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0178发布日期:2021-05-04 09:5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茶文化中的主要茶品。红茶的产地主要有中国、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地。红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的;比绿茶多了一个发酵的过程。发酵是指茶叶在空气中氧化,发酵作用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减少,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和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

而茶叶咖啡碱是一种嘌呤破,又名茶生物破、茶叶咖啡因等,茶叶咖啡碱系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嘌呤类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提高人体机能和运动机能、强心、利尿等功能,茶叶咖啡碱在人体代谢中分解速度较快,因而对人体副作用甚微。

在红茶加工中,如果如何有效去或降低除茶叶原料中含有的咖啡碱含量,对于红茶的饮用口感和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通过高温冲洗的方式,快速除去茶叶原料中的咖啡碱含量,有助于提升红茶的饮用效果;采用转动输送的方式,持续与高温水接触,冲洗更加全面,咖啡碱去除效率效果好;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使用,实用性极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包括上料箱,所述的上料箱的顶部设有上料盖,上料箱的底部设有收集箱和卸料筒,收集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上料箱内设有过滤送料筒,过滤送料筒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底座与上料箱连接,过滤送料筒的另一端与上料箱连接,上料盖上设有多个喷水管和进料管,多个喷水管与支水管连通,支水管上设有送水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过滤送料筒上设有过滤网,过滤送料筒内设有螺旋输送片,过滤送料筒与第一电机连接的一端还与轴承外环连接,轴承外环通过多个轴承滚轴与轴承内环配合连接,轴承内环上设有与进料管底端配合的进料槽,过滤送料筒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连杆与转动盖连接,转动盖与上料箱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料管的顶部法兰连接有广口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料槽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杆与上料箱的内壁连接,进料槽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第二转轴的一端穿过进料槽和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杆并延伸至上料箱外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底座与上料箱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搅拌叶片为与进料槽配合的栅格状叶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多个喷水管的部设位置与收集箱的尺寸相配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料箱上设有多组安装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高温冲洗的方式,快速除去茶叶原料中的咖啡碱含量,有助于提升红茶的饮用效果;

(2)采用转动输送的方式,持续与高温水接触,冲洗更加全面,咖啡碱去除效率效果好;

(3)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使用,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管与进料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槽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送料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料箱1,上料盖2,收集箱3,卸料筒4,进料管5,广口管6,排水管7,安装支撑杆8,喷水管9,支水管10,送水管11,第一电机12,第一底座13,第一转轴14,第一固定杆15,过滤送料筒16,过滤网17,连杆18,转动盖19,进料槽20,第二固定杆21,第二电机22,第二底座23,第二转轴24,搅拌叶片25,轴承内环26,轴承滚轴27,轴承外环28,螺旋输送片2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中,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包括上料箱1,所述的上料箱1的顶部设有上料盖2,上料箱1的底部设有收集箱3和卸料筒4,收集箱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7,上料箱1内设有过滤送料筒16,过滤送料筒16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杆15与第一转轴14连接,第一转轴14与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12通过第一底座13与上料箱1连接,过滤送料筒16的另一端与上料箱1连接,上料盖2上设有多个喷水管9和进料管5,多个喷水管9与支水管10连通,支水管10上设有送水管1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过滤送料筒16上设有过滤网17,过滤送料筒16内设有螺旋输送片29,过滤送料筒16与第一电机12连接的一端还与轴承外环28连接,轴承外环28通过多个轴承滚轴27与轴承内环26配合连接,轴承内环26上设有与进料管5底端配合的进料槽20,过滤送料筒16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连杆18与转动盖19连接,转动盖19与上料箱1连接。便于滚动送料且滚动过程持续冲洗,转动结构稳定,效果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料管5的顶部法兰连接有广口管6。便于进料,实用性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料槽20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杆21与上料箱1的内壁连接,进料槽20内设有第二转轴24,第二转轴24上设有搅拌叶片25,第二转轴24的一端穿过进料槽20和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杆21并延伸至上料箱1外与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22通过第二底座23与上料箱1连接。防止进料过程中出现堵料的情况,实用性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搅拌叶片25为与进料槽20配合的栅格状叶片。搅拌阻力小,便于搅动,防堵料效果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多个喷水管9的部设位置与收集箱3的尺寸相配合。配合冲洗及冲洗水的收集,实用性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料箱1上设有多组安装支撑杆8。便于安装在各种加工设备的进料端,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22,将茶叶原料通过广口管5填入设备中,通过搅拌叶片25搅动,间歇性向过滤送料筒16中送料,过滤送料筒16通过第一电机12传动,配合轴承结构持续转动,通过其内的螺旋输送片29输送物料,输送过程中,热水从喷水管9喷入,通过过滤网17结构,持续对过滤送料筒16中的茶叶原料冲洗,冲洗后的水进入收集箱3中收集,再由排水管7排出至水箱重复利用或废弃,冲洗过程中,通过过滤送料筒16的持续转动,茶叶物料充分与热水接触,有效去除其内含有的咖啡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高温冲洗的方式,快速除去茶叶原料中的咖啡碱含量,有助于提升红茶的饮用效果;采用转动输送的方式,持续与高温水接触,冲洗更加全面,咖啡碱去除效率效果好;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使用,实用性极强。



技术特征:

1.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包括上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箱(1)的顶部设有上料盖(2),上料箱(1)的底部设有收集箱(3)和卸料筒(4),收集箱(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7),上料箱(1)内设有过滤送料筒(16),过滤送料筒(16)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杆(15)与第一转轴(14)连接,第一转轴(14)与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12)通过第一底座(13)与上料箱(1)连接,过滤送料筒(16)的另一端与上料箱(1)连接,上料盖(2)上设有多个喷水管(9)和进料管(5),多个喷水管(9)与支水管(10)连通,支水管(10)上设有送水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送料筒(16)上设有过滤网(17),过滤送料筒(16)内设有螺旋输送片(29),过滤送料筒(16)与第一电机(12)连接的一端还与轴承外环(28)连接,轴承外环(28)通过多个轴承滚轴(27)与轴承内环(26)配合连接,轴承内环(26)上设有与进料管(5)底端配合的进料槽(20),过滤送料筒(16)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连杆(18)与转动盖(19)连接,转动盖(19)与上料箱(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5)的顶部法兰连接有广口管(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槽(20)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杆(21)与上料箱(1)的内壁连接,进料槽(20)内设有第二转轴(24),第二转轴(24)上设有搅拌叶片(25),第二转轴(24)的一端穿过进料槽(20)和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杆(21)并延伸至上料箱(1)外与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22)通过第二底座(23)与上料箱(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叶片(25)为与进料槽(20)配合的栅格状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喷水管(9)的部设位置与收集箱(3)的尺寸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箱(1)上设有多组安装支撑杆(8)。


技术总结
用于降低茶叶原料咖啡碱含量的上料结构,包括上料箱,所述的上料箱的顶部设有上料盖,上料箱的底部设有收集箱和卸料筒,收集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上料箱内设有过滤送料筒,过滤送料筒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底座与上料箱连接,过滤送料筒的另一端与上料箱连接,上料盖上设有多个喷水管和进料管,多个喷水管与支水管连通,支水管上设有送水管。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高温冲洗的方式,快速除去茶叶原料中的咖啡碱含量,有助于提升红茶的饮用效果;采用转动输送的方式,持续与高温水接触,冲洗更加全面,咖啡碱去除效率效果好;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使用,实用性极强。

技术研发人员:马驰;陈国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5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