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田螺取肉加工机中的螺肉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田螺取肉加工机中的螺肉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加工装置大多数只能实现田螺硬壳的破碎和初步分离,而且通常采用机械方式破碎田螺壳的挤压力较大,破碎后的细碎外壳很容易刺入田螺肉内,很难挑除,无法满足食品卫生要求,而且影响食用口感。若要进一步挑除刺入田螺肉内的细壳,则需要对田螺肉进行二次加工,或者采用人工清洗筛选的方式,费时费力,还增加加工成本,因此,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田螺取肉加工机中的螺肉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田螺取肉加工机中的螺肉净化装置,该螺肉净化装置设置于田螺取肉加工机的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肉净化装置包括有水箱和可对螺肉进行搅拌的净化轮,所述净化轮可转动地卧设于所述水箱内。为了在进行螺肉搅拌的同时进行螺肉的清洗,作为优选,所述的净化轮呈圆筒状,该净化轮的周面由多个间隔布置的栅条组成,相邻的栅条之间形成可供螺肉穿过的槽孔。于是,通过连续转动净化轮可以对螺肉进行搅拌,进而将螺肉上的细壳分离出来,而净化轮周向的栅条和槽孔结构,可以方便螺肉和细壳在分离后顺利脱离净化轮,进入水箱进行清洗和收集。为了实现净化轮的转动,并方便人工操作,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箱在相对而设的两侧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卡槽,所述净化轮的轮轴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对应的卡槽中,并且,所述净化轮在轮轴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可手工摇动的轮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水箱结构,在水箱内放置可转动的净化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通过净化轮的搅拌和水箱内的水流冲刷来实现对螺肉上细壳的进一步分离,保证了螺肉的加工质量,进一步提高螺肉的食用口感。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肉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肉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螺肉净化装置是为了提高螺肉的口感,进一步提升螺肉的质量而设置,该螺肉净化装置通常设置于田螺取肉加工机的末端(即在螺壳粉碎和壳肉分离之后)。本实施例的螺肉净化装置简单地包括有一水箱I和一个可转动地卧设在水箱I中的净化轮2,该净化轮2可以通过外部动力装置驱动进行转动,也可以简单地用手工操作进行转动,其中,净化轮2呈圆筒状,净化轮2的相对两端面为轮毂型的圆盘21,净化轮2的周面则由多个间隔布置的栅条22组成,相邻的栅条22之间形成可供螺肉穿过的槽孔23,净化轮2具有连接两端面的轮轴24,水箱I在相对而设的两侧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卡槽11,净化轮2的轮轴24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对应的卡槽11中,并且,净化轮2在轮轴24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可手工摇动的轮盘3。使用时,水箱I内注入清水,手握住轮盘3连续转动,净化轮2在轮盘作用下绕轮轴24旋转,进入水箱I内的螺肉在净化轮2的搅拌作用和水流的冲刷作用下,粘在螺肉上
的细碎螺壳被析出并沉入水箱I底部,螺肉浮在水面上,最后获得纯净的螺肉。
权利要求1.一种田螺取肉加工机中的螺肉净化装置,该螺肉净化装置设置于田螺取肉加工机的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肉净化装置包括有水箱和可对螺肉进行搅拌的净化轮,所述净化轮可转动地卧设于所述水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田螺取肉加工机中的螺肉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轮呈圆筒状,该净化轮的周面由多个间隔布置的栅条组成,相邻的栅条之间形成可供螺肉穿过的槽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田螺取肉加工机中的螺肉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在相对而设的两侧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卡槽,所述净化轮的轮轴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对应的卡槽中,并且,所述净化轮在轮轴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可手工摇动的轮盘。
专利摘要一种田螺取肉加工机中的螺肉净化装置,该螺肉净化装置设置于田螺取肉加工机的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肉净化装置包括有水箱和可对螺肉进行搅拌的净化轮,所述净化轮可转动地卧设于所述水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水箱结构,在水箱内放置可转动的净化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通过净化轮的搅拌和水箱内的水流冲刷来实现对螺肉上细壳的进一步分离,保证了螺肉的加工质量,进一步提高螺肉的食用口感。
文档编号A22C29/00GK202566149SQ201220184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肖国华, 刘正平, 罗斌 申请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肖国华, 刘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