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抗癌疫苗的制作方法
本项发明技术涉及一种用生物分子手术技术对活菌体内核质DNA链上的碱基进行选择性切割手术,使DNA大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引起DNA局部变性及链断裂而制成的保持完整菌体免疫原性的抗癌疫苗。疫苗免疫机体可产生直接对呈几何级分裂的癌变细胞进行特异性攻击、裂解杀灭癌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AM-29。属生物技术。
癌症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有700万人左右,发生癌症的新病例约900万。据中国的调查,每年死于癌症的有80万人左右,发生癌症的新病例约100万人,并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本项癌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表明,癌变细胞源于上皮生发细胞(干细胞)。干细胞的主要特性是多能性和具有自我维持的能力,其增殖、分化结果是产生成熟的功能性细胞,决定着组织细胞群的生物学行为。已往认为,癌细胞是于细胞分化过程的停滞和阻断,不能获得细胞成熟的特性。本项研究表明,癌变细胞是在生发干细胞最初分裂增殖尚未进入细胞分化程序的阶段产生。癌细胞与上皮生发干细胞有着极为一致的细胞形态和生物学行为。正常上皮生发细胞保留着原始幼稚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和胚胎抗原;癌变细胞同样处在原始幼稚细胞状态和存在胚胎抗原,二者在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上均无任何区别。但是,生发干细胞与癌细胞在细胞分裂增殖的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干细胞的细胞分裂呈非几何级增殖;而癌细胞的细胞分裂呈几何级增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干细胞的细胞分裂增殖遗传信息是呈不对等分配传递予子代细胞的,首次分裂后的二个子细胞具有不同的分化趋势,其中一个子细胞将继续保持未分化原始幼稚干细胞的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另一个子细胞则不断分化趋向成熟、衰老脱落。癌细胞的细胞分裂增殖遗传信息则呈完全对等分配传递给子细胞,分裂后的二个子细胞均保持未分化原始幼稚细胞的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无限制分裂增殖,显现细胞癌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本项研究表明,细菌的细胞分裂增殖遗传信息是完全对等分配传递给子代细胞的,其细胞分裂形式亦是呈几何级增殖,与癌变细胞的分裂增殖形式完全相同。研究表明,细菌体内存在决定维持细胞几何级分裂增殖和保持原始幼稚细胞特性的遗传物质。本项发明用生物分子手术技术对活菌体内核质DNA链上的碱基进行选择性切割,使DNA大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引起DNA局部变性及链断裂而制成抗癌疫苗。疫苗保持了完整菌体的免疫原性,菌体免疫机体可产生具有对呈几何级分裂的癌细胞进行特异性攻击、裂解杀灭癌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AM-29。
目前,国内外肿瘤临床对癌症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手术和放疗属局部治疗,从肿瘤生物学角度看,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存在转移和扩散的特性;化疗主要采用细胞毒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大,特异性差,可同时杀伤正常细胞,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严重。化疗虽能提高部分癌症患者的缓解率和存活率,但总体上疗效不确定。本项发明属于一种新的癌症免疫治疗技术,是在研究了癌变细胞与干细胞的不同分裂增殖形式及分化的生物学特性;癌变细胞与细菌相同的分裂增殖形式的癌症发病机理基础上提出的免疫疗法。抗癌疫苗免疫制剂的研制是用生物分子手术技术对活菌体DNA手术切割,使DNA大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制成的疫苗。疫苗保持了完整菌体的免疫原性,免疫机体产生对癌细胞进行特异性攻击、裂解杀灭癌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AM-29和直接介入免疫系统,显著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癌症具有根本上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可用于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乳腺癌、子宫颈癌、食道癌、皮肤癌、白血病、淋巴肉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直肠癌、胰腺癌、鼻咽癌、舌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
本发明技术结合以下实施例作具体描述。
图1.癌细胞与干细胞的不同分裂增殖示意图。
图2.癌细胞与细菌的相同分裂增殖示意图。
图3.为″抗癌疫苗″制剂制作的工艺流程示意。
图4.为″生物活性物质AM-29″裂解杀灭癌细胞的示意图。
根据
图1所示,生发干细胞(1)与癌细胞(2)在细胞分裂增殖的形式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干细胞的分裂呈非几何级增殖(3);而癌细胞的分裂呈几何级增殖(4)。干细胞的细胞分裂增殖遗传信息是不对等分配传递予子代细胞的,首次分裂后的二个子细胞具有不同的分化趋势,其中一个子细胞A(5)将继续保持原始干细胞(1)的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另一个子细胞B(6)则不断分化趋向成熟、衰老脱落。癌细胞(2)的细胞分裂增殖遗传基因则呈完全对等分配传递给子细胞,分裂后的二个子细胞(7)均保持原始幼稚细胞的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无限制分裂增殖,显现细胞癌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根据图2所示,细菌(8)的细胞分裂增殖遗传信息是完全对等分配传递给子代细胞(9)的,其细胞分裂形式亦是呈几何级增殖(10),与癌变细胞(2)的分裂增殖形式完全相同。
根据图3所示,抗癌疫苗(11)免疫制剂的研制工艺流程第一步(12)为特定细菌的单一菌株分离、培养;第二步(13)是用生物分子手术技术对活菌体内核质DNA进行选择性手术切割,使DNA大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第三步(14)将DNA手术切割后的活菌体制成干冻粉剂,该干冻粉剂即是保持了完整菌体免疫原性的抗癌疫苗(11)成品;第四步(15)为抗癌疫苗(11)置4~8℃避光处保存,备用。
根据图4所示,细菌(8)体内存在决定维持细胞几何级分裂增殖和保持原始幼稚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细胞遗传信息(16)。具有该细胞遗传信息(16)的菌体内核质DNA手术切割后大分子结构变性,经自动免疫机体(17)后可产生只对癌细胞(2)进行特异性攻击、裂解杀灭癌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AM-29(18)和直接介入免疫系统,显著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癌症具有根本上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抗癌疫苗(11),其特征在于用生物分子手术技术,对活菌体细胞内核质DNA链上的碱基进行选择性手术切割(13),使DNA大分子结构因基因的修饰而发生改变,制备成具有特异性攻击癌变细胞的抗癌疫苗(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还在于对菌体细胞内核质DNA分子手术(13)基因修饰而制成的抗癌疫苗(11),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机体可产生具有对呈几何级分裂的癌细胞进行特异性标记及裂解杀灭癌细胞的蛋白质AM-29(18)和显著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全文摘要
本项研究表明,癌变细胞是在生发干细胞最初分裂增殖尚未进入细胞分化程序的阶段产生。研究揭示,癌细胞与干细胞有着极为一致的生物学特性,二者细胞均保留着原始幼稚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胚胎抗原等,但细胞分裂增殖形式及子代细胞的分化趋势却绝然不同。研究还表明,细菌体内存在决定维持细胞几何级分裂增殖和保持原始生物学特性的细胞遗传信息。用生物分子手术技术对活菌体内核质DNA链上的碱基进行手术切割,使DNA大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将具有该细胞遗传信息经DNA分子手术后的抗癌疫苗BD-5自动免疫机体,可产生只对癌细胞进行特异性攻击、裂解杀灭癌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AM-29,并且可直接介入免疫系统,显著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癌症具有根本上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文档编号C12N1/21GK1357385SQ0013479
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3日
发明者程杰 申请人: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