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86878发布日期:2023-11-10 10:2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生药膳,具体为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药膳是指利用中药和食材来进行养生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药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养生佳法。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于养生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中草药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医药资源,被广泛应用于调理人体气血、增强体质等方面。然而,传统中草药的煎煮方式存在时间长、操作复杂等问题,且口感普遍不佳,不易被大众接受,为此,提出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所述养生药膳包括人参、瘦肉、黄豆、红枣、黑豆、山药、桂圆、当归、黄芪、党参和白芍。

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瘦肉、黄豆、红枣、黑豆、山药、桂圆的重量比例为1~3份:2~3份:0.5~1.5份:1~3份:0.3~1.3份:0.1~0.3份。

4、作为优选,上述:所述人参、当归、黄芪、党参和白芍的重量比为0.2~0.8份:1.5~3份:1.5~3份:0.5~1份:0.5~1份。

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人参、当归、黄芪、党参和白芍经过炖煮后,制成的药膳汤液,对药膳汤液过滤去除渣滓,获得纯净的药膳汤液。

6、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养生药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调味品。

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养生药膳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葱花和香菜进行装饰。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s1、准备食材、准备适量的瘦肉、黄豆、红枣、黑豆、山药和桂圆等食材,确保其新鲜和质量良好;

10、s2、处理中草药、将适量的人参、当归、黄芪、党参、白芍等补气血的中草药洗净,加入纱布袋中备用;

11、s3、煮炖汤药、将砂锅中的瘦肉、黄豆、黑豆、红枣、山药、桂圆等食材与中草药放入,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煮沸后转至文火慢炖,约炖煮2小时直至食材熟烂;

12、s4、添加调味品、根据个人口味需求,可适量添加盐、鸡精等调味品,提升药膳口感;

13、s5、药膳汤液过滤、将炖煮好的药膳倒入漏网中,过滤出汤液,去除渣滓;

14、s6、药膳享用、将过滤好的药膳汤液倒入碗中,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的葱花、香菜等作为装饰。

15、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发明通过将中草药与食材相结合,使得药膳的药效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此方法制作的养生药膳具有味美、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不仅能够调理气血、增强体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健康功效,同时,该制作方法操作简便、口感好,易于被大众接受和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其特征在于:所述养生药膳包括人参、瘦肉、黄豆、红枣、黑豆、山药、桂圆、当归、黄芪、党参和白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其特征在于:所述瘦肉、黄豆、红枣、黑豆、山药、桂圆的重量比例为1~3份:2~3份:0.5~1.5份:1~3份:0.3~1.3份:0.1~0.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参、当归、黄芪、党参和白芍的重量比为0.2~0.8份:1.5~3份:1.5~3份:0.5~1份: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参、当归、黄芪、党参和白芍经过炖煮后,制成的药膳汤液,对药膳汤液过滤去除渣滓,获得纯净的药膳汤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其特征在于:所述养生药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调味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其特征在于:所述养生药膳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葱花和香菜进行装饰。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养生药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䃼气血的养生药膳及其制作方法,养生药膳包括人参、瘦肉、黄豆、红枣、黑豆、山药、桂圆、当归、黄芪、党参和白芍,瘦肉、黄豆、红枣、黑豆、山药、桂圆的重量比例为1~3份:2~3份:0.5~1.5份:1~3份:0.3~1.3份:0.1~0.3份,人参、当归、黄芪、党参和白芍的重量比为0.2~0.8份:1.5~3份:1.5~3份:0.5~1份:0.5~1份,本发明通过将中草药与食材相结合,使得药膳的药效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此方法制作的养生药膳具有味美、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不仅能够调理气血、增强体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健康功效,同时,该制作方法操作简便、口感好,易于被大众接受和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朱要潼,刘金凤,冯恒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茗医见康(苏州)中医养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