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1049507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秋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秋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包括整地、选种、用刀、兑药拌种、培芽、抢时带芽播种、施肥和定株方法,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天然草肥,整地避免涝渍,薯块规格可保证种薯营养,切刀消毒和兑药拌种可以避免切口感染,带芽播种,是促进秋马铃薯早出苗、快出苗、出壮苗的关键技术;播种后的种薯在适宜的温度下在大田土壤中度过第一个夜晚,适应环境后迎接第二天中午的高温天气,确保成活率;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产量,这样系统性的综合种植方法可以使马铃薯平均产量达22500kg/hm2,比全县平均产量增1133.5kg。大量推广秋马铃薯是面积增加最快、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是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稳粮增收的支柱产业,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
【专利说明】
一种秋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秋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存在种植过密、地块管理不善、种薯处理方法和抢种时间不适的问题,以致产量普遍不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然灾害频繁;近几年来,按照“大春损失晚秋补”的指导思想,把秋马铃薯作为救灾作物、粮食增产的突破口来抓,挖掘秋冬资源,探索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大力发展秋冬马铃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适合的整地、选种、育种方法,以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秋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包括整地、选种、用刀、兑药拌种、培芽、抢时带芽播种、施肥和定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0005]所述整地方法为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低山区的水田、旱地的沙壤田土;选择水田时,在水稻收割前及时放渠破沟排水晒田;选择旱地时,选用灭生性除草剂安全除草,间隔15天以后整地犁土;做到秸杆还田、田面平整,开好厢沟、围沟和腰沟,达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停沟干。
[0006]所述选种方法为采用打破休眠、带芽眼、无破伤的早熟脱毒种薯,选用20?30g重的小薯作为整块种薯;或者选用50?10g的薯块做切块种薯,将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向切成2?3小块,晾干刀口,每块保留芽眼2-3个,重量25—35g。
[0007]所述用刀方法为将种薯切刀浸泡于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用两把切种薯刀,每用一把刀切一只种薯后将该刀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然后取用浸泡于消毒液中的另一把刀,如此轮换使用。
[0008]所述兑药拌种方法为切块后采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5kg加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kg和72%的农用链霉素0.2kg均匀拌入50kg滑石粉中成为混合粉剂,每I OOkg种薯用2kg混合粉剂在切块后30分钟内均匀拌种。
[0009]所述培芽方法为将种薯放在温度为18°C— 20°C的室内采用湿沙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待芽绿化变粗后即可进行带芽播种。
[0010]所述抢时带芽播种方法为在海拔500m以下平坝丘陵区,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播种时间段;海拔500?800m低山区,以8月下旬为播种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的每天下午当气温降至25°C以下时播种。
[0011]所述施肥方法为选用养分含量51%的硫酸钾复合肥(17-17-17) 100kg,混合生物有机肥100 kg,撒施在秋马铃薯的行距中间。
[0012]所述定株方法为每株行距50cm,株距20-25cm,每亩播种6000-6500株。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天然草肥,整地避免涝渍,薯块规格可保证种薯营养,切刀消毒和兑药拌种可以避免切口感染,带芽播种,是促进秋马铃薯早出苗、快出苗、出壮苗的关键技术;播种后的种薯在适宜的温度下在大田土壤中度过第一个夜晚,适应环境后迎接第二天中午的高温天气,确保成活率;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产量,这样系统性的综合种植方法可以使马铃薯平均产量达22500kg/hm2,比全县平均产量增1133.5kg。大量推广秋马铃薯是面积增加最快、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是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稳粮增收的支柱产业,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5]2014年-2015年,
【申请人】研发团队在重庆市秀山县清溪场、梅江、龙池等乡镇建立秋马铃薯核心示范片66.67hm2,平均产量达22500kg/hm2,比全县平均产量增1133.5kg。其具体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较,不同的步骤方法包括整地、选种、用刀、兑药拌种、培芽、抢时、施肥和定株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0016]实施例1。
