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清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45399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清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类饮料的生产方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即饮”饮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但现有饮料多含各类添加剂,不利身体健康,即使是“保健饮料”,作用也较为单一。近年来保健茶进入市场,有的是将具保健作用的药物制成代用茶,也有的将保健药物与普通茶叶混合,或散装或袋装,必须经开水沏泡后才可饮用,因受环境条件限制,给出差、旅行的人们带来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系列清茶饮料的生产方法。
保健清茶的原料是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茶叶和清水,中药和茶叶的质量比是1∶10~20。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中药放入砂锅,倒入清水没过中药,浸泡30分钟后在火上加热,开沸后小火煎10~30分钟,倒出药液,经滤网过滤、晾凉;将适量清水烧至沸腾,再晾至与茶叶类别相对应的沏泡温度,茶叶在水中浸泡10分钟后,倒掉茶水,再对上适宜温度的清水,浸泡10分钟后将茶水经滤网过滤,与中药液混合再经制冷机制冷,消毒后灌装入瓶,最后真空封口。
我国的茶文化渊远流长,中药的医疗作用也为世人所公认,二者配伍,相辅相承所制成的保健清茶是具有绿色食品特色的茶型饮品,配制科学,工艺合理,其天然成份丰富,色味俱佳,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根据生产原料中不同医疗作用的药物和不同品味的茶,可形成系列产品,价格适宜,饮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下面举实施例详述1.取金钱草100mg,放入砂锅,倒入清水没过金钱草,浸泡30分钟后在火上加热,开沸后小火煎10~30分钟,倒出药液,经滤网过滤、晾凉;取茶叶1000mg,将适量清水烧至沸腾,再晾至与茶叶类别相对应的沏泡温度,茶叶在水中浸泡10分钟后,倒掉第一茬茶水,再对上适宜温度的清水,浸泡10分钟后将第二茬茶水经滤网过滤,与金钱草药液混合后再经制冷机制冷,消毒后灌装入瓶,最后真空封口,即为成品,起消炎、解毒之用。
2.取泽泻100mg,煎熬后倒出药液,经滤网过滤、晾凉;取茶叶1200mg,将沏泡后的第二茬茶水经滤网过滤,与泽泻药液混合后再经制冷机制冷,消毒后灌装入瓶,最后真空封口,即为成品,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3.取中药茵陈300mg,茶叶4000mg,制作过程与例1、例2相同,起到清热利湿,防治肝炎之功效。
4.取中药昌蒲50mg,茶叶800mg,制作过程与前几例相同,起到活血的作用。
5.取中药荷叶250mg,茶叶4000mg,制作过程与前几例相同,有降血脂的作用。
6.取中药积雪草200mg、金银花100mg,茶叶6000mg,制作过程与前几例相同,有清署解热之功效。
7.取中药甘菊花200mg、绿萼梅100mg,茶叶6000mg,制作过程与前几例相同,其中药液和茶水混合后可加入适量冰糖,有防治贫血之功效。
8.取中药杜促叶200mg,茶叶3000mg,制作过程与前几例相同,其中药液与茶水混合后可加入适量蜂蜜,可防治冠心病。
9.取柿叶100mg,茶叶1500mg,制作过程与前几例相同,适合糖尿病人饮用。
中国茶品种繁多,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类,以适合大众口味,注意不同类别的茶叶沏泡温度不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清茶的生产方法,原料是中药、茶叶和清水,其特征在于将中药放入砂锅,倒入清水没过中药,浸泡30分钟后在火上加热,开沸后小火煎10~30分钟,倒出药液,经滤网过滤、晾凉;将适量清水烧至沸腾,再晾至与茶叶类别相对应的沏泡温度,茶叶在水中浸泡10分钟后将第一茬茶水倒掉,再对上适宜温度的清水,浸泡10分钟后,将第二茬茶水经滤网过滤,与中药混合再经制冷机制冷,消毒后灌装入瓶,最后真空封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清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与茶叶的质量比是1∶10~20。
全文摘要
一种保健清茶,原料是中药、茶叶和清水,中药与茶叶的质量比是1∶10~20,其生产方法是将中药浸泡后煎10~20分钟,过滤、晾凉后与第二茬茶水混合,制冷、消毒后罐灌装入瓶,真空封口,本产品经科学配制,天然成分丰富,色味俱佳,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价格适宜,饮用方便,属绿色食品。
文档编号A23F3/30GK1113113SQ9411030
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6日
发明者许惠民 申请人:许惠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