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圈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5218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盘圈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浇水盘圈,是一种盘圈花盆。
【背景技术】
[0002]花盆是一种用于种花用的器皿,一般为口大底小的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花卉生产者或养花人士可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花盆的特点选用花盆,这些花盆根据制作材料、样式、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为了便于花盆自动浇水,现有一些花盆采用内外层盆体结构,另一些花盆设有环形罩体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520411959.4,授权公告日2015.10.07,实用新型名称“设有环形罩体的花盆”;该花盆包括盆体和与盆体连接的接水盘,接水盘内部与盆体内部相通;盆体上部外端可旋转的设有环形罩体,环形罩体可旋转的罩在盆体上方或围住盆体上部外端,环形罩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上述环形罩体可根据需要罩住盆体上方,减少土壤内水分的蒸发,确保在长时间忘记浇水后,植物也不会很快就枯死;将环形罩体纵向设置,还可防止在浇水时,浇灌在土壤上端的水溢出,淋湿周边的物品,节约水资源。上述花盆的罩体功能和用途较多,但不具有盆体上部浇水功能,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才能用于花盆的盆口处浇水。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盘圈花盆,使其解决现有同类花盆较少通过盆口和双层结构自动浇水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种盘圈花盆,该花盆包括盆体和盘体,所述盘体呈圈形,盘体内设有环形水槽,盘体设置于盆体的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环形水槽螺旋形向一侧的滴水孔倾斜构成螺旋形水槽,盘体的底部设有凸起的限位圈筋,限位圈筋位于盆体的盆口内径;滴水孔设有渗水螺钉,渗水螺钉内设有通水孔,渗水螺钉的外径设有螺旋形排列的通孔,通孔从上至下由大至小排列,渗水螺钉的通孔、通水孔分别与盘体的滴水孔相通,环形水槽内汇集于滴水孔的水通过渗水螺钉的通孔、通水孔流入盆体内。从而该花盆即可放置于盆体的盆口,通过滴水孔自动对盆体内的土壤进行浇水,滴水孔对应渗水螺钉不同的通孔,即可调节不同的滴水量;同时亦可防止土壤部分蒸发,以及部分雨水、阳台水等其它水进入盆体内;该盘体的大小适用于盆体的尺寸范围较广,只要限位圈筋位于盆体的盆口内即可。
[0005]所述盘体内的环形水槽呈圆锥形,环形水槽内的水通过圆锥形由环形水槽外侧汇聚至内侧的螺旋形水槽。上述结构便于较大盘体内的水进一步汇集于环形水槽,并通过螺旋形水槽汇集于滴水孔。
[0006]所述盘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滴水孔设置于环形水槽内的开口一侧。该结构便于盆体种有植物时,盘体从盆体取出,便于盘体清洗和更换。
[0007]所述渗水螺钉的通水孔内设有渗水内芯,渗水内芯采用渗水材料制成。从而进一步减少滴水孔的滴水量,使盘体中的水使用天数更长,同时便于对水体进行过滤。
[0008]所述盘体的盘口设有圈盖,圈盖设有加水孔和孔塞,渗水螺钉穿过圈盖设置于滴水孔。圈盖与盘体采用一体或分体设计,从而便于盘体内的水密封储存,进一步防止水质的变化。
[0009]所述盆体包括内盆体和外盆体,内盆体与外盆体套合构成的盆体内腔室为储水腔,内盆体的底部位于外盆体内的底部上方,内盆体的底部设有与底部储水室相通的毛细孔,内盆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加水孔;外盆体设有透明视窗。上述结构的盆体便于水储存于盆体内的储水腔,从而无需经常浇水,植物自动通过内盆体底部的毛细孔吸收水;同时,透明视窗便于观察里面的水位是否需要加水,加水孔便于箱储水室内加水。
[0010]所述内盆体与外盆体之间的上口通过内盆体的外沿群边与外盆体的外沿群边扣合形成,即内盆体和外盆体的盆口外径分别设有外沿群边,内盆体的外沿群边设有间隔排列的延伸倒钩,内盆体一侧的外沿群边设有加水孔,外盆体的外沿群边设有与内盆体上延伸倒钩对应的钩孔,内盆体的延伸倒钩与外盆体的钩孔扣合,外盆体内的底部设有限位柱。上述结构为一种内盆体与外盆体的组装方式和结构,其外形结构不影响盆体的装配和安装,外盆体内底部的限位柱防止内盆体下陷。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盆体和盘体生产、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滴水量(浇水量)调节控制方便,上下双向浇水选择,盘体适用花盆范围广,装卸方便;其适合作为节水自动浇水花盆使用,或盘体独立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A部进行了框定。
[0013]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的盘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盘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图4的盘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序号及名称:1、内盆体,2、外盆体,3、透明视窗,4、盘体,401、环形水槽,402、滴水孔,5、渗水螺钉,501、通孔,6、渗水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花盆包括盆体和盘体,盆体包括内盆体I和外盆体2,盘体呈圈形,盘体一侧设有开口,盘体内设有环形水槽401,盘体设置于盆体的盆口 ;盘体的环形水槽螺旋形向一侧的滴水孔402倾斜构成螺旋形水槽,盘体的底部设有凸起的限位圈筋,限位圈筋位于盆体的盆口内径。盘体的滴水孔设置于环形水槽内的开口一侧,滴水孔设有渗水螺钉5,渗水螺钉内设有通水孔,通水孔内设有渗水内芯6,渗水内芯采用渗水材料制成;渗水螺钉的外径设有螺旋形排列的通孔501,通孔从上至下由大至小排列。渗水螺钉的通孔、通水孔分别与盘体的滴水孔相通,环形水槽内汇集于滴水孔的水通过渗水螺钉的通孔、通水孔流入盆体内。
