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水分青贮优质粗饲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19075发布日期:2023-04-05 21:1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本发明涉及农牧业粗饲料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低水分青贮优质粗饲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二、背景技术

1、我国每年用于反刍动物饲料的玉米秸秆总量在二亿吨以上,加工秸秆的工艺一直是采用粉碎(揉碎)直接喂饲、黄贮、微贮后喂饲等传统形式,由于秸秆蛋白含量低(平均不足3%),营养不足,牲畜很难从结构饲料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奶牛饲养模式根据奶牛存栏规模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农户为主体的养殖模式;二是奶牛专业养殖户;三是规模化养殖。在我国全部原料奶生产者中,农户、奶牛专业养殖户所生产的牛奶占50%,但其养殖方式比较落后,重视精料的饲喂而忽视粗料的作用,其饲养模式主要是“秸秆+精料”,这样容易引起奶牛产奶量低、乳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奶牛代谢疾病多等问题,而我国的肉牛和肉羊产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肉牛和肉羊产业也具有很大的规模,在我国畜牧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产量和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优质粗饲料直接影响牛羊肉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因此针对我国饲草资源短缺,在目前低质粗饲料水平条件下,提出了将秸秆作为低质粗饲料转化为优质粗饲料的理念,积极开展优质粗饲料的研究与开发,是缓解我国饲草资源短缺,为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三、
技术实现要素:

1、针对我国饲草资源短缺,提出了将秸秆作为低质粗饲料转化为优质粗饲料的理念,具体涉及一种低水分青贮优质粗饲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水分青贮优质粗饲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配比是揉切加工后的玉米秸秆(含水率17%以下)80%;赖氨酸发酵菌体蛋白粉(蛋白含量90%)20%;木薯预糊化淀粉是赖氨酸发酵菌体蛋白粉的3%;两种粉状物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优质粗饲料低水分青贮制备方法,包括:

4、步骤1、对玉米秸秆进行除尘和去杂预处理。

5、步骤2、采用特殊的揉切技术,将玉米秸杆制成较柔软的牧草状物料且秸秆的粗纤维保留完好,实现对秸秆100%破节,揉切后长度为5至10厘米左右,秸秆瓤充分暴露(绝大部分秸秆瓤仍与秸秆表皮紧密结合)。

6、步骤3、在秸秆物料表面均匀喷洒蛋白粉(蛋白含量90%),同时在秸秆物料输送行进过程中,均匀喷洒添加秸秆发酵剂的水雾,使物料含水率达到50%左右,将秸秆物料与蛋白粉均匀搅拌混合,此时,蛋白粉中的木薯预糊化淀粉在水雾作用下产生粘结效果,使喷洒在秸秆物料表面95%以上的蛋白粉与秸秆瓤粘合在一起,经过压捆(密度为每立方米300公斤左右)后蛋白粉与秸秆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7、步骤4、对秸秆蛋白捆缠膜密封,完成优质粗饲料低水分青贮合成牧草草捆制备。

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9、1、本发明的低水分青贮优质粗饲料(合成牧草)配方中,干物质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达18%以上,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畜禽生长所必须的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高)、维生素及钙、磷、铁、等有益矿物质元素,实现了营养成分较全面均衡。

10、2、低水分青贮饲料气味微酸有果香味,柔软有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丰富;低水分青贮料含水量较低,干物质含量比一般青贮料多一倍,利于长期保存,非常适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

11、3、将玉米秸秆作为低质粗饲料转化为优质粗饲料,实现了玉米秸秆替代优质牧草,缓解我国饲草资源短缺,为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技术特征:

1.一种优质粗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配比是揉切加工后的玉米秸秆(含水率17%以下)80%;赖氨酸发酵菌体蛋白粉(蛋白含量90%)20%;木薯预糊化淀粉是赖氨酸发酵菌体蛋白粉的3%;两种粉状物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一种优质粗饲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牧业粗饲料加工、制备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水分青贮优质粗饲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配方配比为揉切加工后的玉米秸秆(含水率17%以下)80%;赖氨酸发酵菌体蛋白粉(蛋白含量90%)20%;木薯预糊化淀粉是赖氨酸发酵菌体蛋白粉的3%;两种粉状物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特殊的揉切等技术,使赖氨酸发酵菌体蛋白粉与玉米秸秆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合成牧草产品质地细软,营养均衡,消化率高,主要适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所必需的优质粗饲料,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昆,杜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华禹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