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香蕉的采后处理一般以手工进行,我国香蕉采后处理工业落后于香蕉的种植生产,香蕉商品化处理技术严重滞后,造成果实采后损伤,导致成品外观低劣,不易进入高档商品行列,国内市场未见同类产品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的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这种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主要部分为清洗箱、保鲜装置、称重台、辊筒导入轨道、辊筒输送轨道、风干系统、包装台、辊筒回送轨道等部分,清洗箱、称重台、辊筒导入轨道、保鲜液循环系统、保鲜装置、辊筒输送轨道、风干系统、包装台、辊筒回送轨道等部件紧凑配合形成完整装置,与保鲜装置相连的清洗箱位于整个装置的前部,辊筒导入轨道连接于称重台与辊筒输送轨道之间,与辊筒输送轨道配合的风干系统可对辊筒输送轨道上运送的香蕉进行相应的风干处理,辊筒回送轨道位于辊筒输送轨道上方,包装台处于辊筒输送轨道的尾部,保鲜装置包括位于辊筒输送轨道下方的保鲜液循环系统;辊筒输送轨道及辊筒回送轨道均为高低落差结构,在重力作用下香蕉托盘下可在输送轨道上移动;保鲜装置可向香蕉进行保鲜液喷洒,并利用保鲜液循环系统对喷洒后的保鲜液进行回收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装拆简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就地就近使用,产出香蕉果品档次及优质果品率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依附图所示,这种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主要部分为清洗箱9、保鲜装置3、称重台1、风干系统6、包装台8、辊筒导入轨道2、辊筒输送轨道5、辊筒回送轨道7等部分,清洗箱9、称重台1、辊筒导入轨道2、保鲜液循环系统4、保鲜装置3、辊筒输送轨道5、风干系统6、包装台8、辊筒回送轨道7等部件紧凑配合形成完整装置,与保鲜装置3相连的清洗箱9位于整个装置的前部,辊筒导入轨道2连接于称重台1与辊筒输送轨道5之间,与辊筒输送轨道5配合的风干系统6可对辊筒输送轨道5上运送的香蕉进行相应的风干处理,辊筒回送轨道7位于辊筒输送轨道5上方,包装台8处于辊筒输送轨道5的尾部,保鲜装置3包括位于辊筒输送轨道5下方的保鲜液循环系统4。辊筒输送轨道5及辊筒回送轨道7均为高低落差结构,在重力作用下香蕉托盘下可在输送轨道上移动。保鲜装置3可向香蕉进行保鲜液喷洒,并利用保鲜液循环系统4对喷洒后的保鲜液进行回收循环使用。使用时,将香蕉在清洗箱9中进行清洗并修整后在保鲜装置3上处理,放入托盘在称重台1上称重后连同托盘推入倾斜的辊筒导入轨道2中,并沿着辊筒输送轨道5移动,在辊筒输送轨道5上通过风干系统6产生的风对香蕉表面的水珠进行风干,载有香蕉的托盘移动到达包装台8后进行香蕉装箱、抽真空、包装,把香蕉空托盘放到有高低落差的香蕉空托盘辊筒回送轨道7输送到称重台1附近等待重复使用,完成一次处理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主要部分为称重台、风干系统和包装台,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清洗箱(9)、辊筒导入轨道(2)、保鲜装置(3)、辊筒输送轨道(5)、辊筒回送轨道(7)部分,清洗箱(9)、称重台(1)、辊筒导入轨道(2)、保鲜液循环系统(4)、保鲜装置(3)、辊筒输送轨道(5)、风干系统(6)、包装台(8)和辊筒回送轨道(7)部件紧凑配合形成完整装置,与保鲜装置(3)相连的清洗箱(9)位于整个装置的前部,辊筒导入轨道(2)连接于称重台(1)与辊筒输送轨道(5)之间,与辊筒输送轨道(5)配合的风干系统(6)可对辊筒输送轨道(5)上运送的香蕉进行相应的风干处理,辊筒回送轨道(7)位于辊筒输送轨道(5)上方,包装台(8)处于辊筒输送轨道(5)的尾部,保鲜装置(3)包括位于辊筒输送轨道(5)下方的保鲜液循环系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辊筒输送轨道(5)及辊筒回送轨道(7)均为高低落差结构,在重力作用下香蕉托盘下可在输送轨道上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这种可移动式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机由清洗箱、称重台、辊筒导入轨道、保鲜液循环系统、保鲜装置、辊筒输送轨道、风干系统、包装台、辊筒回送轨道等部件按顺序紧凑配合形成完整装置;辊筒输送轨道及辊筒回送轨道两端形成高低落差,保鲜装置可向香蕉进行保鲜液喷洒,并利用保鲜液循环系统对喷洒后的保鲜液进行回收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装拆简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就地就近使用,生产出的香蕉果品档次及优质果品率高。
文档编号A23B7/00GK2762566SQ20042011779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6日
发明者李标, 梁声记, 樊刚伦, 陈东奎, 陈贵, 李德安, 王文洪, 覃如日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