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蛹的脱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0073发布日期:2024-03-18 18:2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蚕业技术,涉及一种蚕蛹的脱臭方法。


背景技术:

1、蚕蛹是蚕丝被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脱臭是蚕蛹处理的关键。微生物法蚕蛹脱臭技术提出的是一种用微生物法的蚕蛹脱臭技术,采用微生物法直接将菌种加入蚕蛹中经发酵工艺后制成脱臭蚕蛹粉,不需先经脱脂或有机溶剂的处理,处理的脱臭蚕蛹粉生产成本低,并可由此分离制造脱臭蚕蛹蛋白和脱臭蚕蛹油。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脱臭脱色蚕蛹蛋白的制备方法,利用提取得到的飞蛾翅膀浓缩液和蚕丝浓缩液分别淋洗已浸泡蛋清液、且用粘稠黄土包裹密封埋藏后的蚕蛹粉末,从而得到脱臭脱色蚕蛹蛋白的制备方法。申请人之前公开了一种脱臭蚕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蚕蛹进行清洗、浸渍处理;(2)将处理后的蚕蛹在30~40℃下干燥;(3)采用臭氧发生器对蚕蛹进行脱臭处理2~3小时,处理时,将蚕蛹单层排列,臭氧浓度为400~800mg/m3;(4)用50度以上白酒对蚕蛹进行正反面喷淋处理,完成后沥干;(5)真空包装并辐照处理,获得脱臭蚕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蚕蛹浆除臭装置,用于除去蚕蛹浆中的异味,包括除臭釜以及通过导气管通入所述除臭釜的两侧的导气装置,所述除臭釜的顶部设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风力背向所述除臭釜的内部;所述导气装置包括溶液槽,所述溶液槽的内部装有乙醇溶液,所述溶液槽的两侧中间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端通入所述除臭釜的两侧,且所述导气管的顶端设有喷气头,所述喷气头呈六十度角朝向所述除臭釜的底部内壁,两侧的两个所述导气管的中间设有分别设有加热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对于蚕蛹的除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除臭工序完毕后残留的乙醇溶液依旧会留在已处理过的蚕蛹浆中。因此,需要开发新的蚕蛹除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蛹的脱臭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都是通过乙醇、微生物脱臭处理的问题,通过物理方法实现了蚕蛹脱臭。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蚕蛹的脱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鲜蚕蛹低温真空吸附处理,完成蚕蛹的脱臭。

4、本发明中,低温为20~50℃,优选30~40℃。

5、本发明中,采用气体吸附剂进行吸附,优选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的加入量为鲜蚕蛹质量的5~10%,优选6~9%。

6、本发明中,以鲜茧为原料,利用削茧机加工分离鲜茧,得到鲜茧壳和鲜蚕蛹,此为常规技术。

7、本发明中,真空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具体真空度可根据蚕蛹数量调节,具体数值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效果的实现。

8、本发明将鲜蚕蛹置入真空烘箱,再放入活性炭,两者的位置关系没有限定,可以放在同一层,也可将活性炭置于蚕蛹上面一层,然后开启加热并抽真空,进行低温真空吸附处理,一般的,低温真空吸附处理的时间为5~10小时,优选6~9小时,比如7~8小时。处理完成后,破真空,取出蚕蛹,完成脱臭。

9、本发明通过所述真空使臭味能够即时离开蚕蛹,达到除臭效果的同时亦能保护所述蚕蛹不受外界化学物质的影响,本发明除臭效果显著,同时能够维持蚕蛹性质。



技术特征:

1.一种蚕蛹的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鲜蚕蛹低温真空吸附处理,完成蚕蛹的脱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蛹的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为2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蚕蛹的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蛹的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气体吸附剂进行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蚕蛹的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吸附剂为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蚕蛹的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炭的加入量为鲜蚕蛹质量的5~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蛹的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真空吸附处理的时间为5~1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蚕蛹的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真空吸附处理的时间为6~9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蛹的脱臭方法得到的脱臭蚕蛹。

10.权利要求9所述脱臭蚕蛹在制备蚕蛹制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蛹的脱臭方法,将鲜蚕蛹低温真空吸附处理,完成蚕蛹的脱臭,低温为20~50℃,优选30~40℃。在制造蚕丝被的过程中,蚕茧中的茧丝制成丝绵片,余下蚕蛹,现有技术都是采用微生物发酵脱臭,效果不理想,本发明用40℃左右真空抽气结合吸附剂吸附,两种手段的结合,可将蚕蛹中臭味除去。

技术研发人员:朱昱霖,梅德祥,石继均,胡小明,孙进,盛家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鑫缘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