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条形茶叶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402阅读:1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针、条形茶叶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整形机,尤其是一种针、条形茶叶整形机。
背景技术
目前,针形绿茶的初制工艺依次包括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工序,其中做形是形 成名优绿茶品质特征的关键步骤。现在针形茶采用的做形设备主要有理条机系列和精揉 机系列。理条机主要结构包括由多个U型槽锅构成的做形装置,一个主电机及传动结构和 温热、转速控制系统。茶叶加工时依靠U型锅槽的来回震动做形,同时以加压棒适时调节压 力。理条机的操作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并对加棒、取棒的时间完全依赖操作者的熟练程 度,这种结构,不仅操作不方便,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并不能对针、条形茶做形效果,且由 于U型槽相对空间较小,易造成投料不均,使茶叶在高温高湿的做形环境对茶叶内含品质 大量破坏,影响茶叶品质,成形率低生产率也低。精揉机是另一种较为常用的针形茶做形设备,结构及运行相对复杂,并较全面的 实现了理条与做形的结合,然而揉釜内锯齿形齿条过于简单,边缘锋利,造成揉搓时茶叶碎 叶率较高,揉搓时揉槽与揉鞍中茶叶透气性较差,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且单机 操作时技术性要求较强;然而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适于国内中小型茶场应用。上述的结构和原理上可以看出现有整形设备存在的问题间歇性作业,生产时进 料、卸料不便,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成条效果不理想,在理条机系列产品加工中,茶叶只受 到锅壁带来的翻滚作用力,作用力小,且方向不均,很难达到做形要求;而精揉机结构复杂, 揉齿锋利,在制时茶叶短碎率高;理条机加工过程中制茶小环境高温高湿,已有的通热风不 足以解决问题,造成茶叶色泽发暗,品质降低;操作工艺繁琐,加工过程中投料、加棒、取棒、 卸料工序繁琐,对操作人员的经验与感官依赖严重,且无论理条机还是精揉机,为间歇性作 业,做形时间长,不适合嵌入生产线工作,导致效率低,不利于制茶作业的规范化和产业化; 已有茶叶做形设备能耗高、噪音大,对环境污染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整形设备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 实现茶叶生产连续化的做形设备,并提高茶叶做形品质,提高做形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实际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包括机罩、 进料斗、主电机和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半圆柱形锅体、在锅体内轴心位置上设有 驱动主轴和安装在驱动主轴上的刷体;锅体由固定在机架内部两端的弧形挡板支撑,锅体 和机壳石棉隔热层构成加热室,锅体内部表面有与主轴呈一定夹角的螺旋排列导叶面,导 叶面上设有导叶槽;驱动主轴上连接有轴套、刷柄和刷体构成的搓制装置;刷体与锅体内 螺旋形导叶槽对应;主电机带动主轴转动。本实用新型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在锅体内导叶面与导叶槽横截面为斜三角形锯齿 状结构,导叶槽内仅能容下少量茶叶以利于搓制,并在刷体搓制后顺导叶槽下滑,完成前进动作。在主轴上的刷柄部件长度可调节,用于控制搓制装置的力度。在锅体前部上端有进 料口,锅体后部下端设有出料口。在锅体下加热室温度控制在150°C-180°C。机罩由有机 玻璃制成,机罩两侧密封,顶部设有可滑动的纱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茶叶整形质量稳定,改变了传统做形机械的工作状态, 工作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并且适合连续化生产,并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制茶过程的 连续化程度和成茶质量。本实用新型针、条形茶叶整形机抛弃传统的做形设备设计理念,对手工加工的搓 制原理分解,改变茶叶成团做形的状态,假定对茶叶单体搓制进行设计。有两个关键点1、 提高单体搓制环境,使茶叶在搓制环境中做直做紧;提供茶叶搓制的环境,包括平直的搓制 面,并创造单体加工环境,使导叶槽深度仅能容纳下茶叶单体,提供适度的压力及阻力,使 刷面与导叶槽面间类似于双手加工,来完成搓制过程;2、使茶叶在做形中自动前进,实现茶 叶加工过程中的连续化。最终茶叶在揉刷与槽面的作用下沿主脉滚动,达到做紧做直的要 求;并使导叶槽与主轴呈一定角度,使茶叶在一次搓制过程中能沿导叶槽下滑,完成前进动 作,实现做形过程的连续化。同时,通过控制茶叶成条与在制环境温湿度的关系,提高茶叶 品质。

