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小锅酒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325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民用小锅酒蒸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制食用白酒的器具,尤其是一种民用小锅酒蒸锅。
技术背景 民间烤制小锅酒的器具一般由底锅、扣锅、过汽管、双层套缸等部件共同构成,其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多年来被人们广泛使用,在许多边远地区、农村一直沿用至今;但由于 扣锅与底锅间的闭合是靠酒粕、纱布、黄泥等物品作为密封材料,当底锅加热蒸煮温度过高 时,扣锅内的含酒蒸汽因压力过大而容易泄漏,影响出酒率,底锅温度过低则出酒又慢,此 外扣锅无把手,因而取下和盖合都感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民用小锅酒蒸锅,它密封度高、出酒快、出酒率高, 且便于取、盖扣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种民用小锅酒蒸锅,由底锅、扣锅、过汽管、双层套缸构成,底锅与扣锅扣紧相
连,扣锅上的排汽口经由过汽管与双层套缸连通,其特征是扣锅的底部有一降温水槽、外壁
上对称设有把手,底锅锅口内缘处的螺纹凹扣与扣锅锅口外缘处的螺纹凸扣扣紧相连。 所述扣锅的底部有一凹进锅内的半球状降温水槽。 所述扣锅的半圆球状锅底部铆接有圆柱形槽桶降温水槽。 所述扣锅锅口外缘处有3 5条螺纹凸扣。 所述扣锅外壁上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把手。 所述扣锅锅口至扣锅底的侧壁上开有1 3个排汽口。 所述底锅锅口内缘处有3 5条螺纹凹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民用小锅酒蒸锅,由于有降温水槽,可以有效地防止锅内因压 力过大,温度过高而造成蒸汽外泄,加之,底锅与扣锅锅口设置有对应的螺纹扣,亦加强了 扣合的密闭度,因而能有效控制锅内温度和压力,防止蒸汽外泄,达到出酒快、出酒率高的 效果;另外扣锅上的把手设置,使得扣锅的取、盖都更为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扣锅底部铆接有圆柱形槽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民用小锅酒蒸锅,由底锅2、扣锅1、过汽管5及双层套缸6组成。扣锅一次铸压成形,锅底有一凹进锅内的半球状降温水槽3,锅口外缘处有3 5条螺纹凸扣9,锅的外壁上有两个对称的把手4,锅口至锅底之间的侧壁上2/3位置处开 有1 3个排汽口 7,经过汽管5与双层套缸6相联接;扣锅锅底上的降温水槽亦可以在压 铸成形的半圆球状扣锅底部铆接圆柱形的槽桶8而成。底锅口内缘处有3 5条与扣锅上 螺纹凸扣相对应的螺纹凹扣10。要烤制白酒时,将已发酵好的制酒物料装进锅内,盖上扣锅 并握住把手轻轻转动,使两口锅的螺纹凸凹扣合紧,再用纱布、酒糟或黄泥封堵两锅口连接 处;降温水槽和双层套缸内分别注满泠水,接好过汽管并检查不漏汽后,即可在底锅下升火 加热,使锅内物料所含酒水化为蒸汽上升,并沿过汽管进入双层套缸冷凝成酒,随时观察并 更换降温水槽及双层套缸的冷却水。
权利要求一种民用小锅酒蒸锅,由底锅、扣锅、过汽管、双层套缸构成,底锅与扣锅扣紧相连,扣锅上的排汽口经由过汽管与双层套缸连通,其特征是扣锅的底部有一降温水槽、扣锅外壁上对称设有把手,底锅锅口内缘处的螺纹凹扣与扣锅锅口外缘处的螺纹凸扣扣紧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小锅酒蒸锅,其特征是所述扣锅的底部有一凹进锅内的半 球状降温水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小锅酒蒸锅,其特征是所述扣锅的半圆球状锅底部铆接有 圆柱形槽桶降温水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小锅酒蒸锅,其特征是所述扣锅锅口外缘处有3 5条螺 纹凸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小锅酒蒸锅,其特征是所述扣锅锅口至扣锅底的侧壁上开 有1 3个排汽口。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小锅酒蒸锅,其特征是所述底锅锅口内缘处有3 5条螺 纹凹扣。
专利摘要一种民用小锅酒蒸锅,由底锅、扣锅、过汽管、双层套缸构成,底锅与扣锅扣紧相连,扣锅上的排汽口经由过汽管与双层套缸连通,其特征是扣锅的底部有一降温水槽、外壁上对称设有把手,底锅锅口内缘处的螺纹凹扣与扣锅锅口外缘处的螺纹凸扣扣紧相连;由于有降温水槽,可以有效地防止锅内因压力过大,温度过高而造成蒸汽外泄,加之,底锅与扣锅锅口设置有对应的螺纹扣,亦加强了扣合的密闭度,因而能有效控制锅内温度和压力,防止蒸汽外泄,达到出酒快、出酒率高的效果;另外扣锅上的把手设置,使得扣锅的取、盖都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C12G3/12GK201517099SQ20092011165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3日
发明者倪连红 申请人:倪连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