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播种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055115阅读:来源:国知局
稳定的安装镇压轮81,如图3、图4以及图14-16所示,轮架8包括前立柱82、底架84,底架84呈U形,镇压轮81的轴的两端安装于底架84的豁口 840中。前立柱82固定于底架84的前端中心位置,并和底架84形成L形结构。连接架80呈管状结构,竖直设置,竖直设置的前立柱82插入连接架80中。前立柱82上设有第一调整孔820,连接架80设有多个高度不等的第二调整孔(未示出),一调整杆83插入第一调整孔820和不同的第二调整孔中,以调整机架I的高度。
[0051]应用时,若需要调整整个播种机的高度,拔出调整杆83,在连接架80中上下移动前立柱82的位置,移动至适当高度时,再将调整杆83插入对应的第一调整孔820、第二调整孔中即可。调整杆83可以为螺栓或其他具有定位结构的杆状件等,第一调整孔820、第二调整孔可以为螺孔等。
[0052]由于施肥装置、播种装置的播种控制机构等部件均需要动力来源,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图1、图2所示的多功能播种机并未单独设置电机、内燃机等原动机,其所需动力通过动力输入装置、传动装置等来源手扶拖拉机100。具体地,动力输入装置用于和手扶拖拉机100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以接收手扶拖拉机100的动力。传动装置设于机架I上,与动力输入装置连接,并与施肥装置、播种装置连接,用于以不同的传动比向施肥装置、播种装置传递动力(若施肥装置、播种装置不需要动力,则无需与其连接)。
[0053]与现有技术不同,手扶拖拉机100的动力输出部件并非为常见的飞轮,而是其轮轴102。因此,动力输入装置包括:第一链轮91、第二链轮93、啮合于第一链轮91和第二链轮92之间的第一链条92、第一导轴94。第一链轮91固定在手扶拖拉机100的轮轴102上,随着轮轴102旋转。第二链轮93同轴地固定于第一导轴94上,以驱动设于机架I上的第一导轴94转动。为了平衡、简单地设置第一导轴94,机架I的前部上部设有套筒96,套筒96水平设置,且与机架I的中轴线垂直。在套筒96的两端均固定有轴承座95,第一导轴94穿过轴承座95、套筒96,并可旋转地固定于轴承座95中。第一导轴94的设计可以将后续需要驱动的旋转部件设计在机架I的另一侧,有利于整个系统的平衡。
[0054]手扶拖拉机100行进、转弯时,前立柱82无法旋转,因此镇压轮81难以适应转弯,为了辅助手扶拖拉机100转弯,机架I的后部还设有手柄(未示出,杆状、环状等均可,便于人工手动向上提起机架I即可),手柄利于手动提起机架1,在手扶拖拉机100转弯时,提起手柄,机架I随之抬高,顺着手扶拖拉机100的前轮101的转弯方向,移动机架I即可。与此相对应的,为了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避免操作者手动抬起机架,在另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前立柱为圆柱状,连接架为圆筒结构,前立柱可转动地插入连接架中。
[0055]为了控制动力传递,以便于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驱动肥量调节器43、播种控制机构53等,图1所示的多功能播种机还包括离合装置6,离合装置6 —端连接于第一导轴94,另一端与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主要包括变速箱7,播种控制机构53通过链轮链条机构连接于变速箱7的输出轴)、肥量调节器43等连接。
[0056]离合装置6为一机械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离合装置也可以为电子装置、机械装置的结合。如图1-2、图4、图8-13所示,离合装置包括:操作手柄61、拉线62、拨杆63、第五链轮64、离合套65、弹簧66、内镶套67。其中,弹簧66、离合套65、内镶套67依次自第一导轴94的端部套设在第一导轴94上。弹簧66的外端抵顶在一支板661上(支架661固定在机架I上),且第一导轴94的端部通过一轴承架设在该支板66上。
