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储粮方法

文档序号:454794阅读:3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虫储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粮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高效、安全的防虫储粮方法。
背景技术
粮食储备是为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省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 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项物资储备制度。每年都有大 量的粮食被运入仓库储藏起来,粮食在储备过程容易生虫,使粮食质量大打折扣,因此解决 储粮过程中的虫害问题,使粮食的质量不会受到损害是储粮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防虫的化学处理方法为在储粮时加入磷化氢等药剂,但这些药剂的长期使用已经使虫害产 生抗药性,杀虫效果不够理想。非化学处理方法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而且还能更好的保持 粮食的原有品质,近期受到好评,因此,采用非化学处理方法放止粮仓虫害是未来储粮防虫 的一大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仓库储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虫储粮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的 阻止粮食中虫害的产生,对虫卵、幼虫及成虫都有很好的杀伤效果,且不损坏粮食原有的品 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防虫储粮方法,采用分垛密封杀虫法进行储粮,其特征是步骤为(1)粮食分垛密封将粮食装入袋中,堆成垛,然后将粮食垛密封;(2) 一次抽真空用真空泵将粮食垛内抽真空,使垛内压力为0. 05-0. 08MPa,保持 池,然后以0. 5-lg/m3的速度向密封垛内充入一氧化碳,保持5-10h ;(3) 二次抽真空再次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使垛内压力为0. 02-0. 05MPa,接着以 0. 2-0. 4g/m3的速度充入一氧化碳,然后保持5-10小时;(4)充二氧化碳向粮食垛内缓慢充入二氧化碳至常压,保持3-4天。上述防虫储粮方法中,用PVC不透气薄膜对粮食垛进行密封,薄膜厚度为0. 15mm。上述防虫储粮方法中,优选方案为第一次抽真空时,用真空泵抽至垛内压力为 0. 06MPa,然后以0. 8g/m3的速度充入一氧化碳;第二次抽真空时,用真空泵抽至垛内压力为 0. 03MPa,然后以0. 3g/m3的速度充入一氧化碳。上述防虫储粮方法中,粮食用麻袋、编织袋或布袋盛装,粮食垛的高度为12-15层。本发明所述的粮食可以是米、麦、玉米等谷类,也可为黄豆、绿豆等豆类。粮食中的 害虫主要有谷象、米象、玉米象、大豆食心虫、大谷盗、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谷蠹、印度谷 蛾、书虱等。本方法在传统的二氧化碳防虫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抽真空氧气减少后向粮 食垛内充入少量一氧化碳,使粮食中的害虫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此外,本方法仅需充一次二氧化碳,减少了二氧化碳的用量,且杀虫时间短、效果好,约4-5天即可杀灭全部害虫,减 少了粮食损失。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应该明白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 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进行限制。实验方法1、试样准备以米象、谷蠹、锈赤扁谷盗、书虱为实验试虫,将上述试虫30头接入400g东北大米 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10天(温度25°C,相对湿度75%),有虫卵生成。将带有虫卵的大米 平分成两份,一份作为实验组,一份作为对照组。2、试样处理实验组处理如下将带有虫卵的大米放入保鲜袋中,密封保存,然后抽真空,使袋 内压力在0. 05-0. OSMPa之间,保持2h,池后按0. 5g/m3的速度向袋内充入一氧化碳,然后 保持5小时。然后再次抽真空,把袋内的压力控制在0. 02-0. 05MPa,接着按0. 2-0. 4g/m3的 速度向袋内充入一氧化碳,然后保持证。两次抽真空后,向保鲜袋内充入二氧化碳,直至保 鲜袋内压力达到常压,保持3-4天。处理后,大米中成虫数为0头。对照组处理将将带有虫卵的大米放入保鲜袋中,保持4天,大米中成虫数为37 头。3、杀虫率计算杀虫率(%) = [1_(实验组成虫数/对照组成虫数)]XlOO = 100%。实施例1以小麦作为仓储粮食,装袋前检测小麦生虫状况,主要害虫有米象、印度谷蛾、书 虱、谷蠹、锈赤扁谷盗、谷象,害虫密度50头/kg。处理方法用编织袋将小麦装好,每袋50kg,装好的小麦摆放整齐,堆成垛,每垛 15层。将堆好的粮食垛用0. 15mm的PVC薄膜密封,薄膜接口处、薄膜与地面接口处用透 明胶粘接,使薄膜覆盖的粮食垛密封、不漏气,在薄膜底部留一个充排气的气孔。检测薄膜 不漏气后,开启真空泵把密封粮垛内抽真空,把粮垛内的真空控制在0. 06MPa,保持此状态 2h,然后按0. 8g/m3充入一氧化碳,然后保持8小时,由于加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再加上密封 仓内的氧气减少,粮食中的害虫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完成第一次抽真空后,再次开启真空 泵把密封粮垛内进行二次抽真空,把粮垛内的真空控制在0. 