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茶豆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茶食品加工技术,特别是专用于茶叶与芸豆类经加工而成的一种有茶风味的豆制食品。
背景技术:
白芸豆属豆科菜豆属,云南群众称为大白豆,大花豆,荷芭豆。国外叫多花菜豆 (Rtlnne: Ioeans)其学名是 Fl:aseolusm:,I fifor: Kffilld=P. Coeeinot: >L.外贸上将种皮白的称大白芸豆,科,皮黑花或黑的称为大黑芸豆。大白芸豆原产南美洲。一世界上英、日、美等国都有栽种。我国以云南,贵州最多,四川及陕南也有。它的子叶不出土。植株蔓生或丛生。云南种植的都是蔓生种,一般高2 3公尺,叶片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小时阔卵圆形。花色有白,红,红白(旗瓣红,翼瓣白)三种。种皮颜色白开白花, 种皮颜色花或黑的开红花或红白花。花梗着生在叶腋间,每一花梗有许多朵小花,组成一个花簇。果荚长11. 2 14. 4厘米,成熟时黄褐色,每荚有籽粒I. 66 3. 95粒。粒色分白,花,黑三种,有光泽。花色籽粒可细分为茄色黑花,黑色茄斑花,茄红黑花,茄色兰花,茄色黑放射状花,茄色黑伦纹花,米黄色褐花等,多种多样。粒形肾脏形,籽粒特别大,百粒重一般I公斤左右,但因品种及栽培条件而有变化。籽粒内含有丰富的淀粉及蛋白质。红芸豆(Phaseolusvu lgaris)学名红菜豆,蝶形花科菜豆属。山西省为我国红芸豆主产省,每百克红芸豆含蛋白质23. I克,脂肪I. 3克,碳水化合物56. 9克,钙76毫克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鲜豆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从营养成分看,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肉,钙含量是鸡肉的7倍多,铁为4倍,B族维生素也高与鸡肉。蚕豆又名胡豆、佛豆、小胡豆拉丁名为Vicia faba L.为一年草本生植物,每公斤子粒中含核黄素I. 5毫克、烟酸28毫克、铁5 2毫克。我国自西汉“张骞外国得胡豆归”《水经注》入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但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西南的水稻区,尤其四川最多,北方较少。在内蒙古、青海、甘肃均有较好的收成。目前就以上三种豆类加工制品较少,蚕豆主要供饲用,少部分以油炸形式加工成休闲食品。而红芸豆主要的以出口为主,食用角度上主要以煮,炖的形式,直接将其加工成小食品方式较少见;白芸豆利用仍然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较少见直接以其为原料加工的休闲食品。因此以上述几种为原料,复合以茶风味进行加工,不仅能增加其利用方式,而且也能有效增添和丰富休闲食品的种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市场的空缺和消费需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风味豆加工工艺,其工艺稳定,在有效体现豆口感的同时能增添茶的风味。产品具有口感风味佳、储运方便等特点。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原辅料配比为,每公斤豆加入20 25 g 茶叶的水提液、6 8 g甜味剂和3 5 g咸味剂,豆料经炒熟后,将辅料喷洒在其表面混匀进行调味,烘焙,包装而成。豆料应先经过浸泡、预熟化、干燥,再用260 300°C将豆炒熟;调味步骤为茶叶用 2 3倍重量的沸水浸泡5 10 min过滤,再与甜味剂和咸味剂混合制得调味料液;烘焙时的温度为70 80 °C。本发明所采用的豆料为白芸豆、红芸豆或蚕豆。所述预熟化步骤为利用90 100°C蒸汽进行加热15 20 min,至豆料无白心为止。 对混匀的原辅料烘焙干燥时,最终产品的水份含量< 10 Wt0Z0o本发明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整个制备工艺简洁、稳定、周期短,产品品质佳;
(2)产品茶香味好;(3)增添了豆类茶风味新休闲食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能有效实现茶风味豆类加工,进一步丰富了豆类食品加工, 进一步拓宽了茶叶和豆类产品的加工领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称取I.O kg的白芸豆,用软水浸泡,同时称25 g的茶叶,用沸水浸泡5 min, 过滤待用;白芸豆充分吸水后利用蒸汽(90 100°C )加热熟化,至豆心无白,预熟化的白芸豆利用烘干方式去除表面多余的水分,再进行300°C炒熟;称取7 g的白糖和5 g的食盐, 加入茶汁中溶解得调配料液;再喷洒方式将调配料液和白芸豆混合,混匀后利用70°C进行烘干至含水量10 Wt%,经定量包装成形。实施例2:称取I. O kg的红芸豆,用软水浸泡,称取20 g的红茶,用沸水浸泡 lOmin,过滤待用;红芸豆充分吸水后利用蒸汽(9(TlO(rC )加热熟化,至豆心无白,预熟化的红芸豆利用烘干方式去除表面多余的水分,再进行280°C炒熟;称取6 g的白糖和3 g 的食盐,加入茶汁中溶解得调配料液;再喷洒方式将调配料液和红芸豆混合,混匀后利用 80°C进行烘干至含水量10wt%,经定量包装成形。实施例3:称取I. O kg的蚕豆,用软水浸泡,同时称22 g的茶叶,用沸水浸泡7 min,过滤待用;蚕豆充分吸水后利用蒸汽(9(Tl00°C)加热熟化,至豆心无白,预熟化的蚕豆利用烘干方式去除表面多余的水分,再进行300°C炒熟;称取8g的白糖和6 g的食盐,加入茶汁中溶解得调配料液;再喷洒方式将调配料液和蚕豆混合,混匀后利用75°C进行烘干至含水量10wt%,经定量包装成形。
权利要求
1.一种茶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原辅料配比为,每公斤豆加入20 25 g茶叶的水提液、6 8 g甜味剂和3 5 g咸味剂,豆料经炒熟后,将辅料喷洒在其表面混匀进行调味,烘焙,包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茶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豆料应先经过浸泡、预熟化、 干燥,再用260 300°C将豆炒熟;调味步骤为茶叶用2 3倍重量的沸水浸泡5 10 min 过滤,再与甜味剂和咸味剂混合制得调味料液;烘焙时的温度为70 80 °C。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茶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豆料为白芸豆、红芸豆或蚕豆。
4.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茶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熟化步骤为利用90 100°C蒸汽进行加热15 20 min,至豆料无白心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茶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混匀的原辅料烘焙干燥时, 最终产品的水份含量彡10wt%。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茶食品加工技术,特别是专用于茶叶与芸豆类经加工而成的一种有茶风味的豆制食品。本加工方法的原辅料配比为,每公斤豆加入20~25g茶叶的水提液、6~8g甜味剂和3~5g咸味剂,豆料经炒熟后,将辅料喷散在其表面混匀进行调味,烘焙,包装而成。本发明加工工艺稳定,可实现不同种豆类的加工,能有效补缺茶风味,豆制休闲食品的空缺,经本发明加工而成的产品不仅能体现休闲食品的特点而且也充分体现茶风味优点。
文档编号A23L1/29GK102599439SQ2012100899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沈舫, 田军 申请人: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