[0019]同时,盆体的内盆体与外盆体套合构成的盆体内腔室为储水腔,内盆体的底部位于外盆体内的底部上方,内盆体的底部设有与底部储水室相通的毛细孔,内盆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加水孔;外盆体设有透明视窗3ο盆体的具体结构实施例如下:内盆体与外盆体之间的上口通过内盆体的外沿群边与外盆体的外沿群边扣合形成,即内盆体和外盆体的盆口外径分别设有外沿群边,内盆体的外沿群边设有间隔排列的延伸倒钩,内盆体一侧的外沿群边设有加水孔,外盆体的外沿群边设有与内盆体上延伸倒钩对应的钩孔,内盆体的延伸倒钩与外盆体的钩孔扣合,外盆体内的底部设有限位柱。
[0020]使用时,内盆体与外盆体扣合组成盆体,植物种入内盆体,盘体放入盆体的盆口 ;接着,水通过内盆体的加水孔注入盆体的储水腔内,和/或直接导入盘体的环形水槽内,该花盆即可使用。如需调节盘体的滴水量,转动盘体的渗水螺钉,使渗水螺钉对应的通孔与盘体的滴水孔相对,水即可通过滴水孔、通孔,以及渗水螺钉的通水孔滴入内盆体内,从而对土壤表面进行浇水;而植物根部通过内盆体底部的毛细孔向下吸水。
[0021]如图4、图5所示,盘体呈圈形,盘体内的环形水槽呈圆锥形,环形水槽内的水通过圆锥形由环形水槽外侧汇聚至内侧的螺旋形水槽。上述结构的盘体亦可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和技术目的,只是种植了植物的盆体,较难将盘体从盆体上取出。
【主权项】
1.一种盘圈花盆,该花盆包括盆体和盘体(4),所述盘体呈圈形,盘体内设有环形水槽(401),盘体设置于盆体的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4)的环形水槽(401)螺旋形向一侧的滴水孔(402)倾斜构成螺旋形水槽,盘体的底部设有凸起的限位圈筋,限位圈筋位于盆体的盆口内径;滴水孔设有渗水螺钉(5),渗水螺钉内设有通水孔,渗水螺钉的外径设有螺旋形排列的通孔(501),通孔从上至下由大至小排列,渗水螺钉的通孔、通水孔分别与盘体的滴水孔相通,环形水槽内汇集于滴水孔的水通过渗水螺钉的通孔、通水孔流入盆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圈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4)内的环形水槽(401)呈圆锥形,环形水槽内的水通过圆锥形由环形水槽外侧汇聚至内侧的螺旋形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圈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4)的一侧设有开口,滴水孔(402)设置于环形水槽(401)内的开口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圈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螺钉(5)的通水孔内设有渗水内芯(6),渗水内芯采用渗水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圈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4)的盘口设有圈盖,圈盖设有加水孔和孔塞,渗水螺钉(5)穿过圈盖设置于滴水孔(4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圈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包括内盆体(I)和外盆体(2),内盆体与外盆体套合构成的盆体内腔室为储水腔,内盆体的底部位于外盆体内的底部上方,内盆体的底部设有与底部储水室相通的毛细孔,内盆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加水孔;外盆体设有透明视窗(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圈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盆体(I)与外盆体(2)之间的上口通过内盆体的外沿群边与外盆体的外沿群边扣合形成,即内盆体和外盆体的盆口外径分别设有外沿群边,内盆体的外沿群边设有间隔排列的延伸倒钩,内盆体一侧的外沿群边设有加水孔,外盆体的外沿群边设有与内盆体上延伸倒钩对应的钩孔,内盆体的延伸倒钩与外盆体的钩孔扣合,外盆体内的底部设有限位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圈花盆,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花盆较少通过盆口和双层结构自动浇水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花盆包括盆体和盘体,所述盆体包括内盆体和外盆体,盘体设置于内盆体的盆口体;其要点是所述盘体的环形水槽螺旋形向一侧的滴水孔倾斜构成螺旋形水槽,滴水孔的渗水螺钉内通水孔设有渗水内芯,渗水螺钉外径螺旋形排列的通孔从上至下由大至小排列,环形水槽内汇集于滴水孔的水通过渗水螺钉的通孔、通水孔流入内盆体内;内盆体与外盆体套合构成的盆体内腔室为储水腔,内盆体的底部设有毛细孔,顶部一侧设有加水孔。其滴水量(浇水量)调节控制方便,上下双向浇水选择,盘体适用花盆范围广;其适合作为节水自动浇水花盆使用,或盘体独立使用。
【IPC分类】A01G27/00, A01G9/02
【公开号】CN205357304
【申请号】CN201521126214
【发明人】陈燕萍
【申请人】陈燕萍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