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25686发布日期:2024-03-05 15:2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色泽黑褐油润、香气浓郁带甜,因而得名红茶。

2、红茶主要具有以下功效:第一,具有提神消疲的作用,因为红茶可以兴奋神经中枢,加快血液循环,以利于新陈代谢,使人能够集中注意力,消除疲劳;第二,红茶具有生津清热的作用,红茶当中的多酚类、糖类、氨基酸、果胶等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所含的咖啡碱能够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达到生津清热的功效;第三,喝红茶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红茶当中含有咖啡碱,能够扩张肾脏的微血管,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增加尿量,有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以及过多的盐分、有害物质等,从而能够缓解心脏病或肾病所引起的水肿;第四,红茶具有解毒作用,红茶当中的茶多碱能够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且沉淀分解排出体外,具有解毒、排毒的保健功效;第五,红茶具有养胃、护胃的作用,因为红茶属于全发酵的茶类,能够养胃,促进人体的消化,如果红茶加上糖或者牛奶,还能起到消炎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胃溃疡有一定的效果。因而红茶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红茶存在生产加工时间长、发酵不均匀、色泽不一致、成茶率低、碎茶率高的问题,影响红茶行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将茶青萎调后揉捻,揉捻过程中喷洒沸水;

5、步骤2、将揉捻后的茶青进行发酵;

6、步骤3、将发酵后的茶青烘(炒)干,即得红茶。

7、优选地,步骤1中,

8、揉捻过程中不断喷洒沸水,沸水的喷洒量为茶青总重量的1~3%。

9、揉捻在常温下进行,茶青萎调后依次进行轻压揉捻、中压揉捻和重压揉捻;

10、轻压揉捻的时间为25~35min,中压揉捻的时间为25~40min,重压揉捻的时间为10~15min;

11、揉捻后进行松压空揉,松压空揉的时间为3~7min。

12、更优选地,轻压揉捻的时间为25~30min,中压揉捻的时间为30~35min,重压揉捻的时间为11~13min;

13、松压空揉的时间为4~7min。。

14、优选地,步骤2中,发酵在33~40℃发酵温度下发酵1.5~2.5h。

15、更优选地,发酵在35~38℃的发酵温度下发酵2~2.5h。

16、优选地,步骤3中,烘干包括依次进行的高温烘干、中温烘干和低温烘干;

17、优选地,高温烘干温度为140℃~160℃,高温烘干的时间为3~4min;

18、中温烘干的温度为130℃~140℃,中温烘干的时间为2~3min;

19、低温烘干的温度为120℃~130℃,低温烘干的时间为2~3min。

20、更优选地,高温烘干温度为145℃~150℃,高温烘干的时间为3min;

21、中温烘干的温度为135℃~140℃,中温烘干的时间为2min;

22、低温烘干的温度为125℃~130℃,低温烘干的时间为2min。

23、烘干后堆放2~3h,然后于125℃~130℃烘干2~4min。

24、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25、(1)本发明所述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红茶具有发酵均匀、色泽一致、成茶率高、碎茶率低的优点,红茶品质更优良,而且汤色金黄透亮,味道香醇,常温发酵时间短,发酵时间由现有的4h以上,缩短为2h左右,有效提高红茶加工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有利于红茶行业的发展。

26、(2)本发明通过梯度烘干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快烘干速度,提高烘干效率,还使红茶的外观更美观。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茶叶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茶青萎调后揉捻,揉捻过程中喷洒沸水;步骤2、将揉捻后的茶青进行发酵;步骤3、将发酵后的茶青烘干,即得红茶。本发明所述加工方法通过在揉捻过程中喷洒沸水,可缩短常温发酵时间,提高发酵均匀度和红茶加工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制得的红茶具有色泽一致、成茶率高、碎茶率低的优点,冲泡得到的汤色金黄透亮,味道香醇。

技术研发人员:伍星,熊双勇,龙文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