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0894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业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种植植被成了市政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植被的种植前需要先挖坑,不同的种类的植被需要挖坑的大小、深度都不同,大面积的挖坑种植可以通过专用机械来完成,但是小面积的挖坑种植大多还是采用人工挖坑的方式,效率低,且工作人员体力支出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能用于林业挖坑,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包括固定柱、升降板、旋转电机、连接旋转轴、调节连接件、多组挖坑组件、升降控制缸、升降调节杆、固定连接杆、人工脚踏板及手持柄;所述的固定柱的上端垂直穿过所述的升降板的一侧端,所述的升降板沿所述的固定柱上下移动;所述的旋转电机安装在所述的升降板的另一侧端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旋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的调节连接件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连接件是下端开口的正方体结构,所述的多组挖坑组件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调节连接件的侧壁上,所述的挖坑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板、挖坑铲刀、多根紧固螺栓及限位板,所述的高度调节板通过所述的多根紧固螺栓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调节连接件上,所述的挖坑铲刀连接在所述的高度调节板的下端,所述的挖坑铲刀与所述的高度调节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多组挖坑组件的挖坑铲刀的下端分别向内侧聚拢;所述的限位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挖坑铲刀上;所述的升降控制缸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的上端一侧,位于所述的升降板的上方,所述的升降调节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控制缸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的升降板垂直连接,所述的升降调节杆与所述的连接旋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的人工脚踏板水平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上,位于所述的固定柱的下部一侧,所述的手持柄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的上端一侧。
[0006]上述的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中,所述的固定柱的下端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的固定柱的底端均匀分布有多根抓地针,所述的固定柱的下端通过所述的多根抓地针固定在地面上。
[0007]上述的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中,所述的挖坑铲刀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多个通孔均匀排列成矩阵结构。
[0008]上述的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中,所述的挖坑铲刀的下端设有辅助挖坑刀,所述的辅助挖坑刀弯曲呈弧形结构,且弯曲方向与所述的连接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0009]上述的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中,所述的挖坑铲刀的外壁上设有多块菱形的松土刀,所述的多块松土刀与所述的通孔交错设置,所述的挖坑铲刀与所述的松土刀为一体结构。
[0010]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面积的林业种植,挖坑的大小和深度可以调整,挖坑的同时可以松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大大减轻了人力挖坑的体力消耗。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的挖坑铲刀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4]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包括固定柱1、升降板2、旋转电机3、连接旋转轴4、调节连接件5、多组挖坑组件、升降控制缸6、升降调节杆7、固定连接杆8、人工脚踏板9及手持柄10 ;所述的固定柱I的上端垂直穿过所述的升降板2的一侧端,所述的升降板2沿所述的固定柱I上下移动;所述的旋转电机3安装在所述的升降板2的另一侧端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旋转轴4的上端与所述的旋转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旋转轴4的下端与所述的调节连接件5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连接件5是下端开口的正方体结构,所述的多组挖坑组件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调节连接件5的侧壁上,所述的挖坑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板11、挖坑铲刀12、多根紧固螺栓13及限位板14,所述的高度调节板11通过所述的多根紧固螺栓13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调节连接件5上,所述的挖坑铲刀12连接在所述的高度调节板11的下端,所述的挖坑铲刀12与所述的高度调节板11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多组挖坑组件的挖坑铲刀12的下端分别向内侧聚拢;所述的限位板14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挖坑铲刀12上;所述的升降控制缸6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杆8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I的上端一侧,位于所述的升降板2的上方,所述的升降调节杆7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控制缸6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调节杆7的下端与所述的升降板2垂直连接,所述的升降调节杆7与所述的连接旋转轴4同轴设置;所述的人工脚踏板9水平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I上,位于所述的固定柱I的下部一侧,所述的手持柄10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I的上端一侧。
