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体变角式制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70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体变角式制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制作龙井茶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作龙井茶的工艺是采用手工炒制工艺进行的,用手工炒制工艺制作龙井茶存在着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及工效低的不足之处。为了克服采用手工炒制工艺制作龙井茶所存在的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及工效低的不足之处,人们采用制茶机来制作龙井茶,现有的制茶机其炒锅是采用固定式的,工作时炒手与炒锅壁之间的压力角变化不多,炒制出来的龙井茶质量达不到用手工炒制工艺的水平;另外,现有的制茶机还存在着安全性能差,操作时手容易被轧伤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制茶机在工作时所存在的炒手与炒锅壁之间的压力角变化不多,手容易被轧伤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炒手与炒锅壁之间的压力角变化多、手不会被轧伤、操作简便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包括炒锅、机架、炒手、炒锅转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在机架上设有安装控制、启动开关和仪表的控制面板,在机架上装有用来抬制茶机的手柄;炒锅的锅底为弧形,炒锅的侧面为平面,炒锅设在机架上,在炒锅的外侧面上设有电加热板,炒锅后侧与机架之间通过铰链相接,炒锅前侧的外壁上设有锅体托架;炒手设在炒锅中,炒手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在炒手转轴的一端通过炒手离合器装有一个链轮,与炒手离合器相配合的炒手离合器手柄装在机架上;炒锅前侧面上设有出茶口,在炒锅前侧面上的出茶口处设有活动挡板。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和链轮传动装置,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之间通过带轮传动机构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链轮与炒手离合器上的链轮之间设有链条。炒锅转动机构可采用杠杆式炒锅转动机构、楔块式炒锅转动机构和齿轮齿条式炒锅转动机构,其中,杠杆式炒锅转动机构包括压杆、杠杆和转轴,压杆与杠杆之间为铰链连接,在压杆的顶部设有压杆手柄,杠杆与转轴之间固定在一起,与压杆手柄相配合的压杆手柄定位卡槽固定在机架上,在压杆手柄定位卡槽上设有若干个槽口,杠杆的顶部顶在锅体托架的底部;采用楔块式炒锅转动机构时,楔块式炒锅转动机构上的斜面顶在锅体托架的底部;采用齿轮齿条式炒锅转动机构时,齿轮齿条式炒锅转动机构上的齿条固定在锅体托架上,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装在机架上。
当需调整炒手与炒锅壁之间的压力角时,通过炒锅转动机构使炒锅的锅体以炒锅后侧与机架之间的铰链为轴心转动一角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用于制作龙井茶的制茶机相比,具有炒手与炒锅壁之间的压力角变化多,手不会被轧伤,操作简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的优点,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体积小、节电、工效高、省力的特点。


图1为锅体变角式制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至附图3,一种锅体变角式制茶机包括炒锅1、机架2、炒手3、炒锅转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在机架2上设有安装控制、启动开关和仪表的控制面板7,在机架2上装有用来抬制茶机的手柄20;炒锅1的锅底为弧形,炒锅1的侧面为平面,炒锅1设在机架2上,在炒锅1的外侧面上设有电加热板,炒锅1后侧与机架2之间通过铰链18相接,炒锅1前侧的外壁上设有锅体托架17;炒手3设在炒锅1中,炒手3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上,在炒手3转轴的一端通过炒手离合器装有一个链轮,与炒手离合器相配合的炒手离合器手柄8装在机架2上;炒锅1前侧面上设有出茶口21,在出茶口21下方的机架2上设有接茶架19,在炒锅1前侧面上的出茶口处设有活动挡板5,在活动挡板5上装有活动挡板手柄4;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1、减速器12和链轮传动装置,电机11和减速器12装在机架2上,电机1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2的输入轴之间通过带轮传动机构连接,减速器12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13,在减速器12输出轴上的链轮13与炒手离合器上的链轮之间设有链条;炒锅转动机构采用杠杆式炒锅转动机构,杠杆式炒锅转动机构包括压杆10、杠杆16和转轴15,压杆10与杠杆16之间为铰链连接,在压杆10的顶部设有压杆手柄6,杠杆16与转轴15之间固定在一起,与转轴15两端相配合的凹槽座14固定在机架2的底部,与压杆手柄6相配合的压杆手柄定位卡槽9固定在机架2上,其中在压杆手柄定位卡槽9上设有若干个槽口,杠杆16的顶部顶在锅体托架17的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锅体变角式制茶机,该制茶机包括炒锅(1)、机架(2)、炒手(3)和传动机构,在机架(2)上设有安装控制、启动开关和仪表的控制面板(7),炒锅(1)的锅底为弧形,炒锅(1)的侧面为平面,炒锅(1)设在机架(2)上,在炒锅(1)的外侧面上设有电加热板,炒手(3)设在炒锅(1)中,炒手(3)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上,在炒手(3)转轴的一端通过炒手离合器装有一个链轮,炒锅1前侧面上设有出茶口(21),在炒锅(1)前侧面上的出茶口处设有活动挡板(5),其特征在于炒锅(1)后侧与机架(2)之间通过铰链(18)相接,在炒锅(1)前侧的外壁上设有锅体托架(17),在该制茶机上设有炒锅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其特征在于在出茶口(21)下方的机架(2)上设有接茶架(1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2)上装有用来抬制茶机的手柄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1)、减速器(12)和链轮传动装置,电机(11)和减速器(12)装在机架(2)上,电机(1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2)的输入轴之间通过带轮传动机构连接,减速器(12)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13),在减速器(12)输出轴上的链轮(13)与炒手离合器上的链轮之间设有链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其特征在于炒锅转动机构采用杠杆式炒锅转动机构,杠杆式炒锅转动机构包括压杆(10)、杠杆(16)和转轴(15),压杆(10)与杠杆(16)之间为铰链连接,在压杆(10)的顶部设有压杆手柄(6),杠杆(16)与转轴(15)之间固定在一起,与转轴(15)两端相配合的凹槽座(14)固定在机架(2)的底部,与压杆手柄(6)相配合的压杆手柄定位卡槽(9)固定在机架(2)上,其中在压杆手柄定位卡槽(9)上设有若干个槽口,杠杆(16)的顶部顶在锅体托架(17)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其特征在于炒锅转动机构采用楔块式炒锅转动机构,其中,楔块式炒锅转动机构上的斜面顶在锅体托架(17)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其特征在于炒锅转动机构采用齿轮齿条式炒锅转动机构,其中,齿轮齿条式炒锅转动机构上的齿条固定在锅体托架(17)上,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装在机架(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制作龙井茶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制茶机在工作时所存在的炒手与炒锅壁之间的压力角变化不多,手容易被轧伤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炒手与炒锅壁之间的压力角变化多、手不会被轧伤、操作简便的锅体变角式制茶机。本实用新型包括炒锅、机架、炒手、炒锅转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其中,炒锅后侧与机架之间通过铰链相接,炒锅前侧的外壁上设有锅体托架。炒锅转动机构可采用杠杆式炒锅转动机构、楔块式炒锅转动机构和齿轮齿条式炒锅转动机构,当需调整炒手与炒锅壁之间的压力角时,通过炒锅转动机构使炒锅的锅体以炒锅后侧与机架之间的铰链为轴心转动一角度即可。
文档编号A23F3/00GK2757589SQ2004200901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钢沛 申请人:张钢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