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573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漂,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脚,所述漂尾连接在所述漂身的上端,所述漂脚连接在所述漂身的下端;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形状为环状,套接在所述漂身的表面或所述漂脚的表面。本实用新型在漂身或漂脚的表面上套接密度较大的环状配重件,可以调整浮漂的重心位置,并通过精确设定所述配重件的质量、数量或位置实现对浮漂的重心位置的精确设定。
【专利说明】
一种浮漂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浮漂。
【背景技术】
[0002]浮漂是钓鱼活动中钓鱼人了解鱼情、鱼讯的必要工具,钓鱼人需通过浮漂的动作来判断鱼情鱼讯和起竿时机。其中浮漂的重心位置对浮漂反映鱼情鱼讯的及时性、灵敏性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现有浮漂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因浮漂的漂尾树脂含量高,等长等径的漂尾质量大于漂脚质量,这导致浮漂整体的重心偏上,而浮漂在正常使用时重心最好位于漂身最大直径处或以下,但因材料限制很难将浮漂重心调整到漂身下端,更难将浮漂重心调整到漂脚上。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浮漂的重心位置进行调整。例如,浮漂的重心位置靠近漂体下端有利于加快浮漂的翻身速度;浮漂的重心位置在漂脚上,则能让浮漂快速的站立和定位;使浮漂的翻身、站立及定位变的更快速,可以缩短线组自入水后的到位时间,让鱼讯传递到浮漂的时间变的更短,这在争分夺秒的钓鱼比赛时有利于让钓手取得更好的成绩。
[0003]因此,精确设定浮漂的重心位置,以适应钓鱼人对于浮漂性能的要求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精确设定重心位置的浮漂。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漂,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脚,所述漂尾连接在所述漂身的上端,所述漂脚连接在所述漂身的下端;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形状为环状,套接在所述漂身的表面或所述漂脚的表面。本实用新型利用浮漂密度小、质量轻、形状细长的特点,在漂身或漂脚的表面上套接密度较大的环状配重件,可以改变浮漂的重心位置,并通过精确设定所述配重件的质量、数量或位置实现对浮漂的重心位置的精确设定。
[0007]可选地,所述配重件具有多个,各所述配重件沿所述浮漂的轴线方向平行排布。
[0008]可选地,所述配重件的材料为金属。
[0009]可选地,所述漂身表面设置有漂身加强层,所述漂身加强层为薄膜状结构,包裹整个漂身,或包裹漂身的上部和/或下部。本实用新型在漂身表面设置漂身加强层可以增强漂身的强度,防止浮漂在频繁使用或猛烈起竿时出现漂身开裂的情况。
[0010]可选地,所述漂身加强层的材料为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0011]可选地,所述漂身的表面设置有漂身加强线,所述漂身加强线沿漂身表面上下延伸,并包拢整个漂身。本实用新型在漂身表面设置漂身加强线可以用更少的材料达到增强漂身强度的目的,防止浮漂在频繁使用或猛烈起竿时出现漂身开裂的情况。
[0012]可选地,所述漂身加强线的材料为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0013]可选地,所述漂身的内部设置有漂身加强核,所述漂身加强核一端连接在所述漂尾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漂脚上,并贯穿整个漂身。本实用新型在漂身内部设置漂身加强核可以增强漂身的强度,防止浮漂在频繁使用或猛烈起竿时出现漂身开裂的情况,同时,由于所述漂身加强核一端连接在所述漂尾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漂脚上,可以更好地长久保持漂尾和漂脚的同心度。
[0014]可选地,所述漂身加强核的材料为巴尔衫木。
[0015]可选地,所述漂尾的材料为玻璃纤维或塑料;所述漂身的材料为巴尔杉木、芦苇、泡沫、动物羽毛中的一种;所述漂脚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竹纤维中的一种。
[00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图1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1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1c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c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2d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各标记分别为:
[0027]I 漂尾
[0028]2 漂身
[0029]3 漂脚
[0030]4配重件[0031 ]5漂身加强层
[0032]6漂身加强线