03MPa,接着按0. 3g/m3充入一 氧化碳,然后保持他。抽真空后,向粮食垛内开始充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入时要缓慢,如 果用的是二氧化碳瓶的话,二氧化碳要先减压再充入粮食垛中,防止压力太大将薄膜损坏。 当粮食垛内压力达到或接近常压时,停止通气,保持3-4天。处理完后,粮食垛内全部害虫 均死亡,也无虫卵存在,害虫去除率达100%。实施例2以玉米作为仓储粮食,装袋前检测玉米生虫状况,主要害虫有玉米象、书虱、锈赤 扁谷盗、谷象、赤拟谷盗,害虫密度40头/kg。处理方法用麻袋将玉米装好,每袋100kg,装好的小麦摆放整齐,堆成垛,每垛12层。将堆好的粮食垛用0. 15mm的PVC薄膜密封,薄膜接口处、薄膜与地面接口处用透明胶 粘接,使薄膜覆盖的粮食垛密封、不漏气,在薄膜底部留一个充排气的气孔。检测薄膜不漏 气后,开启真空泵把密封粮垛内抽真空,把粮垛内的真空控制在0. 08MPa,保持此状态2h, 然后按lg/m3充入一氧化碳,然后保持10小时,由于加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再加上密封仓内 的氧气减少,粮食中的害虫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完成第一次抽真空后,再次开启真空泵把 密封粮垛内进行二次抽真空,把粮垛内的真空控制在0. 02MPa,接着按0. 2g/m3充入一氧化 碳,然后保持5h。抽真空后,向粮食垛内开始充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入时要缓慢,如果用 的是二氧化碳瓶的话,二氧化碳要先减压再充入粮食垛中,防止压力太大将薄膜损坏。当粮 食垛内压力达到或接近常压时,停止通气,保持3-4天。处理完后,粮食垛内全部害虫均死 亡,也无虫卵存在,害虫去除率达100%。实施例3以大豆作为仓储粮食,装袋前检测大豆生虫状况,主要害虫有米象、书虱、锈赤扁 谷盗、谷蠹、大豆食心虫、麦蛾,害虫密度45头/kg。处理方法用麻袋将大豆装好,每袋100kg,装好的大豆摆放整齐,堆成垛,每垛12 层。将堆好的粮食垛用0. 15mm的PVC薄膜密封,薄膜接口处、薄膜与地面接口处用透明胶 粘接,使薄膜覆盖的粮食垛密封、不漏气,在薄膜底部留一个充排气的气孔。检测薄膜不漏 气后,开启真空泵把密封粮垛内抽真空,把粮垛内的真空控制在0. 05MPa,保持此状态池, 然后按0. 5g/m3充入一氧化碳,然后保持5小时,由于加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再加上密封仓 内的氧气减少,粮食中的害虫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完成第一次抽真空后,再次开启真空泵 把密封粮垛内进行二次抽真空,把粮垛内的真空控制在0. 05MPa,接着按0. 4g/m3充入一氧 化碳,然后保持10h。抽真空后,向粮食垛内开始充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入时要缓慢,如 果用的是二氧化碳瓶的话,二氧化碳要先减压再充入粮食垛中,防止压力太大将薄膜损坏。 当粮食垛内压力达到或接近常压时,停止通气,保持3-4天。处理完后,粮食垛内全部害虫 均死亡,也无虫卵存在,害虫去除率达100%。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虫储粮方法,采用分垛密封杀虫法进行储粮,其特征是步骤为(1)粮食分垛密封将粮食装入袋中,堆成垛,然后将粮食垛密封;(2)一次抽真空用真空泵将粮食垛内抽真空,使垛内压力为0. 05-0. 08MPa,保持池, 然后以0. 5-lg/m3的速度向密封垛内充入一氧化碳,保持5-10h ;(3)二次抽真空再次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使垛内压力为0. 02-0. 05MPa,接着以 0. 2-0. 4g/m3的速度充入一氧化碳,然后保持5-10小时; 4)充二氧化碳向粮食垛内缓慢充入二氧化碳至常压,保持3-4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储粮方法,其特征是用PVC不透气薄膜对粮食垛进行 密封,薄膜厚度为0. 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储粮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次抽真空时,用真空泵抽至垛 内压力为0. 06MPa,然后以0. 8g/m3的速度充入一氧化碳;第二次抽真空时,用真< 空泵抽至 垛内压力为0. 03MPa,然后以0. 3g/m3的速度充入一氧化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储粮方法,其特征是粮食用麻袋、编织袋或布袋盛装, 粮食垛的高度为12-15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虫储粮方法,步骤为将粮食装入袋中,堆成垛,然后将粮食垛密封;用真空泵将粮食垛内抽真空,使垛内压力为0.05-0.08MPa,保持2h,然后以0.5-1g/m3的速度向密封垛内充入一氧化碳,保持5-10h;再次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使垛内压力为0.02-0.05MPa,接着以0.2-0.4g/m3的速度充入一氧化碳,然后保持5-10小时;向粮食垛内缓慢充入二氧化碳至常压,保持3-4天。本方法在抽真空氧气减少后向粮食垛内充入少量一氧化碳,使粮食中的害虫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此外,本方法减少了二氧化碳的用量,且杀虫时间短、效果好,约4-5天即可杀灭全部害虫,减少了粮食损失。
文档编号A23B9/22GK102047954SQ2010105259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赵静 申请人:赵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