[0017]2014年8-9月份,
【申请人】研发小组在重庆市秀山县清溪场镇建立秋马铃薯核心示范田16hm2,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了与常规方法不同的如下方法:
在选地整地时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低山区的水田、旱地的沙壤田土;选择水田时,为了抢时间增种马铃薯,在水稻收割前及时放渠破沟排水晒田;选择旱地时,选用灭生性除草剂安全除草,间隔15天以后整地犁土;做到将水稻收割后的秸杆还田、或将杂草埋肥,并平整田面,开好厢沟、围沟和腰沟,达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停沟干。
[0018]在选种时采用打破休眠、带芽、无破伤的早熟脱毒种薯,选用20?30g重的小薯作为整块种薯;或者选用50?10g的薯块做切块种薯,将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向切成2?3小块,晾干刀口,每块保留芽眼2-3个,重量25—35g。保证每块种薯的重量,以保证新芽的营养。
[0019]将种薯切块时,将种薯切刀浸泡于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每人用两把切种薯刀,每用一把刀切一只种薯后将该刀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然后取用浸泡于消毒液中的另一把刀,如此轮换使用。这样可以确保切每只种薯的刀均经过消毒处理,同时又不影响工作速度。
[0020]在兑药拌种时,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5kg加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kg和72%的农用链霉素0.2kg均匀拌入50kg滑石粉中成为混合粉剂,每10kg种薯用2kg混合粉剂在切块后30分钟内均匀拌种。
[0021]所述培芽方法为将种薯放在温度为18°C— 20°C的室内采用湿沙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即可进行带芽播种。带芽播种,是促进秋马铃薯早出苗、快出苗、出壮苗的关键技术。
[0022]所述抢时播种方法为在海拔500m以下平坝丘陵区,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播种时间段;海拔500?800m低山区,以8月下旬为播种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的每天下午当气温降至25°C以下时播种。这样可以使播种后的种薯在适宜的温度下在大田土壤中度过第一个夜晚,适应环境后迎接第二天中午的高温天气,确保成活率。
[0023]所述施肥方法为选用养分含量51%的硫酸钾复合肥(17-17-17) 100kg,混合生物有机肥100 kg,撒施在秋马铃薯的行距中间。禁用氯化钾型复合肥,搭配施用农家肥效果更好。
[0024]所述定株方法为每株行距50cm,株距20-25cm,每亩播种6000-6500株。
[0025]这样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防冻防病管理,到12月中下旬即可采收。清溪场示范田共采收了 360.75吨,平均产量达22547.2kg/hm2,比常规方法种植的平均产量21356.2kg/ hm2增长了5.58%。
[0026]实施例2。
[0027]2014年8-9月份,
【申请人】研发小组在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建立秋马铃薯核心示范田13.1hm2,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了与常规方法不同的如下方法:
在选地整地时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低山区的水田、旱地的沙壤田土;选择水田时,为了抢时间增种马铃薯,在水稻收割前及时放渠破沟排水晒田;选择旱地时,选用灭生性除草剂安全除草,间隔15天以后整地犁土;做到将水稻收割后的秸杆还田、或将杂草埋肥,并平整田面,开好厢沟、围沟和腰沟,达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停沟干。
[0028]在选种时采用打破休眠、带芽、无破伤的早熟脱毒种薯,选用20?30g重的小薯作为整块种薯;或者选用50?10g的薯块做切块种薯,将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向切成2?3小块,晾干刀口,每块保留芽眼2-3个,重量25—35g。保证每块种薯的重量,以保证新芽的营养。
[0029]将种薯切块时,将种薯切刀浸泡于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每人用两把切种薯刀,每用一把刀切一只种薯后将该刀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然后取用浸泡于消毒液中的另一把刀,如此轮换使用。这样可以确保切每只种薯的刀均经过消毒处理,同时又不影响工作速度。
[0030]在兑药拌种时,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5kg加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kg和72%的农用链霉素0.2kg均匀拌入50kg滑石粉中成为混合粉剂,每10kg种薯用2kg混合粉剂在切块后30分钟内均匀拌种。
[0031]所述培芽方法为将种薯放在温度为18°C— 20°C的室内采用湿沙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即可进行带芽播种。带芽播种,是促进秋马铃薯早出苗、快出苗、出壮苗的关键技术。
[0032]所述抢时播种方法为在海拔500m以下平坝丘陵区,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播种时间段;海拔500?800m低山区,以8月下旬为播种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的每天下午当气温降至25°C以下时播种。这样可以使播种后的种薯在适宜的温度下在大田土壤中度过第一个夜晚,适应环境后迎接第二天中午的高温天气,确保成活率。
[0033]所述施肥方法为选用养分含量51%的硫酸钾复合肥(17-17-17) 100kg,混合生物有机肥100 kg,撒施在秋马铃薯的行距中间。禁用氯化钾型复合肥,搭配施用农家肥效果更好。
[0034]所述定株方法为每株行距50cm,株距20-25cm,每亩播种6000-6500株。