[0033]7漂身加强核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漂,所述浮漂包括漂尾1、漂身2和漂脚3,所述漂尾I连接在所述漂身2的上端,所述漂脚3连接在所述漂身2的下端;所述浮漂还包括配重件4,所述配重件4的形状为环状,套接在所述漂身2的表面或所述漂脚3的表面。如图1a所示,所述配重件4设置在漂身2上;如图1b所示,所述配重件4设置在漂脚3上。可选地,所述配重件4还可以具有多个,各所述配重件4沿所述浮漂的轴线方向平行排布,如图1c所示,两个配重件4平行地设置在漂脚3上,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多个”应解释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还可以有更多个配重件4平行地设置在漂脚3上,同样的,所述多个配重件4也可以同时设置在漂身2上,还可以一部分设置在漂身2上一部分设置在漂脚3上。其中,所述配重件4的内径大小与其所套接位置的浮漂的表面相匹配,可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配重件4的厚度、高度或材料调整配重件4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浮漂密度小、质量轻、形状细长的特点,在漂身2或漂脚3的表面上套接密度较大的环状配重件4,以调整浮漂的重心位置,并可以通过精确设定所述配重件4的质量、数量或位置实现对浮漂的重心位置在浮漂上较大范围内的精确设定,所述较大范围极限情况下可为漂身2上端至漂脚3下端之间的任一位置。
[0037]例如,有一质量为I克浮漂,漂尾长度为25厘米,漂身长度为10厘米,漂脚长度为15厘米,其重心位置位于漂身上距离漂脚底端24厘米的位置,当在漂身表面距离漂脚底端16厘米位置处套接一个质量为I克的配重件时,所述浮漂的重心位置即被设定到距离漂脚底端20厘米的位置,具体算法为:调整后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 =(原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0*浮漂质量m0+配重件套接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1*配重件质量ml)/(浮漂质量m0+配重件质量ml)。在此前提下继续探讨以下几种情况:
[0038]此时,若不改变配重件的位置,将配重件的质量增加为3克,所述浮漂的重心位置即被设定到距离漂脚底端18厘米的位置,具体算法同样为:调整后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I =(原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0*浮漂质量mO+配重件套接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1*配重件质量ml)/(浮漂质量mO+配重件质量ml)。
[0039]此时,若不改变配重件的质量,将配重件套接在漂脚上,距离漂脚底端长度为12厘米,所述浮漂的重心位置即被设定到距离漂脚底端18厘米的位置,具体算法同样为:调整后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I =(原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0*浮漂质量mO+配重件套接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1*配重件质量ml)/(浮漂质量mO+配重件质Sml) ο
[0040]此时,若不改变原配重件的位置和质量,再将一个质量为I克的配重件套接在漂脚上,且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为8厘米,所述浮漂的重心位置即被设定到距离漂脚底端16厘米的位置,为表述方便,此处将原配重件命名为第一配重件,将后添加的配重件命名为第二配重件,具体算法为:调整后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 =(原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0*浮漂质量mO+第一配重件套接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I I*第一配重件质量ml+第二配重件套接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12*第二配重件质量m2)/(浮漂质量mO+第一配重件质量ml+第二配重件质量m2)。
[0041]以此类推,当质量为mO克,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距离为10的浮漂上套接n(n彡I)个配重件,且第η配重件的质量为mn克,套接位置距离漂脚底端距离为In时,调整后浮漂的重心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长度I = (10=^0+11=1=1111+...+ln*mn)/(mO+ml+...+mn) 0
[004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配重件套接位置更准确得是指配重件重心在浮漂上的位置。
[0043]优选地,所述配重件4的材料为金属,例如铅、铜、铁、招等。
[0044]浮漂的重心位置对于浮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浮漂的翻身速度、灵敏度和稳定性上:在翻身速度方面,浮漂重心的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距离越小,则浮漂翻身、站立和定位速度越快。浮漂重心的位置距离漂脚底端的距离越大,则浮漂翻身、站立和定位速度越慢。因此,通过精确调整浮漂重心的位置就可以精确调整浮漂的翻身、站立和定位的速度。浮漂翻身、站立和定位速度快可以加快线组自入水后到位的过程,节省了自线组入水至线组到位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钓鱼的效率,尤其对于参加有时间限制的钓鱼比赛时,对钓手提高比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在灵敏性方面,当浮漂的重心在漂身下端或漂脚时,鱼钩至浮漂重心的作用距离变短,在一定程度上便提高了浮漂的灵敏性。在稳定性方面,重心对于浮漂稳定性的影响应结合浮漂的浮心进行说明,所谓浮心,即浮力的作用点,在浮漂形状确定的情况下,其浮心位于所述浮漂漂身的几何中心点上。由于浮漂重心的下移,加大了浮漂的浮心和重心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缩短了浮漂的重心和线组铅坠之间的距离,所以浮漂的浮心、重心和线组铅坠三个点形成了更有效的分布点位,这可以消减来自水面风浪对浮漂及线组微小作用力的影响,让浮漂在使用时有更好的平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浮漂的稳定性。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设定浮漂重心的位置,进而能够提升钓鱼人在垂钓过程中的体验。
