成林率,造林成本一直是制约造林效果的瓶颈问题,也是造 林工作者一直在关注的技术问题。对于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最主要的是采取行之有 效的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干旱沙区多为水资源紧缺 区,高效利用水分是决定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采用滴灌方式,可大大降低造林成本,提 高造林效率。
[0005] 林业中常规造林的步骤都是先整地,人工或机械开挖栽植穴、栽植沟或开缝,再通 过植苗、覆土、浇水等工序才能完成整个造林流程,常规造林工序复杂繁琐、对原土物理结 构破坏大,且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 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及其专用苗木栽植装置。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 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打机井、确定造林地:在造林前一年或当年早春钻打240-260米的深井,沿等高线布 设安装滴灌供水设施; 2) 定植前苗木准备:选用I、II级优质沙地灌木桑1年生裸根幼苗,在恒温冷库中储 存; 3) 定植时间:整个生长季的4月-9月均可定植,5-6月为最佳造林季; 4) 造林前滴灌准备:启动造林滴灌单元的灌溉设施,使流量为3升/小时的滴头连续 滴水5-6小时,滴头正下方湿沙层厚度达25-30厘米时开始栽苗; 5) 苗木定植:采用专用的苗木植苗器,将沙地灌木桑1年生裸根幼苗植入湿土或湿沙 中25-30厘米深,待一个造林单元苗木栽植工作结束后,继续保持滴灌系统正常运行24小 时后关闭; 6) 栽后促根措施:栽苗后12-15天,每隔3-5天滴灌一次,每次持续时间6小时; 7) 栽后缓苗管理:栽苗后15-30天,有新根长出后,逐渐延长灌水周期至7-10天,促进 新生根系快速生长; 8) 常规管理:新栽的苗木,待其地上部新生叶片数达4-6片后,即定植后3-5个月的生 长旺盛期,按每月一次、按照5%。-10%。的浓度配比,将磷酸二铵、尿素融入滴灌系统中,随 水源送至新植苗木根部,增强苗木涨势,定植后5个月的下旬苗木封顶后,延长灌水周期至 15-20天一次,定植后6个月的下旬停止灌水,苗木进入休眠期。
[0008] 进一步的,上述的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所述 步骤2)中,沙地灌木桑裸根1年生幼苗的根系为6-12条,苗高为40-50厘米。所选的沙 地灌木桑裸根幼苗,根系木质化程度低,柔韧性强,栽植时不易被折断或损伤;根系较多(约 6-12条),根器官生理活性较强,缓苗较快;苗木地上部分不高(约40-50厘米),春季不宜受 风害而抽干。将苗木储存在恒温冷库中,苗木活力可维持时间较长,保证全生长季定植。
[0009] 进一步的,上述的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所述 步骤3)中,定植时间为4月-9月。确定的最佳造林季为5月-6月,而不同于该区常规造 林的最佳时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主要是因为该区光热资源充沛、沙土透气性强,5月-6 月期间气温较高,地温回升也较快,在土壤水分得到充分供给的情况下,新生根系较春季和 秋季萌发速度快,由此缩短了苗木的缓苗期,提高了苗木成活率。
[0010] 进一步的,上述的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所述 步骤4)中,滴灌系统的安装,是在地势高处,打240-260米的深井提取地下水,根据造林区 主风方向和地形特点铺设滴灌带,带间距1. 5-2. 0米,滴头间距75-100厘米。选用了较小 流量的3升/小时的滴头,而不是4升/小时或流量更大的滴头,也是经过前期实验来确定 的,该方法应用区域多为透水性较好的沙土地,较小流量的滴头滴水能使0-20厘米深度范 围内土壤湿润层中水分含量达饱和,保证苗木定植后根系充分吸水。