附图1是茶叶整形机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揉刷与锅体内导叶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整形机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锅体横截面局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电机;2-主轴;3-进料口 ;4-刷体;5-轴套;6_导叶槽;7_电热管; 8-加热室;9-石棉隔热层;10-锅体;11-机罩;12-机架;13-出料口 ; 14-震动槽;15-弧 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本实用新型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包括机罩11、进料斗3、主电机1和振动槽14,在 于机架12上设有半圆柱形锅体10、在锅体10内轴心位置上设有驱动主轴2和安装在驱动 主轴2上的刷体4 ;锅体10由固定在机架12内部两端的弧形挡板15支撑,弧形挡板15上 开孔安装电热管7,锅体10和机壳石棉隔热层9构成加热室8,锅体10内部表面有与主轴 2呈一定夹角的螺旋排列导叶面,导叶面上设有导叶槽6 ;驱动主轴2上连接有轴套5、刷柄 和刷体4构成的搓制装置;刷体4与锅体10内螺旋形导叶槽6对应;主电机1带动主轴2 转动。在锅体10内导叶面与导叶槽6横截面为斜三角形锯齿状结构,导叶槽6内仅能容下 少量茶叶以利于搓制,并在刷体4搓制后顺导叶槽6下滑,完成前进动作。在主轴2上的刷 柄部件长度可调节,用于控制搓制装置的力度。在锅体10前部上端有进料口 3,锅体10后 部下端设有出料口 13。在锅体10下加热室8温度控制在150°C _180°C,将锅体10内茶叶 加热到60-70°C。机罩11由有机玻璃制成,机罩11两侧密封,顶部设有可滑动的纱网调节 整形机内温湿度。[0017] 作业时,由主电机1经过传动装置带动主轴2转动,随之带动安装在轴上的刷体4 旋转。与此同时,整形机由锅体10下面的热源装置电热管7供热。当茶叶从进料口送至锅 体进料端时,在刷体4的旋转搓制下,与刷体4、导叶槽面6间以滚动形式相对运动。当茶叶 滚动距离达到刷面宽时,茶叶与刷面脱离接触,顺导叶槽6下滑,完成前进动作,整个过程 以脉冲状运动轨迹运动。在主电机的带动下揉刷及锅体的连续搓制整形,最终达到针形茶 紧、细、圆、直的要求,并不断向前移动,实现做茶的连续化过程。当茶叶落进设在机架12上 的震动槽14,在震动槽的震动下出料,进入下一道工序,完成针形茶做形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包括机罩(11)、进料斗(3)、主电机(1)和振动槽(14), 其特征在于机架(1 上设有半圆柱形锅体(10)、在锅体(10)内轴心位置上设有驱动主轴 (2)和安装在驱动主轴( 上的刷体;锅体(10)由固定在机架(1 内部两端的弧形挡 板(15)支撑,锅体(10)和机壳石棉隔热层(9)构成加热室(8),锅体(10)内部表面有与主 轴(2)呈一定夹角的螺旋排列导叶面,导叶面上设有导叶槽(6);驱动主轴(2)上连接有轴 套(5)、刷柄和刷体(4)构成的搓制装置;刷体(4)与锅体(10)内螺旋形导叶槽(6)对应; 主电机⑴带动主轴⑵转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上的刷柄部件 长度可调节,用于控制搓制装置的力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前部上端有 进料口(3),锅体(10)后部下端设有出料口(1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10)下加热室 (8)温度控制在150°C -180°Co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机罩(11)由有机玻璃制成, 机罩(11)两侧密封,顶部设有可滑动的纱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条形茶叶整形机,包括机罩(11)、进料斗(3)、主电机(1)和振动槽(14),其特征在于机架(12)上设有半圆柱形锅体(10)、在锅体(10)内轴心位置上设有驱动主轴(2)和安装在驱动主轴(2)上的刷体(4);锅体(10)内部表面有与主轴(2)呈一定夹角的螺旋排列导叶面,导叶面上设有导叶槽(6);刷体(4)与锅体(10)内螺旋形导叶槽(6)对应;主电机(1)带动主轴(2)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茶叶整形质量稳定,改变了传统做形机械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并且适合连续化生产,并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制茶过程的连续化程度和成茶质量。
文档编号A23F3/06GK201919601SQ20102066199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侯伟华, 周祖培, 崔清梅, 张强, 彭青, 戴居会, 李卫东, 杨胜伟, 梁金波, 王国庆, 袁程晓, 郭光耀 申请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