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621749阅读:来源:国知局
笼养6只鸡,全自动电脑控制光照、温度、湿度,全自动喂 料给水,全自动输送集蛋,全自动传送带清粪,温度、湿度、通风均为可调可控,产蛋期鸡舍 温度为2(TC左右,湿度为55-65%,减少外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避免或减少很 多应激,为产蛋鸡营造一个优良舒适的生活环境。
[0031] ②分期采用相应的优质全价产蛋料:鸡群101日龄转舍后就喂食全价产蛋料, 101-130日龄用优质的全价产前料,并开始在料中添加优质巧源,131日龄起至淘汰用优质 的全价产蛋高峰料。
[0032] ⑨产蛋期光照的控制技术;产蛋期的光照控制技术是蛋鸡饲养管理中的一大重要 措施,在全密闭式的产蛋舍光照时间和光强度都能得到更好的控制。从16周龄开始每天光 照时间从9小时增加为10小时,给预稍强的光照刺激。17周龄开始每周增加光照时间0. 5 小时,至22周龄每天光照为13小时。此时产蛋率较高,23周龄开始,每周增加光照0.25小 时,直至光照达16小时,恒定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至研究结束,送样可逐渐推高产蛋高峰, 使产蛋率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更长。
[003引二、疫病防控 全面实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认真的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定期进 行抗体鉴测,对病死鸡及时实行无害化处理。
[0034](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总方针,根据本地区当前禽病的流行情况及中山市白石 鸡场W往的禽病史,结合选用的蛋鸡品种海赛灰的具体情况,制定蛋鸡的免疫程序如表3 所示。
[0035] 表3蛋鸡的免疫程序
[0036]由上表可见,经疫苗免疫接种预防的疫病有新城疫、禽流感化5、H9)、传染性支气 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禽痘、禽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鸡毒支原体、球虫等。 对于禽流感化5)、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多次加强免疫,确保鸡群产生足够高的免疫 抗体,达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加强管理相配合的防疫方针。
[0037] 键康的鸡群、优质高效的疫苗、规范的免疫操作是保证鸡群产生高均匀度高水平 抗体必备的条件,其中规范的免疫操作尤是关键环节,各种疫苗免疫都有其相应的免疫方 法,实施时严格按操作要求实行,保证鸡群得到100%的免疫,使每一免都达到预期的免疫 效果。
[0038] (2)定期检测抗体 定期实施抗体检测计划,通过对新城疫、禽流感等抗体的定期检测,了解免疫后抗体的 滴度及离散度,评估免疫接种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ND、册、H9的抗体检测时间为每次免疫 后第21天,抽血检巧Ij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当抗体滴度小于7,应及时补免。鸡群100日龄W 后,每个月都检测一次ND、H5、H9的抗体滴度,若ND抗体滴度小于7,则用ND-IB二联活苗 喷雾免疫,若册、H9抗体滴度小于7,则用相应的册、H9油苗及时免疫。
[0039] (3)及时淘汰病残鸡,对病死鸡实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对疾病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0040] (4)终末消毒程序 每饲养一批鸡后,保持4周时间的空舍期,在此期间对鸡舍和设备一即进维前的育维 舍终末消毒、转群时的育成舍、产蛋舍,实施终未消毒程序,即"清扫-清除-清洗-干燥-消 毒-清洗-干燥-消毒-清洗-熏蒸"的禽舍清洁消毒处理程序,彻底清除、杀灭鸡舍99% 的病原微生物,使鸡群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出健康、安全的鸡蛋。
[0041] 清扫;将鸡舍内鸡粪、剩料、墙壁及屋顶粉尘等全部清扫干净,尤其是鸡舍的各个 角落更要注意清扫。
[0042] 清除;将清扫的垃圾、杂物等清除出鸡舍。
[0043] 清洗;用高压水枪(喷雾器)对鸡舍内部及设施进行彻底冲洗,鸡舍内所有饲养设 备、饮水设备如开食盘、料糟、饮水器等用具都用清水洗干净,并清扫积水。
[0044] 消毒;鸡舍内部先用一类消毒剂进行第一轮消毒,消毒后再用清水冲洗,扫除积 水,略风干,再用另一类消毒剂进行第二轮消毒,用清水冲洗,扫除积水,待风干后,进行第 Η轮的熏蒸消毒。熏蒸消毒之前,先要对鸡舍的所有口窗、墙壁及其缝隙等进行密封,鸡舍 内的温度不低于18°C、最好为25°C左右,相对湿度在60%W上,再按每立方米空间使用福尔 马林28毫升、高儘酸钟14克的标准进行熏蒸消毒。
[0045] 舍外环境用2%-3%的烧碱溶液进行消毒。
[0046] 本发明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对比如表4所示: 表4本发明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对比
[0047] 本发明采用先进的国产蛋鸡养殖栏舍及配套的技术设施,温度、湿度、通风均为 可调可控,育维采用多层平养笼养的育维设备,育成采用阶梯式笼养设备,半自动给料,半 自动传送带清粪,产蛋鸡采用层叠式笼养设备,全自动电脑控制光照、温度、湿度,全自动喂 料、全自动集蛋、全自动清粪,不同生长期都为蛋鸡提供良好、可控的环境,规避了环境因素 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保证蛋鸡各生长期生产性能的发挥。
