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活动式前把手的电动篱笆剪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5108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将前握持部21与后握持部23固定于动力源12相对两侧的前固定部24以及后固定部25为可转动的转轴。如图3中的虚线标示所示,前固定部24与后固定部25固定在动力源12的两侧的位置是于同一旋转轴线上,如此一来,前、后握持部21、23可以相对于作为动力源12的马达在如图4中所标示的方向上进行旋转。如图4所示,后握持部23上设置有一后止付锁26,其可以固定作为转轴的前固定部24与后固定部25的旋转。
[0044]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部3为一控制面板31,其是设置在连接部22的上表面上,用以供操作者对动力源12进行控制。
[0045]透过上述配置,操作者便可以根据所需要进行的切割作业种类,如正面切割、左侧切割、右侧切割等不同切割作业所需的握持姿态,调整前把手212以及握持组件的位置。更详而言之,当需要调整前把手212的位置时,操作者可以先调整前止付锁213以松开前止付锁213对于前把手212旋转的限制,并且将可活动的前把手212旋转至前悬臂211两侧适当的位置后,再透过前止付锁213将前把手212固定于适合操作的位置处,以方便操作者以舒服的姿态握持电动篱笆剪。
[0046]此外,因该前悬臂21位于该动力源12的上方,操作者只要施以垂直方向的力,就能以单手且不费力的方式将篱笆剪保持在平衡状态,便于操作者以另一手调整动力源,有助于操作人员快速变换篱笆剪的使用状态,提高作业效率。
[004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动力源转动时永远是以握持组件作为支点,操作人员的一只手只要负责让握持组件保持固定不动,支点固定不动,动力源才能转动。要使握持组件保持固定不动,操作者的一只手必定是稳定确实握持篱笆剪,并且都保持在篱笆剪的上方,而有效保障工具及人员的安全。
[0048]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前把手212可活动的旋转范围为前悬臂211的两侧与该前悬臂成90°角之间的范围,如图5所示。此外,当需要调整握持组件与马达之间的相对姿态时,操作者可以先调整后止付锁26以松开后止付锁26对于前、后固定部24、25的旋转的限制,并且将前、后握持部21、23相对于动力源12旋转至适当的位置后,再利用后止付锁26将其固定于适当的姿态。透过上述的操作方法,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篱笆剪可以被调整为适合各种切割作业的姿态使用,并且可以让使用者以一致且舒服的姿态进行长时间操作。
[0049]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前悬臂211与连接部22之间的夹角Θ是设置为90° -120°,且前悬臂211与连接臂22的接触面积等量于后把手231的截面积。透过上述的配置,前、后握持部21、23的结构能够具有足以支撑切割与动力组件I的强度,且更可以透过上述的前悬臂211以及后把手231的设计,使得篱笆剪在具有足够刚性的同时透过中空的结构减少整体机身的质量,增加机身整体的可操作性。
[0050]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篱笆剪具有可调整的活动式前把手以及活动式动力组件,其可以根据所要进行切割的方向,如正面切割、右侧切割或是左侧切割,被调整为适当的姿态。在进行正面切割时,操作者可以使用惯用的手握持电动篱笆剪进行切割。举例来说,当篱笆剪处于图2所示的姿态时,操作者可以透过左手握持前把手212,并且透过右手握持后把手231进行操作,若操作者欲透过右手握持前把手212进行正面切割的操作时,亦可以透过前止付锁213调整前把手的位置,如图5所示。
[0051]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篱笆剪进行右侧切割时,操作者可以将后止付锁26松开,并且将前、后握持部21、23相对于刀刃11以及动力源12旋转至图6所示的位置后再透过后止付锁26将其固定。如图6所示,当进行右侧切割的操作时,前把手212的位置是与图2所示的位置相同,且前把手212与后把手231之间亦同样为彼此垂直的姿态,因此,操作者可以维持与正面切割时相同的握姿进行右侧切割的操作,即,透过左手握持前把手212并透过右手握持后把手231进行操作。
[0052]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篱笆剪进行左侧切割时,操作者可以将前止付锁213、后止付锁26松开,并且将前把手212以及前、后握持部21、23相对于刀刃11以及动力源12旋转至图7所示的位置后,再透过前、后止付锁213、26将其固定。如图7所示,当在进行左侧切割的操作时,仅有前把手212的位置位于后把手231的右侧,前把手212与后把手231之间仍然是维持彼此垂直的姿态,因此,操作者可以以类似于正面切割以及右侧切割时相类似的姿态进行左侧切割的操作,即,透过右手握持前把手212并透过左手握持后把手231进行操作。
[005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篱笆剪具有可调整的活动式前把手以及活动式动力组件,其可以根据不同的切割作业调整为让使用者可以以一致的姿势握持的姿态,提升了使用者长时间操作机器时的舒适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篱笆剪透过两个可转动的固定部连接握持组件以及动力组件,不但大幅提升了整体机身结构的刚性以及操作时的稳定度,更利用悬臂的设计降低机身整体的质量,提升了机身整体的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
[0054]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活动式前把手的电动篱笆剪确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但以上叙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上述说明而作其它种种改良,但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以下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活动式前把手的电动篱笛剪,包括: 一动力与切割组件,包括一刀刃以及一动力源,其中,该刀刃与该动力源相连接,且该刀刃是由该动力源驱动而来回振动; 一握持组件,包括一前握持部、一连接部以及一后握持部,该前握持部与该后握持部分别透过一前固定部以及一后固定部固定于该动力源相对的两侧,该连接部同时连接于该后固定部、该前握持部以及该后握持部;以及 一控制部,设置于该连接部上,用以控制该动力源; 其特征在于,该前握持部包括一前悬臂、一前把手以及一前止付锁,该前悬臂的两端分别与该前固定部以及该连接部连接,该前止付锁设置于该前悬臂上,该前把手的一端枢接于该前悬臂的一前端,且该前把手可透过该前止付锁被定位在该前悬臂两侧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篱笆剪,其特征在于,该前把手可以在该前悬臂的两侧与该前悬臂成90°角的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篱笆剪,其特征在于,该后握持部包括一后把手,该后把手的一端与该连接部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篱笆剪,其特征在于,该前悬臂与该连接臂的接触面积等量于该后把手的截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篱笆剪,其特征在于,该前悬臂与该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 -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篱笆剪,其特征在于,该前固定部与该后固定部为可旋转的转轴,且该前固定部与该后固定部固定在该动力源的两侧的位置是位于同一旋转轴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篱笆剪,其特征在于,该后握持部上设置有一后止付锁,用于将可旋转的该前固定部以及该后固定部定位在固定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活动式前把手的电动篱笆剪,其包括:一动力与切割组件、一握持组件以及一控制部。所述动力与切割组件包括一刀刃以及一动力源。所述握持组件包括一前握持部、一连接部以及一后握持部,所述前握持部与后握持部分别透过一前固定部以及一后固定部固定于动力源相对的两侧。其中,前握持部包括一前悬臂、一前把手以及一前止付锁,前悬臂的两端分别与前固定部以及连接部连接,前止付锁设置于前悬臂上,前把手的一端枢接于前悬臂的一前端。前把手可透过前止付锁被定位在前悬臂两侧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处。
【IPC分类】A01G3-053
【公开号】CN204560341
【申请号】CN201520037333
【发明人】潘祉伶
【申请人】正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