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_2

文档序号:9733039阅读:来源:国知局
0%。的调控强化培育下快速扩繁,后将种苗分割为每株重28g,用长8cm的尼龙绳拴住,以备挂苗使用;
所述挂苗为:将分割好的种苗栓于浮筏中的吊绳上,用浮筏中的吊绳深度调节种苗距水层距离,根据光照强度调节挂苗水层,正常光照条件下,藻体所处水层在25cm,光照强时,养殖水层调节在0.5m,光照弱时,养殖水层调节在水层表面;
所述江蓠类海藻养殖为:场地底质铺设鹿角珊瑚礁、蔷薇珊瑚、杯珊瑚,选择潮流畅通,波浪较平静,水深为潮时深,水质澄清、透明度大,正常天气清澈见底,水温20°C,海水比重1.02,杂藻较少的养殖区,把绑好的藻苗投放在养殖区,每平方米投放9棵;
所述养殖日常管理为:根据光照调节养殖水层,光照强时,养殖水层调节在0.5m,光照弱时,养殖水层调节在水层表面,使江蓠类海藻始终处于最佳光照水层,对于藻体上附着的泥土、附生藻及寄生海洋生物,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换水处理,每次换水量为40%。
[0015]实施例2—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池塘准备、亲鱼养殖、育苗培育、幼鱼养殖、饲喂管理、麒麟菜类海藻采苗、挂苗、麒麟菜类海藻养殖、日常管理;
所述池塘准备为:海马育苗池规格:室内水泥池,面积20m2,深lm,池的2/3深度埋入地下,池内设排注水装置;体长4-9cm海马幼鱼池规格:室内水泥池,面积6m2,深lm,池底及池壁涂成黑色,池内保持光线充足,避免太阳直射;体长1cm以上,性腺成熟的海马亲鱼池规格:室外水泥池,面积20m2,深1.2m,池上设置遮光装置;
所述亲鱼养殖为:体长1cm已达性成熟的海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160尾,每天投喂3次饵料,饵料为糠虾、桡足类、小虾,投饵量为体重的6%,海马未达到性成熟之前,雌雄海马分开饲养,性成熟后,每立方米保持40尾,雌雄海马混养比例为1:1,池内交配受精;
所述育苗培育为:海马产出当天投饵,产出2-3天内鱼苗投喂桡足类的无节幼体,3天后投放小型与大型桡足类,投饵量为体重的4%,每日投喂4次,每立方米育苗池投放出生苗1500尾,经18天的时间培养后,再疏养到幼鱼池;
所述幼鱼养殖为:体长4_5cm的幼鱼,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600尾,体长6_9cm未达性成熟的海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400尾;
所述饲喂管理为:体长3cm以上的海马养至成熟过程中,水温差控制为2°C,每天观测水温和比重的变化,幼鱼期每周一次全面生物学测定,亲鱼每半个月进行一次;
所述麒麟菜类海藻采苗为:将麒麟菜类海藻优质种苗移植至扩繁区,进行二次优选,选择生长良好,无病烂、颜色紫红、杂藻较少的麒麟菜类藻体末端部分,在温度27°C、光照6800Lx、盐度35%。的调控强化培育下快速扩繁,后将种苗分割为每株重32g,用长12cm的尼龙绳拴住,以备挂苗使用;
所述挂苗为:将分割好的种苗栓于浮筏中的吊绳上,用浮筏中的吊绳深度调节种苗距水层距离,根据光照强度调节挂苗水层,正常光照条件下,藻体所处水层在35cm,光照强时,养殖水层调节在Im,光照弱时,养殖水层调节在水层表面;
所述麒麟菜类海藻养殖为:场地底质铺设鹿角珊瑚礁、蔷薇珊瑚、杯珊瑚,选择潮流畅通,波浪较平静,水深为大于潮时2m深,水质澄清、透明度大,正常天气清澈见底,水温30°C,海水比重1.03,杂藻较少的养殖区,把绑好的藻苗投放在养殖区,每平方米投放10棵;
所述养殖日常管理为:根据光照调节养殖水层,光照强时,养殖水层调节在lm,光照弱时,养殖水层调节在水层表面,使麒麟菜类海藻始终处于最佳光照水层,对于藻体上附着的泥土、附生藻及寄生海洋生物,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换水处理,每次换水量为60%。
【主权项】
