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生态大棚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51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一个横向导槽21中,这样设置时多列光伏组件支架3的列距调节范围相对较小。
[0024]各纵杆组件5沿纵向延伸,多个纵杆组件5和多列光伏组件支架3 —一对应地设置,即纵杆组件5的个数和光伏组件支架3的列数相同。每个纵杆组件5分别与所对应一列的光伏组件支架3的上部相固定连接。每个纵杆组件5上分别设有一列沿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6,各光伏组件6分别可沿纵向滑动地与纵杆组件5连接,本实施例中,每列光伏组件6所包含的光伏组件6的个数多于每列光伏组件支架3所包含的光伏组件支架3的个数。
[0025]具体地,纵杆组件5上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纵向导槽501,纵向导槽501沿纵向贯通纵杆组件5或稍短于纵杆组件5的长度。光伏组件6具有边框及安装于边框内的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6的边框可滑动地插设在纵向导槽501内。纵杆组件5和边框之间设置有纵向锁紧件7,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纵向锁紧件7为螺钉。当光伏组件6纵向调节到位时,拧紧螺钉将纵杆组件5和边框锁紧。
[0026]为了使光伏组件6的连接更为稳固,纵杆组件5包括均沿纵向延伸的第一纵杆51和第二纵杆52,光伏组件6的边框的一侧部与第一纵杆51可沿纵向滑动地相接,光伏组件6的边框的相对一侧部与第二纵杆52可沿纵向滑动地相接。光伏组件6的边框包括边框本体61和可滑动地设置于纵向导槽501内的滑块62,边框本体61上开设有限位孔,滑块62通过插设于限位孔的螺钉和边框本体61固定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支架3的上部具有沿横向逐渐向下倾斜的斜杆31。第一纵杆51和斜杆31的上部相固定连接,第二纵杆52和斜杆31的下部相固定连接,使得光伏组件6倾斜至更利于接受太阳光的角度。
[0028]光伏组件6的下方、各撑杆11之间形成有用于种植农作物或花卉或中草药、或者养殖家禽家畜水产等的空间,光伏组件6成行且成列排布,即阵列式分布,各行光伏组件6之间具有空隙,各列光伏组件6之间也具有空隙,阳光可通过空隙照射至空间内满足空间内的植物或动物的光照需求。各列光伏组件支架3的列距可调使得各列光伏组件6的列距可调,各列光伏组件支架3上的各光伏组件6的纵向间距(行距)也可调,可根据动植物不同阶段的光照需求以及对光伏组件6蓄电量的需求,横向移动其中几列或所有列的光伏组件支架3,和/或,纵向移动其中几列或所有列光伏组件支架3上的其中几个或所有的光伏组件6,以调节光伏组件6的列距和/或行距以改变空隙大小,从而调节透光率,平衡动植物的光照需求和对光伏组件6蓄电量的需求,最大化的利用光能,得到最优效果。
[0029]实施例2
图11至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光伏生态大棚。该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
结合图11至图12所示,纵杆组件5上开设有多组分别与各光伏组件6对应的安装槽502,每个光伏组件6边框分别插设在对应的一组安装槽502内。各组安装槽502间隔设置且为沿纵向延伸的长槽,每个光伏组件6边框分别可滑动地插设在对应一组的安装槽502内,能够允许光伏组件6沿纵向进行微调,便于安装,安装槽502的长度大致等于光伏组件6可移动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每组安装槽502为两个沿纵向间隔设置。
[003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至少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部的横杆、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安装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多列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形成有用于种植植物或养殖动物的空间,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具有供阳光进入所述空间的空隙,各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沿横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以调节相邻两列光伏组件间的空隙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横向导槽,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横向导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杆沿纵向间隔设置,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各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横杆,各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一个所述横向导槽,连接于同一所述横杆的各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均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横向导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杆沿纵向间隔设置,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各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横杆,各所述横杆上开设分别与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一一对应的所述横向导槽,各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均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横向导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和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锁紧的横向锁紧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分别由若干沿纵向间隔排布的光伏组件支架构成,该光伏生态大棚还包括分别连接于各列光伏组件和各列光伏组件之间的多个纵杆组件,各所述纵杆组件分别与每列光伏组件支架的上部相固定连接,各列所述光伏组件分别可沿纵向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纵杆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组件上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纵向导槽,每列所述光伏组件的全部光伏组件均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纵向导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组件上开设有多组分别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相对应的安装槽,多组所述安装槽沿纵向延伸且间隔设置,每列所述光伏组件的各光伏组件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一组所述安装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撑杆,多个所述撑杆成行且成列地排布,所述空间形成于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撑杆之间,所述横杆固定连接于一行撑杆的上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的高度为2~3米。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其可调节进入光伏组件下方的光照量。一种光伏生态大棚,包括支架、至少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部的横杆、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光伏组件支架、分别安装于各列所述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多列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形成有用于种植植物或养殖动物的空间,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具有供阳光进入所述空间的空隙,各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下端部可沿横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以调节相邻两列光伏组件间的空隙的大小。
【IPC分类】A01K1/00, A01K31/00, A01K61/00, A01G9/14, A01G9/22, A01G9/24
【公开号】CN105409648
【申请号】CN201510964743
【发明人】王柏兴, 倪志春, 许志翔, 胡亚益, 严煜
【申请人】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