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1781发布日期:2019-03-08 23:2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红薯干,又称番薯干或地瓜干,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原材料是番薯。一般是将整块番薯蒸熟去皮,然后切制、自然晾晒。目前加工红薯干的方法主要是以新鲜红薯或红薯全粉为原料,采用热风烘干或日晒等脱水方法加工而成,其产品特点是口感干硬且风味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要求。而且,为了延长红薯干的保质期,往往需要在原料或成品中添加化学保鲜剂,既影响口味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需要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及开发新型口味来提高红薯干的口感、风味和食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将天然薄荷风味物质渗透到红薯原料中,通过调控合适的脱水温度既能将红薯原料中的大部分水分脱除,又能使薄荷风味物质保留在薯干中,这样不仅工艺简单,节省能源,而且成品具有口感糯软、风味独特、营养损失少,以及无化学添加剂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料:选用肉质致密、纤维细微、肉色均匀的甘薯品种,即甘薯块;

b、清洗:将选择好的甘薯块用清水将其表面的污染物冲洗干净,并挖除甘薯块上的病虫害部分;

c、熟化:将整个甘薯块利用水蒸汽将其蒸熟蒸透得到熟化的甘薯;

d、去皮:将熟化的甘薯表皮去掉得到去皮甘薯;

e、切条:将去皮甘薯切成长条形,制成甘薯条;

f、一次脱水:将甘薯条用热风烘干至含水量为20%-27%;

g、浸泡薄荷糖液:首先将新鲜薄荷叶用热水浸泡30分钟后,将残渣捞出,加入食糖后制成薄荷糖液待用,其次将一次脱水后的薯干放到薄荷糖液中浸泡,捞出后控干薯干表面的水分得到红薯干;

h、二次脱水:采用冷风将红薯干的部分水分脱去,使红薯干的水分含量为18%-20%,得到薄荷红薯干;

i、成品包装:将经过二次脱水的薄荷红薯干放入包装中进行密封保存。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熟化甘薯块时将甘薯块放置在蒸屉上,用蒸锅进行蒸熟。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去掉熟化的甘薯表皮用手剥掉或用不锈钢小刀刮去。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的甘薯条长度为6-10厘米,厚度为1.5-2厘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采用热风烘干时的烘干温度为120-170℃。

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一次脱水后的薯干在薄荷糖液中的浸泡时间为60分钟,

所述薄荷糖液的含糖量为20%。

优选的,所述步骤h中采用冷风脱水的温度为0-5℃。

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采用的包装为牛皮纸袋。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具备了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将天然薄荷风味物质渗透到红薯原料中,通过调控合适的脱水温度既能将红薯原料中的大部分水分脱除,又能使薄荷风味物质保留在薯干中;

其次,在调整加工工艺参数过程中融入了创新技术,优化了加工工艺,节省了能源,一是采用二次脱水工艺,使成品红薯干的表面富有光泽,商品性好,而且口感糯软,极大提高了薯干的口感;二是成品红薯干含有薄荷风味物质,不仅形成了凉爽的薄荷风味,而且具有天然薄荷的保健作用;三是红薯干中添加的薄荷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杀菌作用,能够延长红薯干的保质期,可以避免添加化学保鲜剂,提高了食用安全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料:选用肉质致密、纤维细微、肉色均匀的甘薯品种,即甘薯块,如果肉质疏松,薯干韧性不好,口感变差;如果红薯原料纤维粗糙,成品薯干表面粗糙,食用时有牵丝的感觉,如果红薯原料肉色不均匀,成品薯干的色泽也不均匀,呈色斑状,商品性较差;

b、清洗:将选择好的甘薯块用清水将其表面的污染物冲洗干净,并挖除甘薯块上的病虫害部分;

c、熟化:将整个甘薯块放置在蒸屉上,然后将蒸屉放置在蒸锅内,利用水蒸汽将其蒸熟蒸透得到熟化的甘薯;

d、去皮:将熟化的甘薯表皮用手剥掉或用不锈钢小刀刮去得到去皮甘薯,不得使用铁质的工具去皮,否则去皮后的甘薯表面容易变黑;

e、切条:将去皮甘薯切成长条形,甘薯条长度为6-10厘米,厚度为1.5-2厘米,制成甘薯条,切条太薄,后续脱水中薯干容易变形,口感发硬,切条太厚,薯干中心水分不易脱除,薯干韧性不足,口感不佳;

f、一次脱水:将甘薯条用烘干温度为120-170℃的热风烘干至含水量为20%-27%,温度偏低,薯条脱水慢,加工效率低,温度偏高,薯条干硬,口感差;

g、浸泡薄荷糖液:首先将新鲜薄荷叶用热水浸泡30分钟后,将残渣捞出,加入食糖后制成薄荷糖液待用,薄荷糖液的含糖量为20%,其次将一次脱水后的薯干放到薄荷糖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60分钟,捞出后控干薯干表面的水分得到红薯干;

h、二次脱水:采用温度为0-5℃的冷风将红薯干的部分水分脱去,使红薯干的水分含量为18%-20%,得到薄荷红薯干,如果温度偏高,薯干中的薄荷风味物质会很快蒸发,影响薯干风味;

i、成品包装:将经过二次脱水的薄荷红薯干迅速放入到牛皮纸袋中进行密封保存。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将天然薄荷风味物质渗透到红薯原料中,通过调控合适的脱水温度既将红薯原料中的大部分水分脱除,又使薄荷风味物质保留在薯干中,不仅工艺简单,节省能源,而且成品具有口感糯软、风味独特、营养损失少,以及无化学添加剂等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料、清洗、熟化、去皮、切条、一次脱水、浸泡薄荷糖液、二次脱水、成品包装。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薄荷红薯干加工工艺,将天然薄荷风味物质渗透到红薯原料中,通过调控合适的脱水温度既将红薯原料中的大部分水分脱除,又使薄荷风味物质保留在薯干中,不仅工艺简单,节省能源,而且成品具有口感糯软、风味独特、营养损失少,以及无化学添加剂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韦强;满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