[004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漂身表面设置有漂身加强层5,所述漂身加强层5为薄膜状结构,包裹整个漂身2,或者包裹漂身2的上部和/或下部。如图2a所示,所述漂身加强层5包裹在所述漂身2的上部;如图2b所示,所述漂身加强层5包裹在所述漂身2的下部;如图2c所示,所述漂身加强层5包裹在所述漂身2的上部和下部;如图2d所示,所述漂身加强层5包裹所述漂身2的全部;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述漂身加强层5还可以设置在漂身2的任一部分或任几部分上,都可以达到加强漂身强度的效果,从而可以防止浮漂在频繁使用或者猛烈起竿时出现漂身开裂的情况。优选地,所述漂身加强层的材料为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004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漂身的表面设置有漂身加强线6,所述漂身加强线6沿漂身表面上下延伸,并包拢整个漂身2。如图3所示,所述漂身加强线6沿漂身表面在竖直方向上上下延伸,同样的所述漂身加强线6还可以沿漂身表面倾斜着上下延伸,多条漂身加强线6间还可以形成交叉。优选地,所述漂身加强线均匀得分布在漂身2表面上,可以通过调整漂身加强线6的疏密调整对浮漂加强的程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漂身表面设置漂身加强线6可以用更少的材料达到增强漂身强度的目的,可以防止浮漂在频繁使用或猛烈起竿时出现漂身开裂的情况。优选地,所述漂身加强线的材料为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004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漂身的内部设置有漂身加强核7,如图4所示,所述漂身加强核7—端连接在所述漂尾I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漂脚3上,并贯穿整个漂身2。本实施例包括当漂尾和漂脚足够长,漂尾和漂脚在漂身加强核7中连接在一起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漂身内部设置漂身加强核可以增强漂身的强度,可以防止浮漂在频繁使用或猛烈起竿时出现漂身开裂的情况,同时,由于加强核上端接在所述漂尾上,下端连接在所述漂脚上,将漂尾和漂脚串联在一起,可以更好地长久保持漂尾和漂脚的同心度。优选地,所述漂身加强核的材料为巴尔衫木。
[004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漂尾的材料为玻璃纤维或塑料;所述漂身的材料为巴尔杉木、芦苇、泡沫、动物羽毛中的一种;所述漂脚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竹纤维中的一种。
[004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 漂尾(I)、漂身(2)和漂脚(3),所述漂尾连接在所述漂身的上端,所述漂脚连接在所述漂身的下端; 配重件(4),所述配重件的形状为环状,套接在所述漂身的表面或所述漂脚的表面; 所述漂身的表面设置有漂身加强层(5),所述漂身加强层为薄膜状结构,包裹整个漂身,或者包裹漂身的上部和/或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具有多个,各所述配重件沿所述浮漂的轴线方向平行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的材料为金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身加强层的材料为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身的表面设置有漂身加强线(6),所述漂身加强线沿漂身表面上下延伸,并包拢整个漂身。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身加强线的材料为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身的内部设置有漂身加强核(7),所述漂身加强核一端连接在所述漂尾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漂脚上,并贯穿整个漂身。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身加强核的材料为巴尔衫木。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 所述漂尾的材料为玻璃纤维或塑料; 所述漂身的材料为巴尔杉木、芦苇、泡沫、动物羽毛中的一种; 所述漂脚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竹纤维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A01K93/00GK205623991SQ20162028721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7日
【发明人】徐进
【申请人】徐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