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贝开壳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52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扇贝开壳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贝开壳组件。其包括包括进料滚筒、开壳滚筒及套装在开壳滚筒外侧的散热套,所述进料滚筒的出口嵌套在所述开壳滚筒的入口内,所述开壳滚筒、开壳滚筒与进料滚筒接触处及进料滚筒的下方设有滚筒支座,所述进料滚筒的外圆周上及开壳滚筒的出口的外圆周上分别设有齿圈;所述散热套包括边界处密封连接的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了高温加热区、高温排烟区及低温区。所述开壳滚筒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甲,所述开壳滚筒的筒壁上均布设有通孔。所述进料滚筒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去壳效率高,提高了扇贝的出成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整体提高了扇贝养殖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种扇贝开壳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贝开壳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扇贝开壳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但是人工开壳有很多弊病,首先通过刀具人工割的过程中会伤到扇贝柱,有时还会在扇贝壳上遗留扇贝柱,造成扇贝整体出成率低,其次,采用人工开壳效率很低,每个熟练工人每小时只能加工1.5公斤左右的扇贝柱,完整率只能达到95%,还会产生因为扇贝过小漏割的现象,最后还有在扇贝开壳生产中,需要大量熟练工人,随着经济发展,养殖面积的扩大,出现了用工的供需矛盾,以至于开壳的人工费用在逐年上升,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扇贝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自动化开壳的扇贝开壳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扇贝开壳组件,其特点是,包括进料滚筒、开壳滚筒及套装在开壳滚筒外侧的散热套,所述进料滚筒的出口嵌套在所述开壳滚筒的入口内,所述开壳滚筒、开壳滚筒与进料滚筒接触处及进料滚筒的下方设有滚筒支座,所述进料滚筒的外圆周上及开壳滚筒的出口的外圆周上分别设有用于与驱动连接的齿圈;
[0006]所述散热套包括边界处密封连接的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了高温加热区、高温排烟区及低温区,所述高温加热区通过管道与高温排烟区连通,在所述高温排烟区与低温区之间的内层表面设有隔板。
[0007]扇贝主要是在高温加热区和高温排烟区受内层热量辐射瞬间开壳,然后扇贝通过通孔掉落出去,低温区主要起到保温,避免热量散失的效果。
[0008]进一步,所述开壳滚筒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甲,所述开壳滚筒的筒壁上均布设有通孔。
[0009]进一步,所述进料滚筒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乙。
[0010]进一步,所述螺旋叶片甲的高度为40?80mm,螺距为200?500mm ;所述螺旋叶片乙的高度为80?120mm,螺距为130?180mm。
[0011]进一步,所述散热套的外层上方设有用于连通供热管路的加热孔和用于连接排风装置的排烟孔。热量通过加热孔进入到高温加热区内,与排风装置连接的排烟孔主要是将散热套的烟气抽出、释放。
[0012]进一步,所述滚筒支座上端两侧及中间皆设有托轮,所述滚筒支座的下端设有安装孔。托轮不但起到支撑且可以辅助滚筒滚动旋转,所述安装孔方便与外接设备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托轮包括平轮和凹轮,所述进料滚筒及开壳滚筒的表面设有凹轮导轨,所述凹轮与所述凹轮导轨相配合。所述平轮表面光滑,与所述开壳滚筒及进料滚筒平滑的外圆周相配合,起到辅助滚筒滚动的作用,所述凹轮中间设有凹槽,与所述开壳滚筒及进料滚筒表面突出的导轨相配合,除了可以辅助滚筒滚动,还起到定位作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驱动齿圈分别带动进料滚筒及开壳滚筒在滚筒支座上滚动旋转,然后扇贝通过进料滚筒的入口进入,在螺旋叶片乙的带动下朝向进料滚筒的出口前行,然后进入到开壳滚筒内,在散热套内层辐射温度下,开壳滚筒内的扇贝受到高温热涨,扇贝会瞬间从壳上脱落,去壳后的扇贝会从滚动的开壳滚筒的通孔中掉出去,落入密封水槽的水中冷却,掉落在水中的传送带上输送出去,进入到下一个加工过程中,而扇贝壳继续通过螺旋叶片甲沿轴向推进,使扇贝壳有序的从开壳滚筒的出口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去壳效率高,提高了扇贝的出成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整体提高了扇贝养殖的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开壳滚筒及进料滚筒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进料滚筒;11、螺旋叶片乙;2、开壳滚筒;21、通孔;22、螺旋叶片甲;3、散热套;31、加热孔;32、排烟孔;33、高温加热区;34、高温排烟区;35、低温区;4、滚筒支座;
