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2459发布日期:2024-04-08 14:0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茶叶原产于中国,有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桑黄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桑黄具有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等药用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淋、血崩、脱肛泻血、带下、经闭、脾虚泄泻等症状。桑黄富含黄酮类、多糖、萜类等活性物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延缓衰老、抗肿瘤、抗炎、保肝护肝、降血糖等功效。

2、桑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属于“药食同源”,是上好的功能食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等功效,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治糖尿病。同时还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浮肿、补肝、祛斑、养颜、抗衰老等功能。

3、基于桑黄和桑叶拥有上述特有功效,研究人员致力研发,以期能够研发出既具有提高免疫力,又能够降高血糖、高血脂的桑叶桑黄黑茶以满足市场不同人群的需求。由于桑叶中含有较多的特有的基质,仅用桑叶制作出的桑叶茶带有其品种特征的“青臭味”,此外,桑叶茶的汤色易变成青蓝色或暗蓝色,尽管桑叶茶具有许多保健功能,然而消费者饮用起来不但没有感受到茶叶的香气,反而被其不愉悦的气味、口感及汤色观感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导致市场上的桑叶茶缺乏竞争力。

4、本发明目的是将桑黄粉、桑叶绿茶、绿茶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广西六堡茶加工新工艺加工出一种新型的茶类保健饮料,产品品质既有“红、浓、陈、醇”独特的黑茶品质风格,又有桑黄粉、桑叶绿茶、绿茶保健功能叠加效果。

5、现行制作黑茶的原料主要为:一部分采用茶叶鲜叶为原料,先制成绿茶备用;另一部分则采用绿茶成品原料。按照传统黑茶的制作方法,即绿茶→杀青→渥堆→高温汽蒸→压造成型→干燥→凉置陈化。现有的科研成果表明: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关键的工序:通过渥堆,原料茶内含物质发生系列变化,如茶多酚在湿、热条件下的转化;在残留活性酶的作用下进行酶促氧化;在缺氧环境条件下的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分化等。在上述的一系列反应中,茶叶中主要内含成分茶多酚自动氧化,生成黑茶的有效成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即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现有技术的渥堆时间一般在45~70天不等,制成黑茶的成品茶还要经过较长的晾置陈化时间,至少要经过半年以上才能形成“红、浓、陈、醇”独特的黑茶品质风格。从而,现有技术存在有下列缺陷:1、现有技术渥堆时间长,一般需要45~70天,占用场地和人工翻堆的成本高;2、现有技术生产的黑茶需要至少半年的晾置陈化,才能形成“红、浓、陈、醇”独特的黑茶品质风格,场地和资金的成本高。

6、本发明采用广西六堡茶加工新工艺,是将桑黄粉、桑叶绿茶、绿茶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渥堆发酵15~20天即可形成“红、浓、陈、醇”独特的黑茶品质风格,克服传统黑茶加工中渥堆时间长、占用场地、资金周转时间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准备以下重量份原料:绿茶100~150份、桑叶绿茶45~65份、沙棘40~60份、罗汉果40~60份、桑黄粉3~8份、荷叶5~10份、玉竹5~8份、栀子2~5份;

4、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原料加水混合,得到混合茶料;

5、步骤三、将混合茶料渥堆发酵15~20d,当渥堆温度达到50℃时,翻堆;

6、步骤四、晾干;

7、步骤五、采用蒸汽蒸制;

8、步骤六、采用模具压造成型;

9、步骤七、凉置陈化40~50d,即得所述桑叶桑黄黑茶。

10、优选的是,步骤二中混合茶料的含水量为26~30%。

11、优选的是,步骤三中渥堆发酵时的环境温度为40~50℃,环境湿度为85~95%。

12、优选的是,步骤四中晾干至含水量不大于13%。

13、优选的是,步骤五中蒸制时的蒸汽温度不小于100℃,蒸制时间为60~120s。

14、提供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基于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5、提供一种桑叶桑黄黑茶在制备提升免疫力的产品中的应用。

16、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第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显著缩短黑茶制作时间。

18、第二、本发明桑叶桑黄黑茶具有六堡茶“红、浓、陈、醇”独特的黑茶品质风格,且还具有桑叶鲜醇味,去除了桑叶的“青臭味”。

19、第三、本发明桑叶桑黄黑茶具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20、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混合茶料的含水量为26~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渥堆发酵时的环境温度为40~50℃,环境湿度为85~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晾干至含水量不大于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蒸制时的蒸汽温度不小于100℃,蒸制时间为60~120s。

6.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桑叶桑黄黑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桑叶桑黄黑茶在制备提升免疫力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桑叶桑黄黑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以下重量份原料:绿茶100~150份、桑叶绿茶45~65份、沙棘40~60份、罗汉果40~60份、桑黄粉3~8份、荷叶5~10份、玉竹5~8份、栀子2~5份;步骤二、加水混合,得到混合茶料;步骤三、渥堆发酵15~20d,当渥堆温度达到50℃时,翻堆;步骤四、晾干;步骤五、采用蒸汽蒸制;步骤六、采用模具压造成型;步骤七、凉置陈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显著缩短黑茶制作时间的技术作用。制备得到的桑叶桑黄黑茶具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陆春霞,梁贵秋,韦伟,刘开莉,林强轩,莫炳巧,肖潇,徐雯雯,李安华,李小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