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3224发布日期:2024-03-28 18:5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酱油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


背景技术:

1、酱油的生产过程是将黄豆洗净后浸泡吸水后,上锅蒸熟几个小时,放入缸中发酵,用盐和水进行封缸酿造,过滤成油后,经过暴晒灌装,而在该流程中,在对其进行蒸熟工作前,需要将浸泡涨发吸足水分黄豆沥干水分沾附在外壁水。

2、目前,现有的常用于大豆沥水的设备,一般会采用静态沥水的方式,对大豆进行沥水,由于大豆的堆积较多,导致沥水效率缓慢,不利于快速沥水,严重拖慢了酱油生产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包括箱体、沥水筒和震动块,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沥水筒,所述沥水筒的表面开设于若干通孔,所述沥水筒的顶端外周设有挡圈,所述箱体的顶端内侧通过镶嵌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震动块,所述震动块的顶部设有震动杆,所述震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挡圈的底部紧密接触,所述震动杆的底端延伸至震动块的内部并通过滑套与震动块滑动连接,所述震动杆的外周套设于复位弹簧,所述震动块的内部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畸形块,所述震动杆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畸形块间歇性接触。

3、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设有热气箱,所述热气箱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扇,所述进气扇进气口处与外界连通,所述热气箱的内部还设有多个扰流板,两个相邻所述扰流板之间设有电热丝,所述箱盖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的顶部与热气箱的内部密封连通,所述排气扇的底部与箱体的内部连通。

4、优选的,所述热气箱设有进气扇的一端外侧设有滤气片,所述滤气片通过胶合的方式固定设置于进气扇的外侧。

5、优选的,所述扰流板与进气扇之间固定安装有空气干燥器,所述空气干燥器的一端通过导管与进气扇的排气端密封连通,所述空气干燥器的另一端与热气箱的内部密封连通。

6、优选的,所述热气箱内部远离进气扇的一端设有集气箱,所述集气箱的底部与排气扇的进气端密封连通。

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顶端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并与其密封连通。

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与箱体的底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利用震动块内部的微型电机、畸形块、震动杆、弧形板和顶板,来实现对挡圈和沥水筒的震动,使得沥水筒能够匀速震动,从而使得沥水筒内部大豆上的水渍能够快速脱离,实现快速沥水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沥水的效率。

11、2、通过利用进气扇、空气干燥器、电热丝和排气扇,来抽取外界空气,经过过滤后注入到热气箱内,进行干燥加热,然后注入箱体的内部,利用干热的空气对箱体内部沥水筒内的大豆进行快速风干,以此来增加沥水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包括箱体(1)、沥水筒(4)和震动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沥水筒(4),所述沥水筒(4)的表面开设于若干通孔,所述沥水筒(4)的顶端外周设有挡圈(5),所述箱体(1)的顶端内侧通过镶嵌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震动块(8),所述震动块(8)的顶部设有震动杆(6),所述震动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7),所述顶板(7)与挡圈(5)的底部紧密接触,所述震动杆(6)的底端延伸至震动块(8)的内部并通过滑套与震动块(8)滑动连接,所述震动杆(6)的外周套设于复位弹簧(12),所述震动块(8)的内部设有微型电机(11),所述微型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畸形块(10),所述震动杆(6)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弧形板(9),所述弧形板(9)与畸形块(10)间歇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箱盖(3),所述箱盖(3)的顶部设有热气箱(13),所述热气箱(13)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扇(14),所述进气扇(14)进气口处与外界连通,所述热气箱(13)的内部还设有多个扰流板(17),两个相邻所述扰流板(17)之间设有电热丝(18),所述箱盖(3)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排气扇(20),所述排气扇(20)的顶部与热气箱(13)的内部密封连通,所述排气扇(20)的底部与箱体(1)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箱(13)设有进气扇(14)的一端外侧设有滤气片(15),所述滤气片(15)通过胶合的方式固定设置于进气扇(1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17)与进气扇(14)之间固定安装有空气干燥器(16),所述空气干燥器(16)的一端通过导管与进气扇(14)的排气端密封连通,所述空气干燥器(16)的另一端与热气箱(13)的内部密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箱(13)内部远离进气扇(14)的一端设有集气箱(19),所述集气箱(19)的底部与排气扇(20)的进气端密封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21),所述排水口(21)的顶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并与其密封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周设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与箱体(1)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属于酱油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大豆浸泡后沥水设备,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沥水筒,沥水筒的表面开设于若干通孔,沥水筒的顶端外周设有挡圈,震动块的顶部设有震动杆,震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与挡圈的底部紧密接触,震动杆的外周套设于复位弹簧,震动块的内部设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畸形块,震动杆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弧形板,通过利用震动块内部的微型电机、畸形块、震动杆、弧形板和顶板,来实现对挡圈和沥水筒的震动,使得沥水筒能够匀速震动,从而使得沥水筒内部大豆上的水渍能够快速脱离,实现快速沥水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沥水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亮,杜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旺苍县天宝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