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抑制板栗发芽的保鲜方法

文档序号:560936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抑制板栗发芽的保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产品保鲜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贮藏板栗出库后货架期及流通期间抑制发芽的贮藏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中国板栗与欧洲栗、美洲栗和日本栗相比,具有糯性好、栗味浓、易去皮的特点,其特有的栗香味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近年来板栗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产量迅速增长,因此在采摘后要通过长期贮藏后逐步销售。而商品板栗是种子,采后逐渐进入休眠期,因此板栗比较适合低温冷藏和气调贮藏,贮藏期可达6-10个月,在贮藏期间基本能够控制腐烂、失水和发芽等问题。但是在第二年春天,板栗的休眠期逐渐解除,在出库后的运输和货架期即销售期间,由于温度的升高,板栗会大量发芽,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因此急需一种切实可行的抑制板栗货架期发芽的保鲜方法。
目前板栗贮藏中经常使用低浓度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保鲜,通常二氧化碳使用浓度为5-12%,而本发明人意外发现,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贮藏(沙藏、冷藏、气调贮藏)的板栗,在出库前用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处理一定时间,会显著抑制板栗出库后货架期间的发芽率,并且有利于保持板栗的品质。同时还发现在出库后采用含有一定浓度氯离子的溶液对板栗进行浸泡,不但可以控制引起板栗腐烂的病原菌的生长,还可以有效抑制板栗的发芽率。于是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板栗货架期发芽的保鲜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出库前,将贮藏的板栗置于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中,和/或出库后将贮藏的板栗用含活性氯氯的溶液浸泡处理。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板栗发芽率,并且简便易行。
技术方案目前板栗贮藏中经常使用低浓度二氧化碳进行保鲜,通常二氧化碳使用浓度为5-12%,从未有文献报道采用二氧化碳对板栗货架期的发芽有抑制作用。本发明人意外发现,将板栗置于较高二氧化碳气氛下一段时间,可以达到抑制板栗发芽的效果。而且经过大量实验证实,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贮藏(沙藏、冷藏、气调贮藏)的板栗,在出库前将板栗用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处理一定时间,均会显著抑制板栗出库后货架期间的发芽率,并且有利于保持板栗的品质。同时还发现,在出库后采用含有一定浓度活性氯的溶液对板栗进行浸泡,不但可以控制引起板栗腐烂的病原菌的生长,还可以有效抑制板栗的发芽率。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1)在出库前,将贮藏的板栗置于>20%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中3天以上,优选5-10天,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为例如30%-70%,优选为40%-60%,最佳浓度为50%。
对于冷藏、气调贮藏的板栗,可以在出库前,在密闭的板栗贮藏环境(例如气调库、气密大帐等),在贮藏温度下,直接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或放入干冰。对于沙藏的板栗,显然要将板栗挖出,之后将之摊放或堆放,置于封闭的环境下,然后再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处理。
经上述步骤(1)的二氧化碳处理之后,即可达到抑制板栗发芽的效果。同时,经上述步骤(1)处理之后的板栗还可以采用如下步骤(2)进行再次处理,以达到更佳的抑制板栗发芽的效果。
(2)在出库后,将贮藏的板栗用含活性氯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例如10-30分钟,其中所述溶液的活性氯浓度为100-1000μl/l,优选浓度为400-600μl/l。所述含氯离子的溶液可以是次氯酸钠溶液,其浓度按活性氯计算可以采用100-1000μl/l,优选为400-600μl/l,最佳浓度为500μl/l。
上述两步处理方法可以单独使用,即在板栗出库前按照上述(1)中的方法用二氧化碳气体对板栗进行处理,或者在板栗出库后按照上述(2)中的方法用含氯离子的溶液例如次氯酸钠溶液对板栗进行处理,都具有显著降低板栗货架期发芽率的作用;如可将二者结合,即在出库前按上述方法用二氧化碳处理,并在出库后用含氯离子的溶液例如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则抑制发芽率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保持板栗的品质。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可以较好地解决了板栗货架期的发芽问题,在保持板栗的优良品质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板栗的发芽率。
2、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
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采用二氧化碳(CO2)进行保鲜处理贮藏的板栗在出库前,放在气调库内或塑料大帐内,在贮藏温度下充入二氧化碳并达到50%的浓度,在此状态下保持8天,之后即可出库,进行包装、运输和销售。
实施例2采用次氯酸钠(NaOCl)进行保鲜处理贮藏板栗出库后,浸入活性氯浓度为500μl/l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20min后捞出,晾干(恢复到原重)。即可进行包装、运输和销售。
实施例3采用二氧化碳和次氯酸钠进行保鲜处理贮藏的板栗在出库前,放在气调库内或塑料大帐内,在贮藏温度下充入二氧化碳并达到40%的浓度,在此状态下保持7天,然后出库,浸入活性氯浓度为400μl/l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10min后捞出,晾干(恢复到原重)。即可进行包装、运输和销售。
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贮藏板栗的效果见下表1。
表1 12天货架期结束时发芽率的检测结果
其中A组为实施例1(即50%CO2处理8天)所述方法的抑芽效果B组为实施例2(活性氯浓度为500μl/lNaOCl浸泡20min)所述方法的抑芽效果C组为对照,是未经本方法处理的抑芽效果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氯浓度为500μl/l NaOCl浸泡20min可完全抑制货架期板栗的发芽;50%CO2处理8天也可有效降低板栗的发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本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抑制板栗货架期发芽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出库前将贮藏的板栗置于>20%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中3天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方法,其中,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30%-70%,放置时间为5-10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鲜方法,其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4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鲜方法,其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的方法,它还包括出库后将板栗用含活性氯的溶液浸泡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鲜方法,其中,所述溶液的活性氯浓度为100-1000μl/l,浸泡时间为10-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鲜方法,其中,所述溶液的活性氯浓度为200-800μl/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鲜方法,其中,所述的含活性氯的溶液为次氯酸钠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鲜方法,其中,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活性氯含量为400-600μl/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鲜方法,其中,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活性氯含量为500μl/l。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板栗货架期发芽的保鲜方法,即,在出库前将贮藏的板栗置于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中,和/或出库后将板栗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处理。本发明保鲜方法简便、高效、安全、实用,在保持板栗的优良品质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板栗在流通及货架期期间的发芽率。
文档编号A23B7/14GK1615711SQ200310113448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
发明者王贵禧, 梁丽松, 杨小胡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