[0048] 本发明W健康养殖为目标,建立生物防控体系,实施W防为主的疫病防治方针,实 行彻底的"全进全出",周期性地清除鸡舍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并跟 踪进行免疫监测,保护鸡群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攻击;科学的配制全价饲料,满足蛋鸡不同养 殖期的营养需要,保证鸡群的健康,提高鸡群抗病力;执行经常性的清洁、消毒制度,消灭可 能存在的病原,减少蛋鸡受病菌感染的机会;在育维、育成前期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控 常见病,产蛋期推广使用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品防病;无害化处理病、死鸡和粪便、污物,防 止病原扩散;每饲养一批鸡后,保持4周时间的空舍期,在此期间对鸡舍和设备实施终未了 消毒程序,即"清扫-清除-清洗-干燥-消毒-清洗-干燥-消毒-清洗-熏蒸"的禽舍 清洁消毒处理程序,彻底清除、杀灭鸡舍99%的病原微生物,使鸡群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 生产出健康、安全的鸡蛋。
【主权项】
1. 一种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三段式、采用全进全出 的模式进行养殖,包括以下步骤: (1) 育雏期: 育雏期至50日龄结束;育雏期采用多层平养笼养的育雏设备,每一层笼分成小格 136cmX70cmX33cm,每一小格养 20-24 只雏鸡; 雏鸡进雏前3天育雏舍开始预热,并提前4-6小时将水和育雏料放进育雏舍预温; 采用LED灯提供光照; 对5-7日龄雏鸡进行断喙; (2) 育成期: 51日龄起,鸡群从育雏舍转入育成舍,至100日龄育成期结束;育成期采用阶梯式笼养 设备,每笼饲养3只鸡,采用半自动给料,全自动饮水,全自动水帘降温及通风,半自动传送 带清粪; 光照时间为9小时/天; (3) 产蛋期: 鸡群101日龄转入产蛋舍,产蛋舍采用层叠式笼养设备,每笼养6只鸡,全自动电脑控 制光照、温度、湿度,全自动喂料给水,全自动输送集蛋,全自动传送带清粪。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育雏期的温度湿 度控制如下:温度:1_3日龄34-36°C,4-7日龄32-34°C,8-14日龄30-33°C,15-21日龄 28-3(TC,22-28 日龄 25-28°C,29-35 日龄 22-25°C,36-50 日龄 20-22°C;湿度:1_7 日龄 50-70%,8-28 日龄 50-65%,29-50 日龄 40-6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育雏期的光照控制 如下:1-4日龄给予24小时光照,5-18日龄每天光照减少1小时,18日龄开始每天光照衡 定9小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育雏期,断喙标准 为: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育成期,对鸡群进行 限料饲养,每周于周未随机抽样称重一次,按鸡群的均匀度和体重调整下周的喂料量,使鸡 群体重具有整齐的均匀度。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蛋期,101-130日 龄用优质的全价产前料饲养,并在料中添加钙源,131日龄起用全价产蛋高峰料饲养。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蛋期,鸡舍温度控 制为18-22°C,湿度控制为55-65%。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蛋期,从16周龄 开始每天光照时间从9小时增加为10小时,17周龄开始每周增加光照时间0. 5小时,23 周龄开始每周增加光照〇. 25小时,直至光照达16小时,恒定每天光照时间。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新城疫、禽流感、 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禽痘、禽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鸡毒支原 体、球虫疫病进行疫苗免疫接种预防,并跟踪进行免疫监测,评估免疫接种是否达到预期的 效果。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饲养一批鸡后, 保持4周时间的空舍期,在此期间对鸡舍实施消毒,方法如下:清扫、清除鸡舍内的垃圾、杂 物;对鸡舍内部及设施进行彻底清洗;鸡舍内部用不同类的消毒剂进行两轮消毒,然后熏 蒸消毒;舍外环境用2%-3%的烧碱溶液进行消毒。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方法,采用蛋鸡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三段式生产模式、“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进行规模化健康养殖,科学合理进行饲养管理的同时,做好疫病防控措施,以及合理的清洁消毒措施,使蛋鸡在各生产期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随着该发明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促进广东省及国内蛋鸡产业进步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鲜、安全、无公害鸡蛋,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IPC分类】A01K67/02
【公开号】CN105379668
【申请号】CN201410447640
【发明人】蔡弋, 吴永浩, 卢桂强, 梁勇, 陈国胜, 余达亮, 何俊培, 陈益填, 刘延清, 邱晓莉, 梁志仁, 周金春, 梁雅妍, 区卫民, 曾映方, 宋文, 张召华
【申请人】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中山市白石鸡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4年9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