1.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池塘准备、亲鱼养殖、育苗培育、幼鱼养殖、饲喂管理、产胶红藻采苗、挂苗、产胶红藻养殖、日常管理; 所述池塘准备为:海马育苗池规格:室内水泥池,面积10-20m2,深0.6-1.0m,池的2/3深度埋入地下,池内设排注水装置;体长4-9cm海马幼鱼池规格:室内水泥池,面积2-6m2,深0.8-1.0m,池底及池壁涂成黑色;体长1cm以上,性腺成熟的海马亲鱼池规格:室外水泥池,面积5-20m2,深0.8-1.2m,池上设置遮光装置; 所述亲鱼养殖为:体长1cm已达性成熟的海马,每立方米水体放养140-160尾,每天投喂3次饵料,饵料为糠虾、桡足类、小虾,投饵量为体重的4%-6%,海马未达到性成熟之前,雌雄海马分开饲养,性成熟后,每立方米保持30-40尾,雌雄海马混养比例为1:1,池内交配受 所述育苗培育为:海马产出当天投饵,产出2-3天内鱼苗投喂桡足类的无节幼体,3天后投放小型与大型桡足类,投饵量为体重的2%-4%,每日投喂3-4次,每立方米育苗池投放出生苗1000-1500尾,经15-18天的时间培养后,再疏养到幼鱼池; 所述幼鱼养殖为:体长4_5 cm的幼鱼,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400-600尾,体长6_9cm未达性成熟的海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200-400尾; 所述饲喂管理为:体长3cm以上的海马养至成熟过程中,水温控制在20-30°C,水温差控制为0-2°C,每天观测水温和比重的变化,幼鱼期每周一次全面生物学测定,亲鱼每半个月进行一次; 所述产胶红藻采苗为:将产胶红藻优质种苗移植至扩繁区,进行二次优选,选择优良种苗,在温度20-27°C、光照6800Lx、盐度20-35%。的调控强化培育下快速扩繁,后将种苗分割为每株重28-32g,用长8-12cm的尼龙绳拴住,以备挂苗使用; 所述挂苗为:将分割好的种苗栓于浮筏中的吊绳上,用浮筏中的吊绳深度调节种苗距水层距离,根据光照强度调节挂苗水层,正常光照条件下,藻体所处水层在25-35cm,光照强时,养殖水层调节在0.5-lm,光照弱时,养殖水层调节在水层表面; 所述产胶红藻养殖为:场地底质铺设鹿角珊瑚礁、蔷薇珊瑚、杯珊瑚,选择潮流畅通,波浪较平静,水深为大于潮时0-2m深,水质澄清、透明度大,正常天气清澈见底,水温20-30°C,海水比重1.02-1.03,杂藻较少的养殖区,把绑好的藻苗投放在养殖区,每平方米投放9-10棵; 所述养殖日常管理为:根据光照调节养殖水层,使产胶红藻始终处于最佳光照水层,对于藻体上附着的泥土、附生藻及寄生海洋生物,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换水处理,每次换水量为40%-60%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海马养殖期间所用饵料为活体饵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管理时,炎热季节借助遮光、换水调节水温,冬季采取越冬措施,夏季每天换水1-2次,水温低可2-3天换水一次,下雨及时换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胶红藻为江蓠类海藻、麒麟菜类海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日常管理中,光照强时,养殖水层调节在0.5-lm,光照弱时,养殖水层调节在水层表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池塘准备、亲鱼养殖、育苗培育、幼鱼养殖、饲喂管理、产胶红藻采苗、挂苗、产胶红藻养殖、日常管理。该养殖方法通过利用产胶红藻为海马提供栖息环境,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净化水质能力和调节微生物菌群结构功能,构建生态位和功能互补的大型海藻-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生态系统,可提高海马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实现海藻-水产动物之间互惠互利和互补的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IPC分类】A01G33/00, A01K61/00
【公开号】CN105494201
【申请号】CN201510973219
【发明人】辛茂盛, 逄勇, 袁毅, 庞通
【申请人】青岛浩然生态海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