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桂圆暖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28097发布日期:2023-08-05 16:0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精桂圆暖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黄精桂圆暖茶。


背景技术:

1、茶疗是根植于中医药文化与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养生方式,茶疗是指以茶作为单方或配伍其他中药组成复方,通过冲泡茶饮的方式作为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实效性、安全性、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优点。

2、专利公开号为cn106974043a,公开日为2017.07.25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含有枸杞子、桂圆的黑糖姜茶饮品的加工方式,所述制备工艺如下步骤:

3、(1)将干姜、枸杞子、蔗糖、菊花以及干桂圆肉分别放入到粉碎机里,使用50~100目筛网进行粉碎处理,温度设置为13~20℃,粉碎时间设置为30~60分钟,得到各类粉末原料;(2)将把步骤1得到的各类粉末原料放入到搅拌机里,添加黑糖,转速设置为50转/分钟后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粉末原料。该专利适合年老气血不足、产后妇女体虚乏力以及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患者食用。

4、专利公开号为cn105309718a,公开日为2016.02.10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祛湿的黑糖姜茶,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黑糖50~70份、生姜40~60份、高良姜30~50份、龙眼肉10~15份、红枣10~15份、当归5~10份、山药10~15份、芡实10~15份、土茯苓10~15份、枸杞10~15份、莲子15~20份。该专利的主要功效为祛湿,并未涉及本发明茶饮的温补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随着现在快节奏生活、高压力的工作,导致不少人手脚冰凉、天凉畏寒怕冷;加班熬夜,感到越发憔悴;头晕乏力,经常失眠多梦;皮肤粗糙,面色暗沉。为了改善以上症状,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姜茶茶饮,通过泡饮或浸提浓缩等方法制备,但是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姜茶往往有效成分含量低,效果单一,或者浓缩后由于配比不适,易导致上火,而且口感差,仅仅只能改善气色,并不能真正起到温补的功效,同时加工工艺复杂,添加了较多调味剂,反而影响健康。此外,生姜中辛辣成分主要是姜辣素,姜辣素的含量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好处,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食用口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桂圆暖茶,改善了姜茶成分的单一性,且通过黄精、桂圆、红茶、黑糖的复配改善了茶饮的食用口感。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桂圆暖茶,所述黄精桂圆暖茶由以下原料组成:干姜15%~25%,黄精15%~25%,龙眼肉8%~12%,红茶8%~12%,黑糖35%~45%。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取得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4、(1)本发明黄精桂圆暖茶改善了现有姜茶效果的单一性,通过合理配比使黄精桂圆暖茶起到温补的功效并且有效防止上火。

5、(2)本发明黄精桂圆暖茶既增加了茶香,又中和了生姜中的辛辣成分,丰富了暖茶的风味。

6、(3)本发明黄精桂圆暖茶方便饮用者服用、携带,且制作方法简单可行,实际操作性大,喜欢的人群可以在家制备,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所述黄精桂圆暖茶由以下原料组成:干姜15%~25%,黄精15%~25%,龙眼肉8%~12%,红茶8%~12%,黑糖3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精桂圆暖茶由以下原料组成:干姜18%~22%,黄精18%~22%,龙眼肉9%~11%,红茶9%~11%,黑糖38%~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精桂圆暖茶由以下原料组成:干姜20%,黄精20%,龙眼肉10%,红茶10%,黑糖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姜、黄精、红茶、龙眼肉、黑糖的水分含量均低于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姜、黄精、红茶、龙眼肉、黑糖的水分含量均低于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眼肉的烘干温度为73~7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眼肉的烘干温度为7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精桂圆暖茶的冲泡条件为每6g/袋,采用70~100℃、400~600ml饮用水冲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桂圆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精桂圆暖茶的冲泡条件为每6g/袋,采用80~90℃、500~550ml饮用水冲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桂圆暖茶,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按质量分数计,所述黄精桂圆暖茶由以下原料组成:干姜15%~25%,黄精15%~25%,龙眼肉8%~12%,红茶8%~12%,黑糖35%~45%。本发明黄精桂圆暖茶改善了现有姜茶的效果单一性,通过合理配比使黄精桂圆暖茶起到温补的功效并且有效防止上火。

技术研发人员:梁会亮,张震,周金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鲁华龙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