5、齿圈;6、平轮;7、安装孔;8、凹轮;9、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如图1?2所示,一种扇贝开壳组件,其特点是,包括进料滚筒1、开壳滚筒2及套装在开壳滚筒2外侧的散热套3,所述进料滚筒I的出口嵌套在所述开壳滚筒2的入口内,所述开壳滚筒2、开壳滚筒2与进料滚筒I接触处及进料滚筒I的下方设有滚筒支座4,所述进料滚筒I的外圆周上及开壳滚筒2的出口的外圆周上分别设有用于与驱动连接的齿圈5 ;
[0020]所述散热套3包括边界处密封连接的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了高温加热区33、高温排烟区34及低温区35。
[0021]所述开壳滚筒2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甲22,所述开壳滚筒的筒壁上均布设有通孔21。
[0022]所述进料滚筒I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乙11。
[0023]所述螺旋叶片甲22的高度为40?80mm,螺距为200?500mm ;所述螺旋叶片乙11的高度为80?120mm,螺距为130?180mm。
[0024]所述散热套3的外层上方设有用于连通供热管路的加热孔31和用于连接排风装置的排烟孔32。
[0025]所述滚筒支座4上端两侧及中间皆设有托轮,所述滚筒支座的下端设有安装孔7。
[0026]所述托轮包括平轮6和凹轮8,所述进料滚筒及开壳滚筒的表面设有凹轮导轨9,所述凹轮8与所述凹轮导轨9相配合。所述平轮6表面光滑,与所述开壳滚筒及进料滚筒平滑的外圆周相配合,起到辅助滚筒滚动的作用,所述凹轮8中间设有凹槽,与所述开壳滚筒及进料滚筒表面突出的导轨9相配合,除了可以辅助滚筒滚动,还起到定位作用。
[0027]工作过程,首先通过驱动齿圈5分别带动进料滚筒I及开壳滚筒2在滚筒支座4上滚动旋转,然后扇贝通过进料滚筒I的入口进入,在螺旋叶片乙11的带动下朝向进料滚筒I的出口前行,然后进入到开壳滚筒2内,在散热套3内层提供的温度下,开壳滚筒2内的扇贝在高温加热区和高温排烟区受内层热量辐射瞬间开壳从壳上脱落,低温区主要起到保温,避免热量散失的效果,开壳后的扇贝通过通孔掉落位于本实用新型下方的密封水槽内的水中冷却,然后通过水中的传送带输送出去,而扇贝壳继续通过螺旋叶片甲22沿轴向推进,使扇贝壳有序的从开壳滚筒2的出口输出。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扇贝开壳组件,其特点是,包括进料滚筒、开壳滚筒及套装在开壳滚筒外侧的散热套,所述进料滚筒的出口嵌套在所述开壳滚筒的入口内,所述开壳滚筒、开壳滚筒与进料滚筒接触处及进料滚筒的下方设有滚筒支座,所述进料滚筒的外圆周上及开壳滚筒的出口的外圆周上分别设有齿圈; 所述散热套包括边界处密封连接的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了高温加热区、高温排烟区及低温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贝开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壳滚筒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甲,所述开壳滚筒的筒壁上均布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贝开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滚筒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扇贝开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甲的高度为40?80mm,螺距为200?500mm ;所述螺旋叶片乙的高度为80?120mm,螺距为130?1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贝开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的外层上方设有用于连通供热管路的加热孔和用于连接排风装置的排烟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贝开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支座上端两侧及中间皆设有托轮,所述滚筒支座的下端设有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扇贝开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包括平轮和凹轮,所述进料滚筒及开壳滚筒的表面设有凹轮导轨,所述凹轮与所述凹轮导轨相配合。
【文档编号】A22C29/04GK203446431SQ201320208663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振东 申请人:刘振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