[0015]所述的固定柱I的下端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的固定柱I的底端均匀分布有多根抓地针15,所述的固定柱I的下端通过所述的多根抓地针15固定在地面上,可用于保持固定柱I的稳定。
[0016]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挖坑铲刀12上设有多个通孔16,所述的多个通孔16均匀排列成矩阵结构,可用于减少挖坑铲刀12受到的阻力,便于松土和挖坑。
[0017]所述的挖坑铲刀12的下端设有辅助挖坑刀17,所述的辅助挖坑刀17弯曲呈弧形结构,且弯曲方向与所述的连接旋转轴4的旋转方向相反,可在下挖之前起到铲土和松土的作用,便于挖坑。
[0018]所述的挖坑铲刀12的外壁上设有多块菱形的松土刀18,所述的多块松土刀18与所述的通孔16交错设置,所述的挖坑铲刀12与所述的松土刀18为一体结构,可用于在挖坑的同时松土,便于植被的根部生长。
[0019]在挖坑时,将固定柱I竖直设置在地面上,旋转电机3控制连接旋转轴4转动,带动挖坑组件转动,同时升降控制缸6控制升降调节杆7下压升降板2,将挖坑组件插入泥土中,挖坑铲刀12插入泥土的同时旋转挖坑并松土 ;高度调节板11安装在调节连接件5上的高度可以调节,结合限位板14可以控制挖坑铲刀12插入地面的深度,从而根据不同的植被的生长要求挖出不同深度的坑,高度调节板11与调节连接件5可直接通过紧固螺栓13连接,或可在高度调节板11与调节连接件5之间增设加厚板,从而控制坑的口径大小。工作人员可通过人工脚踏板9及手持柄10进一步稳定固定柱1,防止其在挖坑的时候翻倒。
[00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面积的林业种植,挖坑的大小和深度可以调整,挖坑的同时可以松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大大减轻了人力挖坑的体力消耗。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升降板、旋转电机、连接旋转轴、调节连接件、多组挖坑组件、升降控制缸、升降调节杆、固定连接杆、人工脚踏板及手持柄;所述的固定柱的上端垂直穿过所述的升降板的一侧端,所述的升降板沿所述的固定柱上下移动;所述的旋转电机安装在所述的升降板的另一侧端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旋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的调节连接件的上端中央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连接件是下端开口的正方体结构,所述的多组挖坑组件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调节连接件的侧壁上,所述的挖坑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板、挖坑铲刀、多根紧固螺栓及限位板,所述的高度调节板通过所述的多根紧固螺栓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调节连接件上,所述的挖坑铲刀连接在所述的高度调节板的下端,所述的挖坑铲刀与所述的高度调节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多组挖坑组件的挖坑铲刀的下端分别向内侧聚拢;所述的限位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挖坑铲刀上;所述的升降控制缸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的上端一侧,位于所述的升降板的上方,所述的升降调节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控制缸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的升降板垂直连接,所述的升降调节杆与所述的连接旋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的人工脚踏板水平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上,位于所述的固定柱的下部一侧,所述的手持柄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柱的上端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的下端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的固定柱的底端均匀分布有多根抓地针,所述的固定柱的下端通过所述的多根抓地针固定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坑铲刀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多个通孔均匀排列成矩阵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坑铲刀的下端设有辅助挖坑刀,所述的辅助挖坑刀弯曲呈弧形结构,且弯曲方向与所述的连接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坑铲刀的外壁上设有多块菱形的松土刀,所述的多块松土刀与所述的通孔交错设置,所述的挖坑铲刀与所述的松土刀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林业挖坑设备,包括固定柱、升降板、旋转电机、连接旋转轴、调节连接件、多组挖坑组件、升降控制缸、升降调节杆、固定连接杆、人工脚踏板及手持柄;固定柱穿过升降板,旋转电机安装在升降板底部,连接旋转轴的上端与旋转电机连接,连接旋转轴的下端与调节连接件连接;多组挖坑组件连接在调节连接件的侧壁上,挖坑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板、挖坑铲刀、多根紧固螺栓及限位板,升降控制缸通过固定连接杆连接在固定柱上,升降调节杆的上端与升降控制缸连接,升降调节杆与升降板连接,人工脚踏板、手持柄连在固定柱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面积的林业种植,挖坑的同时可以松土,减轻了人力挖坑的体力消耗。
【IPC分类】A01C5-04
【公开号】CN204518382
【申请号】CN201520184509
【发明人】程欢, 郭芮宁, 钱秋彤, 包小婷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