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烤箱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600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烤箱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用于电烤箱内的加热装置,具体讲是具有使热量聚汇集中的加热装置。
电烤箱是利用箱内空间设置的电发热结构,如普通电热管,卤素红外线电热管、钡钛黑瓷管等电发热结构发出的热量烘、烤物品的。为解决漫射式热辐射造成的热效率低的问题,在中国专利94229993.0中曾介绍了一种在电发热结构与箱内壁间加设热反射结构的电烤箱,使其热量能集中向烤箱内反射。但由于烤箱中的物品烘烤加热部位多为箱内空间中部的某一范围局限的位置内,因此即使将热量都向箱内反射,位于该烘烤主加热部位之外的热量仍有较大损失而未能被有效利用或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可使热利用更充分的电烤箱用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由至少两个并列的电发热结构,如上述不同形式的管状电发热结构,和两个分别与之配合的截面为抛物线状的热反射结构构成。其中的电发热结构应分别处于能使各热反射结构的反射热被聚汇于电烤箱内的主加热部位处的位置上。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可有多种。例如,当各热反射结构的截面抛物线对称轴为平行状态时,计算和实验证实,当电发热结构位于抛物线焦点位置时,反射后的热辐射为平行线形式,若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由焦点向抛物线的底部移动,则反射热成扩张型的发散形式;反之若由焦点向抛物线开口方作一定范围的移动,则大部分的反射热能成为可聚汇于某处的收敛形式,其聚汇位置随发热结构离开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不同而改变。另一方面,当电发热结构在抛物线焦点平面上作偏离对称轴的移动时,则反射的热辐射大部分也可聚汇于某处,且该聚汇部位的方向对于抛物线对称轴而言与电发热结构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根据在电烤箱内需要热能聚汇的主加热部位的位置,可以将加热装置中的电发热结构设置于在其所处的各热反射结构的抛物线中沿对称轴由焦点向开口方向侧移动的位置上,或沿焦点平面由对称轴向与反射热需聚汇部位相反的方向侧移动的位置上,或将此两种方式相结合后所共同形成的一斜向区域中。
除此以外,也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形式达到使各热反射结构的反射热能聚汇于电烤箱内的主加热部位,就是将电发热结构均基本设置于其所在的各相应热反射结构抛物线的焦点处,而使各热反射结构抛物线的对称轴成相交的状态,其相交位置随电烤箱内需热辐射聚汇的主加热部位位置而调整。这样虽各热反射结构产生的均仍是平行线状热辐射,但其仍可被聚汇于所需加热的部位处。
不论以上何种方式,其结构果都可通过将热反射结构反射的热辐射大部分被聚汇于电烤箱内所需集中加热烘烤的主加热部位,减少了其它部位的热损失,提高了热利用率,可以用更小的功率获得更大的被利用热能,节约了能源。
以下用附图所示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构成限制的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一种形式图2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另一种形式图3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又一种形式图4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再一种形式
图1至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三种类型,具有的共同点是都由并列的两个截面成抛物线状的热反射结构2和各自所配合而位于其中的电发热管1构成,且两个热反射结构2的抛物线的对称轴4呈平行状态。
图1所示的是电发热管1设置在其所在各热反射结构2的抛物线的对称轴4上由焦点3向开口5方向侧作适度偏移的位置上。图2所示的是电发热管1设置在其所在各热反射结构2的抛物线的焦点平面6上由对称轴4向与反射热聚汇部位相反方向侧--即向两热反射结构的外侧作适度偏移的位置上。图3所示的则是将电发热管1设置在由其所在的各热反射结构2的抛物线中由焦点平面6向开口5方向侧和由对称轴4向与反射热聚汇部位相反方向侧所共同形成的区域--即图中各热反射结构的外上斜向区域中。
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类型。其同样由并列的两个截面成抛物线状的热反射结构2和各自所配合而位于其中的电发热管1构成。各电发热管1均基本位于其所在的各热反射结构抛物线的焦点上,而两热反射结构2的抛物线对称轴4则成相交状态。
此外,也还可以有将上述图4的方式与
图1至图3之一的方式以适当形式相结合后所成的其它结构形式。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烤箱的加热装置,由电发热结构和与之相配合的截面呈抛物线状的热反射结构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有并列的两个电发热结构(1)和其各自所配合的截面呈抛物线状的热反射结构(2),且所说的电发热结构(1)分别处于能使其所处的热反射结构(2)的反射热能聚汇于电烤箱内的主加热部位处的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热反射结构(2)截面抛物线的对称轴(4)相互平行,电发热结构(1)设置于其所处的各相应热反射结构的抛物线沿对称轴(4)由该抛物线焦点(3)向抛物线开口(5)方向侧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热反射结构(2)截面抛物线的对称轴(4)相互平行,电发热结构(1)设置于其所处的各相应热反射结构的抛物线沿焦点平面(6)由该抛物线对称轴(4)向与反射热应聚汇部位的相反方向侧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热反射结构(2)截面抛物线的对称轴(4)相互平行,电发热结构(1)设置于其所处的各相应热反射结构的抛物线中由焦点平面(6)向抛物线开口(5)方向侧和由对称轴(4)向与反射热应聚汇部位的相反方向侧所共同形成的区域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电发热结构(1)设置于其所处的各相应热反射结构(2)的抛物线焦点(3)处,各热反射结构(2)的抛物线对称轴(4)成相交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由电加热结构和截面为抛物线的热反射结构构成。其中至少应有并列的两个电发热结构和两个分别与之配合的该热反射结构,且所说的电发热结构分别处于能使各热反射结构的反射热被聚汇于电烤箱内的主加热部位处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A21B1/22GK2210532SQ9424870
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31日
发明者龙运亨, 熊玉松, 黄长明 申请人:成都日用电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