苗木定植前不采取任 何整地措施,尽量保持造林区土壤和地貌原状,省去了常规造林所用的开沟、挖穴等环节, 利用自制的专用苗木栽植器,直接将苗木植入滴头下方湿软的沙土中,这样每个造林工每 天(10小时)可轻松定植3000株苗木,实验调查显示,与开沟定植和打穴定植相比,该申请 方法的造林效率分别提高了 50%和80%,而单株苗木造林成本分别降低了 60%和90%。同时, 该法规避了常规造林中先栽苗后灌水,而使苗木栽入干土中不能及时补水而死亡的风险, 也避免了在不知滴头好坏的情况下栽苗而使苗木缺水死亡影响成活率的状况发生。连续3 年实验调查显示,该法与开沟定植和打穴定植相比,造林成活率提高了 10%_40%。总之,与 常规造林方法相比,该方法精简了造林流程,大幅提升了造林效率,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苗 木栽植完毕后,继续保持滴头滴水24小时,是多次实验后确定的最适时间,由此进一步增 加饱和湿润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强湿土的流动性,由此填满新栽苗木根系与土壤间的 狭小缝隙,保证苗木根系充分吸水。为了促进新生根系萌发,缩短缓苗期,需要平衡灌水与 地温之间的关系,若灌水频率过高,地温回升缓慢,不利于根系分生组织细胞活动;灌水频 率过低,又会使新栽苗根系缺水干枯致死。而在苗木定植后的12-15天内,每隔3-5天滴灌 一次,每次持续时间6小时,栽苗后15-30天有新根长出后,逐渐延长灌水周期至7-10天, 也是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的结论。新生叶片需达4-6片后,在生长旺盛期,每月施肥一次,也 是基于沙地灌木桑生长迅速的考虑,这样可促进苗木生长,快速成林,尽快发挥生态防护功 能。
[0011]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 造林的方法的专用苗木栽植装置,包括有手柄1、植苗杆2、脚踏3和U型苗叉4 ;所述手柄1 和U型苗叉4分别设置于植苗杆2的两端,所述脚踏3设置于植苗杆2上并靠近U型苗叉4 一端;所述手柄1、脚踏3均与植苗杆2为平面垂直设置;所述U型苗叉4的底端与植苗杆 2连接,U型苗叉4的叉口远离植苗杆。
[0012] 进一步的,上述的专用苗木栽植装置,所述手柄1为圆柱形,长度为30厘米,直径 为3厘米,所述手柄1位于植苗杆2的两侧长度相同。
[0013] 进一步的,上述的专用苗木栽植装置,所述脚踏3为圆柱形,长度为24厘米,直径 为0. 8厘米,所述脚踏3位于植苗杆2的两侧长度相同。
[0014] 进一步的,上述的专用苗木栽植装置,所述U型苗叉4的叉口 口径为5厘米,U型 苗叉4的长度为6. 5厘米,U型苗叉4的口径为0. 5厘米。
[0015] 进一步的,上述的专用苗木栽植装置,所述脚踏3与U型苗叉4叉口之间的长度为 30厘米,手柄1与脚踏3之间的长度为100厘米。
[0016]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及其专用 苗木栽植装置,打破了常规造林对时间的限制,优化了造林程序,精简了造林步骤,使沙地 灌木桑植苗造林过程简单化,节约了造林成本,缩短了缓苗期,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 率,成林效果较好。
[0017] 其有益效果为: 馨本发明的方法应用的区域多为干旱沙丘或沙地,这些区域多为风沙路径区或风沙源 地,且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差,刮风时极易就地起沙。如按照常规造林流程,整地过程中会开 挖口径为50-60厘米的栽植穴或约40厘米宽的栽植沟,虽然苗木栽植后会回填土至栽植坑 或沟中,但此做法对造林地原土结构和物理性状造成破坏,从而加剧了风沙活动。而本发明 的方法舍去了挖坑或开沟的步骤,在栽植器的辅助下,将幼苗植入湿土中,几乎不会对原土 造成破坏。
[0018] Φ本发明所应用的沙漠造林区,干沙层通常较厚,人工挖穴相当困难,而本方法不 受干沙层厚度、挖穴困难等因素影响,采用先滴灌后栽苗的方法,简单易行,效率倍增。
[0019] _本发明的方法在植苗造林过程中,省去了常规造林中整地、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