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植物病理学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50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植物病理学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植物病理学培养皿,属于生物培养用具。为解决普通培养皿功能单一、无法定量培养基体积和保持皿内湿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植物病理学培养皿,带纵隔、圆室和刻度的玻璃培养皿,包括透明的带有纵隔、圆室和接种圈的平皿底和与其扣合的透明平皿上盖,皿底侧壁上刻有培养基参考量刻度(2),皿底内带有透明的十字形隔段(1),隔段十字交叉处为一圆室(3)。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用途:一是皿底侧壁的刻度可定量培养基体积;二是皿底上的隔段将培养皿空间平均分成4个小室,可在一致的培养条件下对比不同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将不同处理安全的分隔在不同区域,且可节约3/4的培养基用量。三是皿底中央的圆室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不易污染的湿度控制室,可将吸满无菌水的脱脂棉球放在该圆室中,保证皿内的空气湿度,在植物病害离体鉴定中意义重大。四是培养皿皿底有相距2cm的接种圈设计,保证了接种位置准确,为微生物对峙培养、拮抗作用判定、药效试验接种均提供了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多用途植物病理学培养皿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病理学培养皿,属于生物培养用具。
[0002]【背景技术】普通微生物培养皿功能单一,无法确定培养基体积、固定接种位置和保持皿内湿度,同一个皿内不能做多个处理。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培养皿。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病理学实验培养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多用途、高效节能的带纵隔、圆室、接种圈和刻度的玻璃培养皿。包括透明的带有纵隔、圆室和接种圈的平皿底和与其扣合的透明平皿上盖。皿底内带有透明的十字形隔段(I),隔断十字交叉处为一圆室(3);皿底设计有12个彼此相距2cm的接种圈(4);皿底侧壁上刻有培养基参考量刻度。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有益效果有四个: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刻度可以为操作人员倾倒培养基时进行培养基的控制和定量;二是皿底座上具有的隔断将一个培养皿空间平均分成4个小室,能在一致的培养条件下对比不同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将不同处理安全的分隔在不同区域,且可节约3/4的培养基用量,特别适合大规模培养、筛选病原菌,使用方便,高效节能;三是皿底中央的圆室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不易污染的湿度控制室,可将吸满无菌水的脱脂棉球放在该圆室中,保证皿内的空气湿度,在植物病害离体鉴定中意义重大;四是培养皿皿底设计有12个彼此相距2cm的接种圈,保证了接种位置准确,为微生物对峙培养、拮抗作用判定、药效试验接种均提供了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4]图1为培养皿皿底外部侧面观;图2是培养皿皿底内部正面观。
【具体实施方式】
[0005]参照图1和图2,该培养皿主要包括皿盖和皿底两部分。其特征在于:皿底侧壁刻有培养基用量常用体积的刻度(2),解决了倒培养基时体积不容易把握的问题,减少实验误差,皿底带有纵横隔断(1),将培养皿划分为4个区域,不同区域可接种不同的病原菌或放置不同处理的植物组织,在一个空间内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温度、湿度的一致性,增加了试验可靠性,且节省了 3/4的培养皿和培养基的用量;皿底中央的圆室(3)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不易污染的湿度控制室,可将吸满无菌水的脱脂棉球放在该圆室中,保证皿内的空气湿度;培养皿皿底有相距2cm的接种圈(4)设计,保证了接种位置准确,为微生物对峙培养、拮抗作用判定、药效试验接种均提供了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途植物病理学培养皿,其特征是:带纵隔、圆室和刻度的玻璃培养皿,包括透明的带有纵隔、圆室和接种圈的平皿底和与其扣合的透明平皿上盖,皿底侧壁上刻有培养基参考量刻度(2),皿底内带有透明的十字形隔段(I),隔段十字交叉处为一圆室(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皿底标有12个相互距离为2cm的接种圈(4)。
【文档编号】C12M1/22GK203513680SQ20132005992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刘起丽, 张建新, 雷晓环, 张定法, 秦雪峰 申请人:河南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