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85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
背景技术
许多植物种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其重要的组成是蛋白质核酸、 脂类、多肽氨基酸、淀粉、糖类。在种子的储存过程中,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细菌繁殖出现变 质。同时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受到各种感染类型疾病的困扰,虽然抗感染药的种类很多,但 却发现“细菌越来越耐药,抗生素越来越失效。”为什么呢?问题就在于这些抗生素、磺胺类 药均是通过化学结构的改变来阻断或抑制细菌代谢生长(这环节不行,就换一个环节,称 为第二代、第三代抗生素)大部分细菌被抑制死亡,但总是有些细菌残存下来,它们的下一 代就通过改变基因适应这些药物,即产生耐药性,而且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也可伤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 子,是使种子中含有一定含量的纳米银,从尔增加种子的抗菌性,而不易变质,同时提高食 用者自身的抗菌能力。本发明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其特征在于该植物种子中纳米银所占比例是每千克 植物种子中添加的纳米银的量是不大于25mg。所述的每千克植物种子中纳米银的添加量可选择为10mg-20mg。所述的纳米银为不大于90纳米的颗粒。所述的纳米银为可选择不大于15纳米的颗粒。本发明的优点是,植物种子中纳米银比细菌小得多,它完全可以进入细菌内与它 们的酶直接结合,将细菌直接杀死,使植物种子的保质效果得到保证,同时对与食用者而 言,因为人的最小毛细血管是4微米,即4000纳米。而纳米颗粒均在100纳米以下,完全可 以透过皮肤、血管、所以杀菌效果明显,对深层感染也有效,而且细菌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 改变基因来适应它,也就不会产生耐药性,另外纳米银颗粒外面有一薄层保护层,遇到植物 种子中的水溶解后内层的活性会表现的更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他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 技术人员的理解实施例1 选择3-10纳米的纳米银颗粒加入植物种子中,每千克植物种子中加入 IOmg的纳米银颗粒。本实施例的植物种子可用于人们的日常保健。实施例2 选择3-10纳米的纳米银颗粒加入植物种子中,每千克植物种子中加入 15mg的纳米银颗粒。本实施例的植物种子可用保质保鲜。
实施例3 选择3-10纳米的纳米银颗粒加入植物种子中,每千克植物种子中加入 20mg的纳米银颗粒。本实施例的植物种子可用于病人日常的辅助保养。国际著名检测机构瑞士 SGS实验室对纳米银进行了抗菌试验,结果显示,40ppm的 纳米银,作用2分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杀灭率99. 9%以上。纳米银抗菌效果如下菌株名称原接种菌量(CFU/ml)作用2分钟后菌量(CFU/ml)抑菌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6·5*1065.5*103> 99. 9大肠杆菌7·7*1066.0*103> 99. 9绿脓杆菌1·8*1062.3*103> 99. 9据研究资料显示,几十ppm的纳米银对真菌、支原体、滴虫等病原体都有很好的抑 制或杀灭作用,但浓度高于治疗剂量数倍的纳米银对正常菌群的生长没有影响,因此不会 影响植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权利要求
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其特征在于该植物种子中纳米银所占的比例是每千克植物种子中添加的纳米银的量是不大于25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千克植物 种子中纳米银的添加量为10mg-20m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为不 大于90纳米的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为不 大于15纳米的颗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植物种子。其特征在于该植物种子中纳米银所占的比例是每千克植物种子增加的纳米银的量是不大于25mg,所述的纳米银为不大于90纳米的颗粒。其优点是植株在蕴育种子的过程中,纳米银可以进入植株病毒、病菌与它们的酶直接结合,将细菌直接杀死,使植物种子的保质效果得到保证,同时对于食用者而言,因为人的最小毛细血管是4微米,纳米颗粒可以透过皮肤、血管,所以杀菌效果明显,而且细菌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改变基因来适应它,也就不会产生耐药性。用于播种时可不必再进行种子的前期消毒处理。
文档编号A23B9/30GK101897443SQ2009100522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31日
发明者徐秦连 申请人:徐秦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