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咖啡饮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8659发布日期:2019-10-08 22:4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荷咖啡饮料。



背景技术:

咖啡是将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冲泡等工艺制成的饮料,已有悠久的饮用历史,是世界上流行范围最为广泛的饮料之一。数据显示,日本和韩国人均每年喝200杯咖啡,美国是400杯,而欧洲是750杯。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虽与上述国家或地区相比低得多,但喝咖啡的人群增长迅速,咖啡爱好者已不在少数。如今,喝咖啡已成为一种时尚,但在紧跟时尚的同时,喝对咖啡还有益身体健康、抗衰老,有效帮助减少紫外线和外界空气污染对皮肤的损伤。

咖啡豆含有绿原酸、咖啡因、单宁等成分,经不同程度的烘焙后可形成独特的香味。人们将咖啡豆研磨后冲调饮用,现代食品工业还可通过萃取工艺将其制成速溶咖啡。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因此可以提神,但效果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好的醒脑安神的薄荷咖啡饮料。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荷咖啡饮料,所述薄荷咖啡饮料包含咖啡豆、薄荷、橘皮、山楂和酸枣仁。

作为优选,所述薄荷咖啡饮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咖啡豆80~120份、薄荷20~30份、橘皮5~10份、山楂5~10份和酸枣仁5~10份。

特别优选的,所述薄荷咖啡饮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咖啡豆100份、薄荷25份、橘皮8份、山楂8份和酸枣仁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工所述薄荷咖啡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咖啡豆,焙炒,研磨,加入热水萃取,过滤,得萃取液;然后将所述萃取液浓缩干燥,得咖啡速溶粉;

(2)取薄荷、橘皮、山楂和酸枣仁,粗碎,低温烘焙,热水萃取,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混合速溶粉;

(3)将所述咖啡速溶粉和混合速溶粉混匀,即得固态的薄荷咖啡饮料。

通过对咖啡豆进行焙炒,旨在提高咖啡的口感气味,还能让性平的咖啡豆显示稍微偏温的性味。薄荷、橘皮、山楂和酸枣仁,通过低温烘焙,在保留其中挥发性成分尽量保留的前提下,增加咖啡的口感。

优选的,所述步骤(1)或(2)中,为更好将原料的气味、营养成分萃取出来,热水的温度均为90℃~100℃,萃取次数为1~3次,每次萃取的时间为20~6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研磨的粒度为20~60目。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为提高后序产品的口感,保留好成分,低温烘焙的温度为40℃~60℃,低温烘焙的时间为1~3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现代医学认为,头脑昏沉是因人体血管扩张、脑部供血量减少导致的。中医认为,脾胃虚弱使脑部气血供应不足而致头脑昏沉,因此当以调节脾胃功能和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为醒脑安神的治法。

本发明中,以健脾胃醒神的咖啡豆为主要原料,辅以清透的薄荷,再佐以健脾理气的橘皮、健脾活血的山楂和宁心安神的酸枣仁,各原料相互作用,共达调节脾胃、理气活血之功,让脑部供血充足,起醒脑安神之效。

其中,咖啡豆,性平,味微苦,具有醒神、健胃之功。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清热利咽,疏肝解郁之功。

橘皮,性温,健脾理气;山楂,性微温,入脾胃经,健脾,活血化瘀;酸枣仁,性甘酸,味平,宁心安神。

整个产品所用到的原料,不寒不热,属于平中偏温,能更好的活血理气,应对脑部气血供应不足的问题。所得咖啡饮料含有薄荷的清凉口感,相比单一的咖啡,口感层次更加饱满润喉,醒脑安神的效果更加突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的生产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应用和技术效果。

实施例1

一种加工薄荷咖啡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取咖啡豆100份,焙炒,研磨至粒度为40目,加入95℃的热水萃取2次,每次萃取的时间为30分钟,过滤,得萃取液;然后将所述萃取液浓缩干燥,得咖啡速溶粉;

(2)按重量份,取薄荷25份、橘皮8份、山楂8份和酸枣仁6份,粗碎,在50℃的条件下低温烘焙2小时,加入95℃的热水萃取2次,每次萃取的时间为4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混合速溶粉;

(3)将所述咖啡速溶粉和混合速溶粉混匀,即得固态的薄荷咖啡饮料。

实施例2

一种加工薄荷咖啡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取咖啡豆120份,焙炒,研磨至粒度为20目,加入100℃的热水萃取3次,每次萃取的时间为20分钟,过滤,得萃取液;然后将所述萃取液浓缩干燥,得咖啡速溶粉;

(2)按重量份,取薄荷30份、橘皮10份、山楂10份和酸枣仁10份,粗碎,在60℃的条件下低温烘焙1小时,加入90℃的热水萃取1次,萃取的时间为6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混合速溶粉;

(3)将所述咖啡速溶粉和混合速溶粉混匀,即得固态的薄荷咖啡饮料。

实施例3

一种加工薄荷咖啡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取咖啡豆80份,焙炒,研磨至粒度为60目,加入90℃的热水萃取3次,每次萃取的时间为20分钟,过滤,得萃取液;然后将所述萃取液浓缩干燥,得咖啡速溶粉;

(2)按重量份,取薄荷20份、橘皮5份、山楂5份和酸枣仁5,粗碎,在40℃的条件下低温烘焙1小时,加入90℃的热水萃取3次,每次萃取的时间为2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混合速溶粉;

(3)将所述咖啡速溶粉和混合速溶粉混匀,即得固态的薄荷咖啡饮料。

上述实施例所得咖啡饮料含有薄荷的清凉口感,相比单一的咖啡,口感层次更加饱满润喉,醒脑安神的效果更加突出。

在具体饮用时,取本发明所得咖啡饮料15克,加入150毫升90℃以上的热水冲泡。根据个人喜好,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甜味剂,牛奶等。

对比例1

一种加工咖啡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咖啡豆,焙炒,研磨至粒度为40目,加入95℃的热水萃取2次,每次萃取的时间为30分钟,过滤,得萃取液;然后将所述萃取液浓缩干燥,得咖啡速溶粉。

为更好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随机抽取50人(男女各半,年龄在18岁-50岁之间)进行试喝,试验过程为6天,前期3天饮用单一咖啡制成的速溶粉(对比例1所得产品),后期3天饮用实施例1所得产品。

为避免试喝人群的主观性太强,采用同一包装进行包装。每人一天喝2杯,每杯150毫升。结果显示,80%的人认为,后期3天饮用的产品口感带有润喉的清凉感,相比前期3天饮用的咖啡,口感层次更加饱满醇厚,醒脑安神的效果更加突出。说明,本发明所得咖啡相对于单一的咖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荷咖啡饮料,所述薄荷咖啡饮料包含咖啡豆、薄荷、橘皮、山楂和酸枣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得咖啡饮料含有薄荷的清凉口感,相比单一的咖啡,口感层次更加饱满润喉,醒脑安神的效果更加突出。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勇;黄萃;王加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咖啡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19.10.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