[0057]具体而言,操作手柄61用于手动操作,其安装在支架12的一侧,前后方向,操作手柄61临近脚踏板13,当操作者站立在脚踏板13上时,可以很方便的转动操作手柄61。拉线62 —端连接于操作手柄61,另一端连接于拨杆63的一端,用于传递拉力。操作手柄61、拉线62的结构及用法基本类同目前的自行车、助力车的手刹,在此不再赘述。此外,离合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定位操作手柄的定位装置,以方便控制操作手柄61的位置。
[0058]拨杆63的中部铰接于机架I上,如图8-9所示,拨杆63包括呈直杆状的第一段631、分叉的第二段632,拨杆63整体呈Y形。第一段631的一端设有通孔6312,用于和拉线62连接;另一端设有通孔6311,用于铰接在机架I上延伸出的一个支座(未示出)。更优选地,如图9,第二段632呈半圆形。
[0059]如图4、图12-13所示,离合套65呈环形,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导轴94上,并与第一导轴94之间键连接,以使第一导轴94能够驱动离合套65转动,例如离合套65的内壁设有键槽651。具体地,第二链轮93固定于第一导轴94的一端,离合套65键连接于第一导轴94的另一端,但是离合套65能够在第一导轴94上沿着其轴向自由滑动。拨杆63分叉的第二段632抵顶在离合套94上,当拉线62拉动拨杆63通孔6312时,拨杆63的第二段632向外转动,使拨杆63驱动离合套65在第一导轴94上移动。
[0060]如图4所示,第五链轮64的中心区域为一内镶套67,内镶套67可自由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导轴94上,如图10-11所示,环形的内镶套67上设有外螺纹671,第二链轮64螺纹连接于外螺纹671。第五链轮64、内镶套67之间的分体式设计,便于制造和后续维护。如图10-11所示,内镶套67的一侧设有凸起672,离合套65与内镶套67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652,在弹簧66的抵顶下,凸起672嵌入凹槽652中,以使离合套65驱动内镶套67转动,进而驱动第五链轮64转动。
[0061]如前所述,弹簧66 —端抵顶在支板661上,另一端抵顶在离合套65上没有凹槽652的一侧,以驱动离合套65和内镶套67啮合。
[0062]优选地,如图10-11,离合套65的外侧向四周延伸有环形凸缘653,拨杆63的第二段632卡套在离合套65的外侧部分655,并与环形凸缘653接触,拨杆63可以通过驱动环形凸缘653驱动离合套65在第一导轴94上移动。在环形凸缘653的另一侧,离合套65的外侧部分654外径较小,便于弹簧66套设其上,增加稳定性。
[0063]总结而言,弹簧66为压缩弹簧,一端抵顶在支板661上,另一端抵顶、套设在离合套65的外侧部分654上,迫使离合套65向内镶套67靠近,离合套65的凹槽652卡在内镶套67的凸起672上,第一导轴94转动,离合套65就转动,相应地,内镶套67随之转动。拨杆63的第二段632卡到离合套65的外侧部分655,当扳动操作手柄61,收缩拉线62,拨杆63转动,其第二段632向支板661的方向偏转,压迫环形凸缘653向支板661移动,凸起672、凹槽652脱离,内镶套67处于自由状态,再无转动,后续的与其连接的肥料调节器43、播种控制机构53也不再运转。
[0064]如图17所示,驱动多功能播种机的拖拉机为四轮拖拉机200时,该多功能播种机不必设计图1所示多功能播种机的脚踏板、手柄等,离合装置的操作手柄可以设置在机架01上,也可以设置在四轮拖拉机200上。
[0065]四轮拖拉机200的后轮201为驱动轮,后轮轴202为主动轴、动力输出轴,因此,图17所示的多功能播种机的动力输入装置还包括:第三链轮903、第四链轮905、第二导轴904、支撑件900。第一链轮901固定在四轮拖拉机200的后轮轴202上,用于获取动力,并通过链条9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