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料配方以及饲喂方法

文档序号:33755205发布日期:2023-04-18 15:0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牦牛养育,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料配方以及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1、青藏高原被誉为“第三级”,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牧草在生长季(5-9月份)拥有充足的光、温、水、热,产量高营养品质佳,并拥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和适口性,可以有效地满足牦牛的生长性能。而冷季气候条件恶劣,牧草的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等养分含量急剧下降,天然草场牧草在质和量上均无法满足家畜需求。因此,高寒地区漫长的冷季是牦牛“掉膘”的主要原因之一。

2、因地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饲养方式根深蒂固,我国牦牛饲养仍然以全年自然放牧为主,这种放牧模式使家畜陷入“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恶性循环中。且过度放牧及对草地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使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草地生物量降低,生产力下降,草畜结构严重失衡,草原鼠害加重,毒杂草数量上涨。传统的粗放模式降低了牦牛的出栏率,并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保护工作极为不利。为了保障牦牛在冷季的生长性能,缩短放牧饲养周期,减轻草场放牧压力,实行冷季舍饲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3、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之一,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决定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及消化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状况。特别的,对于生长期母牦牛,需要足够量的日粮蛋白水平,才能够保障母牦牛在冷季不掉膘,维持母牦牛的生长性能以确保牦牛群体的繁殖能力,并且能够进一步加速出栏。由于牦牛营养需求的特殊性和当地资源特征,适用于其它品种和地区的牛用饲料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牦牛,另外,青藏高原部分农牧交错区及河谷农业区,水热充足,非常适宜耕作,拥有玉米、燕麦、油菜、豆类等丰富农作物资源。因此,如何利用牦牛牧区当地农副产品资源搭配适用于生长期母牦牛的优质饲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料配方以及饲喂方法,以解决在高寒地区如何利用牦牛牧区当地农副产品资源搭配适用于生长期母牦牛的优质饲料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料配方,其包括按重量计的相互混合均匀的如下组分:玉米28.2~29.4份、小麦15.6~18.6份、菜籽粕1.8~3.6份、棉粕2.4~4.8份、豆粕3.6~7.2份、食盐0.5~1份、预混料1~2份、磷酸氢钙0.5~1份以及碳酸钙0.5~1份。

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饲料配方包括按重量计的相互混合均匀的如下组分:玉米29.4份、小麦18.6份、菜籽粕3.6份、棉粕2.4份、豆粕3.6份、食盐0.6份、预混料1份、磷酸氢钙0.6份以及碳酸钙0.6份。

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饲料配方包括按重量计的相互混合均匀的如下组分:玉米28.2份、小麦15.6份、菜籽粕1.8份、棉粕4.8份、豆粕7.2份、食盐0.6份、预混料1份、磷酸氢钙0.6份以及碳酸钙0.6份。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预混料为市售的育肥牛用的复合预混料,其中包含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预混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保证值为:其中,每千克精饲料中的维生素:va≥20000iu,vd3≥15000iu,ve≥1250iu;每千克精饲料中的微量元素:cu≥375mg,fe≥15000mg,zn≥750mg,mn≥1000mg,se≥7.5mg。

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喂方法,其包括:

9、将如上所述的饲料配方与粉碎的燕麦青干草按照(55~65):(35~45)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混合饲喂料;

10、将所述混合饲喂料对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进行饲喂;其中,

11、在适应期内:适应期的第一天每只的饲喂量为活体体重的1%,之后逐日增加,直至适应期的最后一天每只的饲喂量为活体体重的1.5%;

12、在适应期之后:适应期之后每一天每只的饲喂量为活体体重的1.5%,直至饲喂结束;在此期间每间隔预定天数对母牦牛进行称重以调整具体的饲喂量。

13、优选的方案中,将所述饲料配方与粉碎的燕麦青干草按照60:40的质量比以tmr方式混合,形成所述混合饲喂料。

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燕麦青干草经由切断粉碎至长度为3cm~5cm的粉碎料。

15、优选的方案中,根据每天的总饲喂量,每天分两次饲喂:在上午9点之前饲喂一次,在下午17点之后饲喂另一次。

1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适应期为自开始饲喂起15天,整个饲喂期为135天,在适应期之后每间隔14天对母牦牛进行称重以调整具体的饲喂量。

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料配方及其相应的饲喂方法,饲料配方包括相互混合的预定重量份的玉米、小麦、菜籽粕、棉粕、豆粕、食盐、预混料、磷酸氢钙以及碳酸钙,配方中的玉米、小麦、菜籽粕、棉粕、豆粕等均为青藏高原部分农业区与农牧交错区的农作物副产品,利用这些农作物副产品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加工,能够得到大量的精饲料。在饲喂过程中再加入当地常用的燕麦青干草作为粗饲料,对日粮蛋白水平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得到的混合饲粮能够解决冷季饲草资源匮乏营养不足的问题,并且饲料配方中具有足够量的日粮蛋白水平,特别适用于生长期母牦牛,能够保障生长期母牦牛在冷季不掉膘,维持母牦牛的生长性能以确保牦牛群体的繁殖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计的相互混合均匀的如下组分:玉米28.2~29.4份、小麦15.6~18.6份、菜籽粕1.8~3.6份、棉粕2.4~4.8份、豆粕3.6~7.2份、食盐0.5~1份、预混料1~2份、磷酸氢钙0.5~1份以及碳酸钙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配方包括按重量计的相互混合均匀的如下组分:玉米29.4份、小麦18.6份、菜籽粕3.6份、棉粕2.4份、豆粕3.6份、食盐0.6份、预混料1份、磷酸氢钙0.6份以及碳酸钙0.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配方包括按重量计的相互混合均匀的如下组分:玉米28.2份、小麦15.6份、菜籽粕1.8份、棉粕4.8份、豆粕7.2份、食盐0.6份、预混料1份、磷酸氢钙0.6份以及碳酸钙0.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料为市售的育肥牛用的复合预混料,其中包含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保证值为:

6.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饲料配方与粉碎的燕麦青干草按照60:40的质量比以tmr方式混合,形成所述混合饲喂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麦青干草经由切断粉碎至长度为3cm~5cm的粉碎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天的总饲喂量,每天分两次饲喂:在上午9点之前饲喂一次,在下午17点之后饲喂另一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期为自开始饲喂起15天,整个饲喂期为135天,在适应期之后每间隔14天对母牦牛进行称重以调整具体的饲喂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的饲料配方,其包括按重量计的相互混合均匀的如下组分:玉米28.2~29.4份、小麦15.6~18.6份、菜籽粕1.8~3.6份、棉粕2.4~4.8份、豆粕3.6~7.2份、食盐0.5~1份、预混料1~2份、磷酸氢钙0.5~1份以及碳酸钙0.5~1份。其相应的饲喂方法包括:将所述混合饲喂料对高寒地区的生长期母牦牛进行饲喂。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高寒地区牦牛牧区本地的农作物副产品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加工,得到大量的精饲料,在饲喂过程中再加入当地常用的燕麦青干草作为粗饲料,对日粮蛋白水平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特别适用于生长期母牦牛,能够保障生长期母牦牛在冷季不掉膘,维持母牦牛的生长性能以确保牦牛群体的繁殖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金,张晓玲,徐世晓,王循刚,徐田伟,耿远月,赵娜,胡林勇,罗崇亮,张骞,郭同庆,王娅琳,魏琳,李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