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968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占用的土地面积的扩大,用于农用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而人口也不断的扩大。无土栽培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是在培养槽内放入培养液,将培养植物种植上去,但培养液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往往要不断的向里面添加。而且培养液大多是经过稀释调配的,存在浓度不均的问题,培养液中养分多的地方植物生长状况好,反而培养液中养分少的地方植物生长状况就不好,时间久了,差异化生长现象会越来越突出。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能够避免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支架和培养槽,培养槽设于支架上,所述培养槽的两端连通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包括主干管、立管和连接管,立管设于支架的四个边角处,立管与主干管相互垂直,连接管连接于立管和培养槽之间,支架两端均设有一个主干管,主干管连接于立管的底端,主干管中间任意一处设有泵体,培养槽上端设有均布若干通孔的支撑板。通孔内插有培养植物。
[0005]进一步,所述支架设有四层,每层并排设有两个培养槽,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0006]进一步,所述立管与主干管之间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安装拆卸方便。
[0007]进一步,所述连接管连接于培养槽的靠上端处。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0009]进一步,所述立管高于最上层的培养槽。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让营养液循环流动,使培养植物能够充分吸收营养液中的养分,避免差异化生长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3]图3是所述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_立管;2_连接管;3_培养槽;4-支架;5_主干管;6_支撑板;7_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6]如图1?3所示,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支架4和培养槽3,培养槽3设于支架4上,支架4设有四层,每层并排设有两个培养槽3。
[0017]培养槽3的两端连通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包括主干管5、立管I和连接管2,立管I设于支架4的四个边角处,立管I与主干管5相互垂直,连接管2连接于立管I和培养槽3之间,支架4两端均设有一个主干管5,主干管5连接于立管I的底端,立管I与主干管5之间通过三通管件连接。连接管2为软管,连接于每层培养槽3的靠上端处。立管I高于最上层的培养槽3。主干管5中间任意一处设有泵体。
[0018]培养槽3上端设有均布若干通孔7的支撑板6,支撑板6的长宽尺寸与培养槽3相当,通孔7内插有培养植物。
[0019]使用时,培养槽3内充满培养液,铺上支撑板6,将培养植物插入支撑板6的通孔7中,运转泵体,使培养槽3内的培养液通过循环管路循环流动,使培养植物充分吸收培养液中的养分。
[002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支架(4)和培养槽(3),培养槽(3)设于支架(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槽(3)的两端连通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包括主干管(5)、立管(I)和连接管(2),立管(I)设于支架(4)的四个边角处,立管(I)与主干管(5)相互垂直,连接管(2)连接于立管(I)和培养槽(3)之间,支架(4)两端均设有一个主干管(5),主干管(5)连接于立管(I)的底端,主干管(5)中间任意一处设有泵体,培养槽(3)上端设有均布若干通孔(7)的支撑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设有四层,每层并排设有两个培养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I)与主干管(5)之间通过三通管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连接于培养槽(3)的靠上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为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I)高于最上层的培养槽(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支架和培养槽,培养槽设于支架上,所述培养槽的两端连通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包括主干管、立管和连接管,立管设于支架的四个边角处,立管与主干管相互垂直,连接管连接于立管和培养槽之间,支架两端均设有一个主干管,主干管连接于立管的底端,主干管中间任意一处设有泵体,培养槽上端设有均布若干通孔的支撑板。通孔内插有培养植物。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让营养液循环流动,使培养植物能够充分吸收营养液中的养分,避免差异化生长现象的出现。
【IPC分类】A01G31-02
【公开号】CN204499004
【申请号】CN201420830203
【发明人】王金全, 辛恩兰, 刘长利, 李树鑫, 翟洪海, 宋金海
【申请人】天津市华泰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