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61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机械,尤其与珠茶炒干机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珠茶炒干机其茶锅通常为近半圆形结构,弧形轴采用弧形圆钢轴,弧形圆钢轴与炒板之间是用铸铁夹板通过螺钉固定式连接,且无带有插门的出茶口,存在着炒茶时两侧茶叶受力不够,圆紧度差,弧形圆钢轴与炒板之间容易松动出现噪声及影响茶叶的炒干,此外,还存在着茶叶炒干后出茶操作不便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牢固,炒茶时两侧茶叶受力均匀,圆紧度加快,色泽绿润紧结,香气高,出茶方便的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包括炉灶,烟囱,变速箱,电机,传动装置,茶锅,弧形轴,炒板及支架,炉灶与烟囱连通,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轴与弧形轴连接,弧形轴与炒板连接,茶锅置于炉灶上,茶锅两边为侧直形。
所述的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其弧形轴由传动短轴,支承短轴及弧形槽钢所组成,弧形槽钢两端分别与传动短轴及支承短轴连接,传动短轴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支承短轴与支架上的轴承活动配合,炒板通过螺栓与弧形槽钢连接。
所述的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其茶锅在炉灶上按前高后低方式倾斜放置,炉灶在茶锅低端出茶侧还砌有与茶锅弧度相近的延伸边,在延伸边上开有出茶口,在出茶口上设有插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茶锅两边为侧直形结构,保证了茶锅内两侧的茶叶在炒干时受力均匀,使炒茶时茶叶圆紧度加快,色泽绿润紧结,香气高;(二)是由于弧形轴由传动短轴,支承短轴及弧形槽钢所组成,弧形槽钢两端分别与传动短轴及支承短轴连接,炒板通过螺栓与弧形槽钢直接连接,保证了炒板与弧形轴连接的牢固可靠,克服了连接松动出现的噪声及影响茶叶炒干情况的发生;(三)是在炉灶延伸边上开有带插门的出茶口,大大方便了炒干茶叶的出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茶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弧形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出茶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包括炉灶1,烟囱2,变速箱3,电机4,传动装置5,茶锅6,弧形轴7,炒板8及支架13,炉灶1与烟囱2连通,变速箱3采用珠茶炒干机专用变速箱,变速箱3置于水泥墩上,电机4通过传动装置5带动变速箱3,变速箱3设有左右两根输出轴9分别带动左右两边的珠茶炒干机,变速箱3的输出轴9与弧形轴7连接,弧形轴7与炒板8连接,茶锅6置于炉灶1上,如图2所示,茶锅6两边为侧直形,如图3所示,弧形轴7由传动短轴10,支承短轴11及弧形槽钢12所组成,弧形槽钢12两端分别与传动短轴10及支承短轴11连接,传动短轴10与变速箱3的输出轴9连接,支承短轴11与支架13上的轴承活动配合,炒板8通过螺栓17与弧形槽钢12连接,如图4所示,茶锅6在炉灶1上按前高后低方式倾斜放置,炉灶1在茶锅6低端出茶侧还砌有与茶锅6弧度相近的延伸边14,在延伸边14上开有出茶口15,在出茶口15上设有插门16。
权利要求1.一种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包括炉灶(1),烟囱(2),变速箱(3),电机(4),传动装置(5),茶锅r(6),弧形轴(7),炒板(8)及支架(13),炉灶(1)与烟囱(2)连通,电机(4)通过传动装置(5)带动变速箱(3),变速箱(3)的输出轴(9)与弧形轴(7)连接,弧形轴(7)与炒板(8)连接,茶锅(6)置于炉灶(1)上,其特征在于茶锅(6)两边为侧直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其特征在于弧形轴(7)由传动短轴(10),支承短轴(11)及弧形槽钢(12)所组成,弧形槽钢(12)两端分别与传动短轴(10)及支承短轴(11)连接,传动短轴(10)与变速箱(3)的输出轴(9)连接,支承短轴(11)与支架(13)上的轴承活动配合,炒板(8)通过螺栓(17)与弧形槽钢(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其特征在于茶锅(6)在炉灶(1)上按前高后低方式倾斜放置,炉灶(1)在茶锅(6)低端出茶侧还砌有与茶锅(6)弧度相近的延伸边(14),在延伸边(14)上开有出茶口(15),在出茶口(15)上设有插门(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直形茶锅珠茶炒干机。它包括炉灶,烟囱,变速箱,电机,传动装置,茶锅,弧形轴,炒板及支架,炉灶与烟囱连通,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轴与弧形轴连接,弧形轴与炒板连接,茶锅置于炉灶上,茶锅两边为侧直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牢固,炒茶时两侧茶叶受力均匀,圆紧度加快,色泽绿润紧结,香气高,出茶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23F3/06GK2914674SQ200620105529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9日
发明者龚宝康 申请人:龚宝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