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蒸皮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6933发布日期:2023-05-14 17:4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马铃薯蒸皮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马铃薯加工,具体的,涉及马铃薯蒸皮提升机。


背景技术:

1、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马铃薯在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进行高温加热,进而使马铃薯皮与马铃薯分离,进而将马铃薯皮进行去除;

2、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0445593u)一种用于马铃薯高温蒸汽去皮装置,其采用机器操作,将高温产生的蒸汽通入马铃薯放置处,一段时间后蒸熟去皮,但是这种操作方式无法对不同体积的马铃薯进行合理放置,其实际使用时的随机放置容易导致不同体积的马铃薯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放置区域的原因,体积较大的马铃薯内部可能无法蒸熟,或者边缘较小的马铃薯过于熟透,不利于蒸熟,同时无法在蒸熟过程中进行翻转,马铃薯表面与放置区域接触处产生焦状变化,进而影响马铃薯的实际产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具备自动进行不同体积马铃薯的筛分并将不同体积的马铃薯放置不同区域以及蒸熟过程中不停反转,提高马铃薯蒸熟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部分马铃薯无法蒸熟以及部分马铃薯表面存在焦状,影响实际马铃薯产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包括箱体,箱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箱体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管,箱体内腔的后侧均匀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垫板,垫板的顶部开设有u形槽,垫板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条形槽,箱体的内腔均匀固定安装有转杆,转杆的外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条形板,箱体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侧板,侧板的后侧开设有通孔一,侧板的前侧开设有通孔二。

3、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条形块,条形块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中间板,中间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轴一,中间板的后侧通过转轴一活动安装有挡板一,条形块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条形块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二,进料管的内腔通过转轴二活动安装有挡板二。

4、优选的,所述u形槽的两个开口分别对应通孔一和通孔二,从而使用时,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的马铃薯得以依次进入垫板的顶部,直至两侧进入的马铃薯在u形槽的中部接触,此时马铃薯无法从通孔一和通孔二处进入。

5、优选的,所述条形槽的直径大小与组合后的转杆和条形板的直径大小相匹配,每个转杆和条形板组合后的结构位于每个条形槽的底部,从而转杆转动时,通过条形板带动条形槽顶部的马铃薯翻转。

6、优选的,所述u形槽的底部与条形槽的顶部连通,从而条形槽底部方向的转杆和条形板转动时,可以带动u形槽内腔的马铃薯翻转,使得马铃薯在蒸熟去皮的过程中翻转,以至于马铃薯受热均匀,降低出现马铃薯部分较厚区域无法蒸熟的几率。

7、优选的,所述中间板的位置与顶部方向的通孔一和通孔二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通孔一和通孔二的两侧边缘为弧形设计,从而马铃薯进入进料管后,流动至条形块内腔的中间板上,依次经过通孔一和通孔二,使得较小体积的马铃薯从通孔一处进入垫板顶部的u形槽一端,而体积较大的马铃薯则滚动至中间板的前侧,从通孔二处进入垫板顶部u形槽的另一端。

8、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底部与条形块后侧的底部连通,从而进料管内的马铃薯得以进入条形块内腔的顶部,即落在中间板顶部。

9、优选的,所述挡板二的形状大小与进料管内腔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从而利用挡板二,使得进入进料管的马铃薯得以依次下落,以此避免大量马铃薯同时进入条形块内,将通孔一和通孔二堵塞,导致马铃薯堆积在条形块内腔。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1、1、该马铃薯蒸皮提升机,通过条形槽结构和条形板结构的配合使用,马铃薯全部放入箱体内腔的垫板顶部后,加热管启动,同时转杆也随之转动,利用条形槽的直径大小与组合后的转杆和条形板的直径大小相匹配,每个转杆和条形板组合后的结构位于每个条形槽的底部,u形槽的底部与条形槽的顶部连通,从而条形槽底部方向的转杆和条形板转动时,可以带动u形槽内腔的马铃薯翻转,使得马铃薯在蒸熟去皮的过程中翻转,以至于马铃薯受热均匀,降低出现马铃薯部分较厚区域无法蒸熟的几率,达到蒸熟过程中不停反转,提高马铃薯蒸熟效率的效果。

12、2、该马铃薯蒸皮提升机,通过通孔一结构和通孔二结构的配合使用,使用时,将需要蒸熟去皮的马铃薯投入进料管的顶部,马铃薯进入进料管的顶部后,利用进料管内腔中部通过转轴二活动安装的挡板二,利用转轴二使得马铃薯依次落下,同时,利用进料管的底部与条形块后侧的底部连通,从而进料管内的马铃薯得以进入条形块内腔的顶部,即落在中间板顶部,配合中间板的位置与顶部方向的通孔一和通孔二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通孔一和通孔二的两侧边缘为弧形设计,从而马铃薯进入进料管后,流动至条形块内腔的中间板上,依次经过通孔一和通孔二,使得较小体积的马铃薯从通孔一处进入垫板顶部的u形槽一端,而体积较大的马铃薯则滚动至中间板的前侧,从通孔二处进入垫板顶部u形槽的另一端,以此达到自动筛分不同体积的马铃薯,并将不同体积的马铃薯放置不同的蒸熟区域。



技术特征:

1.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箱体(1)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管(3),箱体(1)内腔的后侧均匀固定安装有转动块(4),转动块(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垫板(5),垫板(5)的顶部开设有u形槽(6),垫板(5)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条形槽(7),箱体(1)的内腔均匀固定安装有转杆(8),转杆(8)的外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条形板(9),箱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侧板(10),侧板(10)的后侧开设有通孔一(11),侧板(10)的前侧开设有通孔二(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条形块(13),条形块(13)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中间板(14),中间板(1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轴一(15),中间板(14)的后侧通过转轴一(15)活动安装有挡板一(16),条形块(1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7),条形块(13)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18),进料管(18)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二(19),进料管(18)的内腔通过转轴二(19)活动安装有挡板二(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6)的两个开口分别对应通孔一(11)和通孔二(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7)的直径大小与组合后的转杆(8)和条形板(9)的直径大小相匹配,每个转杆(8)和条形板(9)组合后的结构位于每个条形槽(7)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6)的底部与条形槽(7)的顶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14)的位置与顶部方向的通孔一(11)和通孔二(12)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通孔一(11)和通孔二(12)的两侧边缘为弧形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8)的底部与条形块(13)后侧的底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二(20)的形状大小与进料管(18)内腔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马铃薯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了马铃薯蒸皮提升机,包括箱体,箱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箱体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管,箱体内腔的后侧均匀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垫板;该马铃薯蒸皮提升机,通过条形槽结构和条形板结构的配合使用,马铃薯全部放入箱体内腔的垫板顶部后,加热管启动,同时转杆也随之转动,使得条形槽底部方向的转杆和条形板同步转动,以此带动U形槽内腔的马铃薯翻转,使得马铃薯在蒸熟去皮的过程中翻转,以至于马铃薯受热均匀,降低出现马铃薯部分较厚区域无法蒸熟的几率,达到蒸熟过程中不停反转,提高马铃薯蒸熟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任丛涛,李旭东,张志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口弘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