[0035]这样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防冻防病管理,到12月中下旬即可采收。清溪场示范田共采收了 294.9吨,平均产量达22511.6kg/hm2,比常规方法种植的平均产量21356.2kg/ hm2增长了5.41%。
[0036]实施例3。
[0037]2014年8-9月份,
【申请人】研发小组在重庆市秀山县龙池镇建立秋马铃薯核心示范田9.3hm2,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了与常规方法不同的如下方法:
在选地整地时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低山区的水田、旱地的沙壤田土;选择水田时,为了抢时间增种马铃薯,在水稻收割前及时放渠破沟排水晒田;选择旱地时,选用灭生性除草剂安全除草,间隔15天以后整地犁土;做到将水稻收割后的秸杆还田、或将杂草埋肥,并平整田面,开好厢沟、围沟和腰沟,达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停沟干。
[0038]在选种时采用打破休眠、带芽、无破伤的早熟脱毒种薯,选用20?30g重的小薯作为整块种薯;或者选用50?10g的薯块做切块种薯,将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向切成2?3小块,晾干刀口,每块保留芽眼2-3个,重量25—35g。保证每块种薯的重量,以保证新芽的营养。
[0039]将种薯切块时,将种薯切刀浸泡于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每人用两把切种薯刀,每用一把刀切一只种薯后将该刀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然后取用浸泡于消毒液中的另一把刀,如此轮换使用。这样可以确保切每只种薯的刀均经过消毒处理,同时又不影响工作速度。
[0040]在兑药拌种时,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5kg加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kg和72%的农用链霉素0.2kg均匀拌入50kg滑石粉中成为混合粉剂,每10kg种薯用2kg混合粉剂在切块后30分钟内均匀拌种。
[0041]所述培芽方法为将种薯放在温度为18°C— 20°C的室内采用湿沙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即可进行带芽播种。带芽播种,是促进秋马铃薯早出苗、快出苗、出壮苗的关键技术。
[0042]所述抢时播种方法为在海拔500m以下平坝丘陵区,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播种时间段;海拔500?800m低山区,以8月下旬为播种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的每天下午当气温降至25°C以下时播种。这样可以使播种后的种薯在适宜的温度下在大田土壤中度过第一个夜晚,适应环境后迎接第二天中午的高温天气,确保成活率。
[0043]所述施肥方法为选用养分含量51%的硫酸钾复合肥(17-17-17) 100kg,混合生物有机肥100 kg,撒施在秋马铃薯的行距中间。禁用氯化钾型复合肥,搭配施用农家肥效果更好。
[0044]所述定株方法为每株行距50cm,株距20-25cm,每亩播种6000-6500株。
[0045]这样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防冻防病管理,到12月中下旬即可采收。清溪场示范田共采收了 209.1吨,平均产量达22487.9kg/hm2,比常规方法种植的平均产量21356.2kg/ hm2增长了5.30%。
【主权项】
1.一种秋马铃薯高产种植方法,包括整地、选种、用刀、兑药拌种、培芽、抢时带芽播种、施肥和定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所述整地方法为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低山区的水田、旱地的沙壤田土;选择水田时,在水稻收割前及时放渠破沟排水晒田;选择旱地时,选用灭生性除草剂安全除草,间隔15天以后整地犁土;做到秸杆还田、田面平整,开好厢沟、围沟和腰沟,达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停沟干; 所述选种方法为采用打破休眠、带芽眼、无破伤的早熟脱毒种薯,选用20?30g重的小薯作为整块种薯;或者选用50?10g的薯块做切块种薯,将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向切成2?3小块,晾干刀口,每块保留芽眼2-3个,重量25—35g; 所述用刀方法为将种薯切刀浸泡于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用两把切种薯刀,每用一把刀切一只种薯后将该刀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然后取用浸泡于消毒液中的另一把刀,如此轮换使用; 所述兑药拌种方法为切块后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5kg加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kg和72%的农用链霉素0.2kg均匀拌入50kg滑石粉中成为混合粉剂,每10kg种薯用2kg混合粉剂在切块后30分钟内均匀拌种; 所述培芽方法为将种薯放在温度为18°C — 20°C的室内采用湿沙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待芽绿化变粗后即可进行带芽播种; 所述抢时带芽播种方法为在海拔500m以下平坝丘陵区,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播种时间段;海拔500?800m低山区,以8月下旬为播种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的每天下午当气温降至25 °C以下时播种; 所述施肥方法为选用养分含量51%的硫酸钾复合肥(17-17-17) 100kg,混合生物有机肥.100 kg,撒施在秋马铃薯的行距中间; 所述定株方法为每株行距50cm,株距20_25cm,每亩播种6000-6500株。
【文档编号】A01C1/00GK105850478SQ20161029529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6日
【发明人】许洪富
【申请人】许洪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